影响胸围大小的猪1号染色体上的SNP标记

    技术2025-04-27  27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领域,特别涉及影响胸围大小的猪1号染色体上的snp标记。


    背景技术:

    1、猪作为全球红肉消费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对生猪产肉量的测定只能在猪屠宰后进行测定。然而,由于种猪育种是在核心群体中选留优良种猪,在现有选育体系中,只能将核心群体的近亲个体种猪进行屠宰测定,成本极其昂贵,且不能实现对核心群个体直接选择。只能通过基于亲缘关系的测量间接选育,这使得基于家系和表型测定的传统育种效率低下。而猪胸围与体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常被视为重要的育种选择标准之一。因此,在不具备屠宰测定的条件下,通过选择具有较大胸围的猪进行育种,可以间接地提高猪的体重和肉类产量,从而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猪胸围的增加不仅可以反映其体重的增长,还可以扩增猪的胸腔容积,这对于提高猪的呼吸和消化吸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扩大胸腔容积,猪能够更有效地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和肉类产量。

    2、因此,探索出影响猪胸围大小的分子标记并对育种群体加以改良对于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产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之一提供了一种猪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26611675位点,为t或c。

    2、本发明之二提供了一种snp标记在辅助鉴定猪胸围大小中的应用,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26611675位,为t或c。即可以先通过snp标记高通量筛选出猪胸围大小较大的t/t基因型或t/c基因型(或者也可以描述为或c/t基因型,两者含义相同),再基于常规方法对t/t基因型或t/c基因型的猪胸围大小进行定量测量;或省略定量测量步骤,仅基于snp标记的基因型作出选择,例如仅选择t/t基因型的个体,或选择t/t基因型和t/c基因型的个体。

    3、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胸围大小,所述seq id 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基因型的优选顺序依次为:t/t基因型、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

    4、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为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二花脸、莱芜、巴马香和藏猪的杂交嵌合猪。

    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为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二花脸、莱芜、巴马香和藏猪的杂交嵌合猪的f6代、f7代或f7代的后代。

    6、本发明之三提供了一种辅助猪遗传改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种猪核心群中的种猪的一种snp标记;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26611675位,为t或c;根据所述snp标记做出相应的选择: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 id 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t/c基因型和/或t/t基因型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等位基因t的频率。

    7、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 id 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t/t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等位基因t的频率。

    8、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分析所述种猪的核酸的序列来确定所述种猪的snp标记,其中所述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9、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的来源为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二花脸、莱芜、巴马香和藏猪的杂交嵌合猪。

    10、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的来源为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二花脸、莱芜、巴马香和藏猪的杂交嵌合品种的f6代、f7代或f7代的后代。

    11、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遗传改良的性状为胸围大小。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本发明的1_26611675snp标记与猪胸围大小显著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本发明的snp标记对猪群该位点进行判型,并通过该snp标记对猪的胸围大小进行辅助鉴定或对猪群进行胸围大小的遗传改良。

    14、改良1_26611675snp位点,通过提高该位点等位基因t的频率,降低等位基因c的频率,可以增加猪胸围大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养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猪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26611675位,为t或c。

    2.一种snp标记在辅助鉴定猪胸围大小中的应用,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位于如seq idno.1所示的核酸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26611675位,为t或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胸围大小,所述seq id 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基因型的优选顺序依次为:t/t基因型、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猪为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二花脸、莱芜、巴马香和藏猪的杂交嵌合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猪为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二花脸、莱芜、巴马香和藏猪的杂交嵌合猪的f6代、f7代或f7代的后代。

    6.一种辅助猪遗传改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种猪核心群中的种猪的一种snp标记;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26611675位,为t或c;根据所述snp标记做出相应的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种猪核心群中选择在所述seq idno.1上的从5’端起的第301位点为t/t基因型的种猪个体,淘汰在该位点为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的种猪个体,以逐代提高等位基因t的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分析所述种猪的核酸的序列来确定所述种猪的snp标记,其中所述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猪的来源为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二花脸、莱芜、巴马香和藏猪的杂交嵌合猪。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猪的来源为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二花脸、莱芜、巴马香和藏猪的杂交嵌合猪的f6代、f7代或f7代的后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影响胸围大小的猪1号染色体上的SNP标记。所述SNP标记的核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NP标记的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上的从5’端起的301位,对应于11.1版本国际猪基因组的1号染色体上的从5’端起的第26611675位,为T或C。

    技术研发人员:黄路生,张志燕,幸宇云,李景,姜涛,周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9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