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身份识别固定,具体为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教育信息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软件应运而生,为了提升教育软件的操控效率和降低操作难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写板作为输入辅助设备,手写板是一种信息输入设备,主要分为电阻压力式手写板和电磁压感式手写板,主要作用是通过手指或者手写笔模拟真实撰写方式来进行信息输入,这种设备操作简单,适用人群广泛。
2、现有技术下的手写板大多只能手持使用,单手操作较为不便,在将手写板上的数据和其他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手写板只能平铺于水平桌面,不便于手写板数据的比对和分析。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5867662u)一种分屏手写板,包括手写板本体,现有技术下的手写板大多只能手持使用,单手操作较为不便,在将手写板上的数据和其他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手写板只能平铺于水平桌面,不便于手写板数据的比对和分析,而本产品针对此类问题,在手写板的背面设计了一款可旋转调节的背板,同时背板与手写板阻尼连接,即手写板可与背板调节为任意角度,并能保持稳定,则可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姿态,自由调整手写板的角度,在进行信息比对分析时,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为了防止手写板本体在使用时晃动,本产品还在手写板本体背面设计了可调节式的支撑板,可通过支撑板的角度,将支撑板插设于不同的固定槽内,对不同角度下的手写板本体进行支撑,防止手写板本体晃动不稳。而支撑板的顶端胶套的设置,防止支撑板与手写板本体背面的固定槽脱离。
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一定不足,在进行买卖时,需要人员在买卖合同上签写自身姓名,同时需对身份进行核实,上述装置不具备对身份识别装置固定的功能,使用过程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包括手写板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中部位置设置有齿轮,所述双向丝杆两侧外壁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一侧设置有夹块,所述齿轮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一侧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安装框侧壁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设置有安装圈,所述安装圈内部设置有单向轮,所述安装圈一侧通过连接柱延伸至固定框外壁与第二压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向丝杆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安装框内部,所述双向丝杆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框内部,所述滑动块螺纹套接在双向丝杆外壁。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轮一侧与齿条咬合连接,且齿轮固定套接在双向丝杆外壁,所述齿条一侧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滑动套接在导向杆外壁,所述齿条一端与安装框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壁。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向丝杆另一端外壁固定有锯齿,所述单向轮内壁固定有锯齿,且单向轮内壁的锯齿与双向丝杆外壁的锯齿咬合连接,所述安装圈与单向轮外壁固定连接,且安装圈另一侧与安装框外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写签署装置的矮支架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手写板,所述手写板一侧与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手写板另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部设置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移动柱内部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两端固定有限位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写签署装置的矮支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框与手写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移动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手写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通过支撑柱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写签署装置的矮支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板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且移动板底端与移动柱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限位块延伸至移动柱外壁与连接框相连接,所述连接框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等间距设置有多组,所述移动柱滑动安装在连接框内部。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将身份识别设备,放置在第一推板上方,向下推动身份识别设备,通过齿条、齿轮带动双向丝杆旋转,从而带动夹块向内对身份识别设备进行固定,设置的支撑组件,可根据需要,向一侧移动移动柱,对手写板的角度进行调节。
1.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包括手写板(1)和安装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310)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安装框(2)内部,所述双向丝杆(310)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框(370)内部,所述滑动块(320)螺纹套接在双向丝杆(310)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40)一侧与齿条(350)咬合连接,且齿轮(340)固定套接在双向丝杆(310)外壁,所述齿条(350)一侧与第一压板(360)固定连接,所述齿条(350)滑动套接在导向杆外壁,所述齿条(350)一端与安装框(2)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310)另一端外壁固定有锯齿,所述单向轮(3720)内壁固定有锯齿,且单向轮(3720)内壁的锯齿与双向丝杆(310)外壁的锯齿咬合连接,所述安装圈(371)与单向轮(3720)外壁固定连接,且安装圈(371)另一侧与安装框(2)外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写板(1),所述手写板(1)一侧与安装框(2)固定连接,所述手写板(1)另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框(410),所述连接框(410)内部设置有移动柱(450),所述移动柱(450)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20),所述第一固定块(420)上方设置有支撑柱(440),所述支撑柱(440)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430),所述移动柱(450)内部设置有推杆(460),所述推杆(460)与移动板(470)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70)两端固定有限位块(4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410)与手写板(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20)与移动柱(4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430)与手写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20)与第二固定块(430)通过支撑柱(440)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固定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70)与限位块(480)固定连接,且移动板(470)底端与移动柱(450)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限位块(480)延伸至移动柱(450)外壁与连接框(410)相连接,所述连接框(410)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480)相匹配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等间距设置有多组,所述移动柱(450)滑动安装在连接框(410)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