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4-26  33


    本发明属于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大型公共建筑物,如体育馆、会议中心、剧院等,通常需要建造跨度较大的屋面结构。这类建筑物对声环境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以防止室内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室内又需要达到理想的吸声效果,避免产生回声和共振问题,确保声学质量。因此,如何设计出既能隔声又能吸声的高性能屋面结构,一直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屋面隔声和吸声需求,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案:一是使用夹层隔音板,如双层玻璃、隔音砖等,通过多层复合结构实现较好的隔声效果,但这类方案通常较重且隔声性能随频率变化较大;二是采用隔声吊顶,如矿棉板、玻璃纤维吸声板等,利用材料本身的多孔结构实现声波吸收,但这种方案对屋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有较高要求,且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三是在屋面外覆盖隔声屏障,如隔音墙、声屏障等,通过阻隔水平传播的声波达到隔声目的,但这种方案对建筑物的美观性和使用功能有较大影响。

    2、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大跨度空间的降噪式隔声屋面通常采用统一厚度和均匀材料分布,无法针对大跨度空间内复杂多变的噪声环境进行精确调节。这导致某些区域隔声效果过度,而其他区域则不足,既浪费了材料,又无法实现最佳的声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及其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大跨度空间的降噪式隔声屋面通常采用统一厚度和均匀材料分布,无法针对大跨度空间内复杂多变的噪声环境进行精确调节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中,依次包括:隔声层、防水层、保温层、檩条转换层、隔汽层、加强固定层和吸声层;

    4、其中,所述隔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锁边金属屋面板、金属屋面支座和穿孔金属板;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防水卷材;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非燃烧体、a级防火的保温棉;所述檩条转换层采用几字型檩条制成;所述隔汽层采用隔汽膜;所述加强固定层采用镀铝锌钢板;所述吸声层由玻璃棉或岩棉制成,外部包裹透气吸声布;

    5、下面是每一层厚度的基本约束条件:

    6、隔声层厚度范围为20-80mm;

    7、防水层厚度范围为1.2-2.5mm;

    8、保温层厚度范围为80-200mm;

    9、檩条转换层的几字型檩条高度范围为120-310mm;

    10、隔汽层透湿阻范围为10-100mn·s/g;

    11、加强固定层厚度范围为0.6-1.5mm;

    12、吸声层厚度范围为50-150mm。

    13、其中,锁边金属屋面板采用0.8mm厚波浪形yx35-125-750型压型钢板,表面经过防腐处理;金属屋面支座采用镀锌钢固定座,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固定;穿孔金属板采用穿孔率大于20%的穿孔压型钢板或穿孔金属铝板,满足a级防火要求;防水层采用1.5mm厚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耐候性;保温层采用非燃烧体、a级防火的保温棉,其厚度和密度根据建筑所在气候区进行热工计算确定;檩条转换层采用几字型檩条,包括3.0mm厚几字形热镀锌钢板折边件@次檩条和310mm厚几字形热镀锌钢板折边件(l=200mm);隔汽层采用≥0.25mm厚的高性能隔汽膜,有效防止水汽渗透;加强固定层采用0.8mm厚镀铝锌钢板,双面镀铝锌含量200g/m2,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吸声层由玻璃棉或岩棉制成,外部包裹透气吸声布,根据声场混响计算,棉厚度可在50-100mm之间,容重建议40kg/m3以上;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主檩条、次檩条、支墩保护罩和支撑,均按照结构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14、其中,隔声层的主要作用是阻隔外部噪声传入室内,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它通常由高密度、高质量的材料组成,能有效减弱声波的传播。在这个设计中,隔声层包括锁边金属屋面板和金属屋面支座,不仅提供了良好的隔声性能,还保护了下层结构免受外部环境影响。

    15、其中,防水层的作用是防止雨水、雪水等渗透到屋面结构内部,保护建筑物免受水分侵害。它通常由高分子防水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耐候性。良好的防水层可以延长屋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16、其中,保温层的主要作用是阻隔热量传递,在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维持室内舒适温度,降低建筑能耗。它由具有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如保温棉)组成,可以有效减少热桥效应,提高建筑的整体能效。

    17、其中,檩条转换层的作用是将屋面荷载均匀传递到主体结构上,并为其他层提供支撑和固定点。它由几字型檩条组成,不仅提供了结构支撑,还创造了空间用于安装其他功能层。

    18、其中,隔汽层的作用是防止室内水蒸气渗透到保温层中,避免因冷凝造成的保温性能下降和材料损坏。它通常由具有高透湿阻的材料制成,可以有效控制水蒸气的迁移,保护屋面结构的完整性。

    19、其中,加强固定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屋面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它通常由金属板材制成,与檩条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系统,能够有效抵抗风荷载和其他外部力的作用。

    20、其中,吸声层的作用是吸收室内声波,减少声波反射,改善室内声学环境。它通常由多孔材料(如玻璃棉或岩棉)和穿孔板组成,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混响时间,提高语言清晰度,特别适用于大型公共空间。

    21、其中,支撑结构是整个屋面系统的骨架,包括主檩条、次檩条等。它的作用是承载屋面自重和外部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建筑主体结构。合理设计的支撑结构可以确保屋面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2、这些层次的组合设计不仅满足了大跨空间的结构要求,还实现了优异的隔声、保温、防水性能,同时通过吸声层的设计改善了室内声学环境。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高性能、多功能的屋面系统,特别适用于对声学环境有较高要求的大跨度空间建筑。

    23、其中,所述屋面的每一层划采用网格方式划分,对于每个网格内的厚度还包括精细约束,每个网格的厚度范围为对应层的基本约束与精细约束的交集,所述精细约束的具体参数根据大跨度空间的噪声分布矩阵计算得出,所述噪声分布矩阵具体表示为:

    24、

    25、式中:n(x,y,z)为空间点(x,y,z)处的噪声强度(单位db);n为噪声源数量;ai为第i个噪声源的声功率级(单位db);ri为第i个噪声源到点(x,y,z)的距离(单位m);α为空气吸声系数(单位db/m);f为声波频率(单位hz)。

    26、获取噪声分布矩阵的步骤具体包括:

    27、1.现场测量:在大跨度空间建筑内使用专业的声级计在大跨空间内进行网格化测量;在不同时间段(如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每个测量点的空间坐标和噪声强度;

    28、2.噪声源分析:识别主要噪声源的位置、类型和强度;记录噪声源的空间坐标和声功率级;

    29、3.计算机模拟:使用声学模拟软件(如odeon、ease等)建立空间模型;输入噪声源参数和空间几何信息;运行模拟得到整个空间的噪声分布;

    30、4.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和模拟结果结合,形成完整的噪声分布矩阵;使用插值算法填充未测量点的数据。

    31、隔声层厚度计算考虑所需降噪量、空间位置的周期性变化和局部噪声强度的对数关系;

    32、保温层厚度计算引入高斯分布修正和基于噪声强度的周期性调节;

    33、吸声层厚度计算结合目标吸声系数、局部噪声强度比和空间位置的余弦调节;

    34、檩条间距计算考虑局部荷载、噪声强度的相对变化和空间位置的正弦调节;

    35、防水层厚度计算引入噪声强度比例系数和考虑边缘效应的高斯分布;

    36、隔汽层透湿阻计算考虑局部噪声强度的对数关系和空间位置的正弦调节;

    37、加强固定层厚度计算基于局部最大风荷载、固定点间距,并引入噪声强度的相对变化和空间位置的余弦调节。

    38、其中,所述隔声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39、

    40、式中:ti(x,y)为网格点(x,y)处的隔声层厚度(单位mm);nr(x,y)为网格点(x,y)处所需的降噪量(单位db);k1,k2为调节系数;lx,ly为屋面在x和y方向的尺寸(单位m);n(x,y,zroof)为屋面高度处的噪声强度(单位db);n0为参考噪声强度(单位db)。

    41、其中,所述防水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42、

    43、式中:tw(x,y)为网格点(x,y)处的防水层厚度(单位mm);kp为防水系数;pw为设计水压(单位kpa);a为屋面面积(单位m2);f1,f2为调节系数;(xe,ye)为屋面边缘点坐标;σe为边缘效应标准差。

    44、其中,所述保温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45、

    46、式中:dt(x,y)为网格点(x,y)处的保温层厚度(单位m);λ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单位w/m·k);ti,to为室内外设计温度(单位℃);rt为屋面传热阻(单位m2·k/w);c1,c2为调节系数;(xc,yc)为屋面中心点坐标;σ为高斯分布标准差;nmax为屋面上最大噪声强度(单位db)。

    47、其中,所述隔汽层透湿阻范围具体表示为:

    48、

    49、式中:z(x,y)为网格点(x,y)处的隔汽层透湿阻(单位m2·h·pa/g);pi,po为室内外水蒸气分压(单位pa);g为单位面积水蒸气透过量(单位g/m2·h);h1,h2为调节系数。

    50、其中,所述加强固定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51、

    52、式中:tr(x,y)为网格点(x,y)处的加强固定层厚度(单位m);fmax(x,y)为网格点(x,y)处的最大风荷载(单位n);l(x,y)为网格点(x,y)处的固定点间距(单位m);b为加强固定层宽度(单位m);σy为材料屈服强度(单位pa);j1,j2为调节系数。

    53、其中,所述吸声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54、

    55、式中:d(x,y)为网格点(x,y)处的吸声层厚度(单位m);c为声速(单位m/s);f为目标频率(单位hz);αtarget为目标吸声系数;k3,k4为调节系数;navg为屋面平均噪声强度(单位db)。

    56、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57、获取大跨度空间的噪声矩阵,使用设计的方程组计算每一层的参数矩阵,确定各层材料的具体规格和用量;

    58、依据计算结果,划分屋面施工网格,每个网格的尺寸根据计算的檩条间距确定,标记每个网格的各层参数;

    59、安装主体支撑结构,包括主檩条和次檩条,檩条间距按照设计的方程组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60、在檩条上铺设加强固定层,采用0.8mm厚镀铝锌钢板,厚度在0.6-1.5mm范围内调整,确保与檩条牢固连接;

    61、在加强固定层上安装隔汽层,使用≥0.25mm厚隔汽膜,透湿阻在10-100mn·s/g范围内选择,确保接缝处密封良好;

    62、铺设保温层,使用非燃烧体、a级防火的保温棉,厚度在80-200mm范围内调整,确保无缝隙;

    63、安装防水层,使用1.5mm厚防水卷材,厚度在1.2-2.5mm范围内调整,确保搭接和密封到位;

    64、安装隔声层,包括锁边金属屋面板和金属屋面支座,屋面板厚度在20-80mm范围内调整,确保连接牢固;

    65、在屋面内侧安装吸声层,包括吸声棉和穿孔金属板,吸声层总厚度在50-150mm范围内调整,确保吸声效果。

    66、进一步的,还包括: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和声学性能测试,包括防水性能、隔热性能、隔声性能和吸声性能,对不满足要求的区域进行局部调整和优化,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6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68、1.精确的噪声控制:本发明通过噪声分布矩阵精确计算空间内各点的噪声强度,并据此调整各层材料厚度。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屋面系统无法针对复杂多变噪声环境进行精确调节的问题,避免了某些区域隔声过度而其他区域不足的情况,实现了材料使用和隔声效果的优化。

    69、2.考虑声波传播特性:隔声层厚度计算公式考虑了噪声源的空间分布特性和声波传播路径,解决了传统设计方法忽视这些因素导致的隔声性能差异问题。

    70、3.频谱适应性:吸声层厚度计算公式中包含目标频率参数,允许根据不同频率的声波特性进行调整。这种设计克服了传统系统对不同频率,特别是低频噪声处理效果不佳的缺陷。

    71、4.热湿环境协同优化: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温度分布和噪声分布,隔汽层透湿阻计算公式也考虑了噪声因素。这种设计将隔声性能与温湿度控制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冷桥或结露等问题。

    72、5.多层协同设计: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将各功能层(隔声层、防水层、保温层等)通过统一的数学模型联系起来,实现了整体协同优化。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系统各层设计相对独立的缺陷,在保证综合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最佳的隔声效果。

    73、6.适应性和可调节性:通过网格化设计和参数化计算,本发明提供了灵活应对大跨度空间功能变化和噪声环境改变的能力。施工方法中包含的质量检查和性能测试步骤,以及局部调整和优化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

    74、7.结构性能优化:檩条间距计算公式和加强固定层厚度计算公式考虑了噪声分布,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优化了材料使用,提高了大跨度结构的整体性能。

    75、8.经济性提升:通过精确的网格划分和各层材料厚度的动态调整,本发明实现了材料使用的优化,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性。

    76、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大跨度空间的降噪式隔声屋面通常采用统一厚度和均匀材料分布,无法针对大跨度空间内复杂多变的噪声环境进行精确调节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隔声层、防水层、保温层、檩条转换层、隔汽层、加强固定层和吸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的每一层划采用网格方式划分,对于每个网格内的厚度还包括精细约束,每个网格的厚度范围为对应层的基本约束与精细约束的交集,所述精细约束的具体参数根据大跨度空间的噪声分布矩阵计算得出,所述噪声分布矩阵具体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汽层透湿阻范围具体表示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固定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厚度范围具体表示为:

    9.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和声学性能测试,包括防水性能、隔热性能、隔声性能和吸声性能,对不满足要求的区域进行局部调整和优化,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的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降噪式吸声隔声屋面技术领域,所述屋面包括:隔声层、防水层、保温层、檩条转换层、隔汽层、加强固定层、吸声层和支撑结构;所述屋面的每一层划采用网格方式划分,对于每个网格内的厚度还包括精细约束,每个网格的厚度范围为对应层的基本约束与精细约束的交集,所述精细约束的具体参数根据大跨度空间的噪声分布矩阵计算得出;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获取大跨度空间的噪声矩阵,使用设计的方程组计算每一层的参数矩阵,确定各层材料的具体规格和用量;依据计算结果,划分屋面施工网格,每个网格的尺寸根据计算的檩条间距确定,标记每个网格的各层参数;对每一层进行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诚,马明磊,亓立刚,白洁,田厚仓,张瑞宜,张阔,廖天昊,赵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9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