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的,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1、无砂混凝土就是不含细集料(砂)的混凝土,利用无砂混凝土对斜坡进行防护时,能够防止斜坡的土壤因松懈而塌陷,同时能够在斜坡的内部种植绿植,使斜坡能够增加美观。
2、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746063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绿化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坡体,坡体包括竖直坡和位于竖直坡底面的倾斜坡,竖直坡的外表面铺设有第一碎石层,第一碎石层的外表面浇注有混凝土路基,倾斜坡的坡面铺设有第二碎石层,第二碎石层的外表面浇注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外表面铺设有植土层,植土层的表面种植有植被层,植被层的外表面铺设有混凝土网格;该绿化混凝土护坡结构通过设置在混凝土路基上的护栏能够起到防止行人从坡体上端跌落,另外设置在混凝土路基和混凝土层上的输水通道能够将雨水输送到设置在倾斜坡底端的疏水槽内排出,减少了水土的流失,有利于提高坡体防护效果。
3、但是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将混凝土浇筑与斜坡的内部,使种植的绿化设置于混凝土的上端,由于混凝土能够使将种植槽内的水锁住,而在长期处于水的内部会导致绿植被水浸泡,使绿植被水淹死,同时因混凝土的原因,如果长期得不到雨水容易使绿植因干旱枯萎,种植的绿色植物的寿命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解决了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在对斜坡浇筑混凝土后,种植的绿植会因混凝土锁水的问题造成枯萎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坡体、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浇筑于坡体的顶端,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浇筑于坡体的斜坡面,所述坡体的斜坡面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种植槽,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种植孔,且种植孔与种植槽一一对应,大小相等,所述坡体的斜坡面内部设置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设置于相邻的种植槽之间,所述浇筑槽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所述浇筑槽的内部浇筑有混凝土连接块,所述混凝土连接块的上端侧壁与第二混凝土层的下端侧壁紧密连接。
3、优选的,所述坡体的顶端开设有排水槽,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侧壁与排水槽的侧壁相贴合,所述排水槽的内壁底端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内部安装有滤网,其中排水孔用于使进入排水槽内部的水渗入土壤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坡体远离第一混凝土层的一侧最底端浇筑有支撑混凝土块,所述支撑混凝土块的靠近第二混凝土层的一端通过浇筑紧密连接。
5、优选的,所述坡体内部浇筑的混凝土的材质为一定量的矿渣、混凝土、增强剂和骨料,且骨料的大小为15-16毫米之间。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7、1、该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在使用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时,将绿植种植于种植槽的内部时,由于种植槽内部的土壤与坡体内部的土壤相连接,不会使水封存于土壤的内部,利用水源渗透土壤,达到土壤潮湿的饱和度,能够对绿植进行保护,防止绿植因水源过多或缺失水源而枯萎;
8、2、该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在使用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时,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块与加强筋之间的配合,能够加固坡体内部的土壤的硬度,防止因内部渗透的水源过多导致内部的土壤松散。
1.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第一混凝土层(2)和第二混凝土层(4),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浇筑于坡体(1)的顶端,所述第二混凝土层(4)浇筑于坡体(1)的斜坡面,所述坡体(1)的斜坡面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种植槽(6),所述第二混凝土层(4)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种植孔(5),且种植孔(5)与种植槽(6)一一对应,大小相等,所述坡体(1)的斜坡面内部设置有浇筑槽(10),所述浇筑槽(10)设置于相邻的种植槽(6)之间,所述浇筑槽(10)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9),所述浇筑槽(10)的内部浇筑有混凝土连接块(8),所述混凝土连接块(8)的上端侧壁与第二混凝土层(4)的下端侧壁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顶端开设有排水槽(3),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的侧壁与排水槽(3)的侧壁相贴合,所述排水槽(3)的内壁底端开设有排水孔(11),所述排水孔(11)的内部安装有滤网(12),其中排水孔(11)用于使进入排水槽(3)内部的水渗入土壤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的生态型无砂混凝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远离第一混凝土层(2)的一侧最底端浇筑有支撑混凝土块(7),所述支撑混凝土块(7)的靠近第二混凝土层(4)的一端通过浇筑紧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