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圈精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25  43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齿圈精加生产线。


    背景技术:

    1、齿圈作为汽车上同步器中的零部件,其精加工过程包括如下工序:车削外圆和端面、钻出端面通孔。由于两个工序的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进行,目前在工作时,通过人工上下料和实现转运,使其整体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拟提出一种齿圈精加生产线,能实现齿圈的自动精加工,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圈精加生产线,包括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上料区和下料区,且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左右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工区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加工齿圈端面或外圆的第一机床,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加工齿圈端面安装孔的第二机床,所述上料区内设置有从左向右输送且延伸到第一加工区的上料输送定位装置,所述下料区设置在第二加工区的右侧,且下料区内设置有供固定下料车的下料车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上料区和下料区内设置有能在各个区域内实现齿圈转运且左右延伸设置的转运输送线,所述转运输送线上至少设置有一台用于实现齿圈移动的夹取机器人,且夹取机器人能在转运输送线上左右移动。

    3、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所述上料输送定位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暂存齿圈的上料暂存区,所述下料车定位装置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暂存齿圈的下料暂存区,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用于暂存经过前一加工后的中间暂存区,所述上料暂存区、下料暂存区和中间暂存区均至少设置有一个齿圈暂存装置,所述齿圈暂存装置包括暂存台,所述暂存台上间隔设置有与下料车上用于放置齿圈相同的两个齿圈放置区。

    4、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加工区内设置有用于放置齿圈后使夹取机器人能改变夹取端的中间放置装置,所述中间放置装置包括中间支撑架,所述中间支撑架上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齿圈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齿圈的弧形槽,所述放置架位于弧形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挡住齿圈的挡板,所述中间支撑架上位于放置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压紧齿圈的第一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缸,所述第一压紧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能将齿圈压紧在挡板上的第一压紧块。

    5、进一步优选,所述夹取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抓取齿圈的齿圈抓取装置,所述齿圈抓取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夹取机器人上的抓取底板,所述抓取底板上设置有带有l型夹爪的自动三爪卡盘,且自动三爪卡盘的中心与抓取底板安装在夹取机器人的中心不重合,所述夹爪上设置有用于实现齿圈初定位的定位触点,所述夹爪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保护齿圈的垫块。

    6、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料输送定位装置包括从左向右输送的上料输送线和设置在上料输送线右端的上料定位装置;所述上料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的中部前后相对设置有用于限制齿圈位置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设置在夹紧调节组件上,所述夹紧调节组件设置在定位平台上,且夹紧调节组件能调节两个限位块之间的距离,所述定位平台通过倾斜调整组件设置在上料支撑架上,所述倾斜调整组件用于调整定位平台的倾斜度。

    7、进一步优选,所述夹紧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定位平台下方的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通过夹紧传动组件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转动丝杆,且转动丝杆的两端通过丝杆座可转动地设置在定位平台下方,所述转动丝杆的前后两端均螺接有转动螺母,且两个转动螺母的移动方向相反,每个转动螺母均通过对应的夹紧连接块与限位块连接。

    8、进一步优选,所述倾斜调整组件包括下端铰接设置在倾斜缸座上的倾斜缸,所述倾斜缸的输出端铰接在定位平台的下方左侧,所述定位平台的左侧通过伸缩柱设置在上料支撑架上,所述定位平台的右侧通过铰接座设置在上料支撑架上。

    9、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料支撑架设置为四个成矩形分布的支撑柱。

    10、进一步优选,两个限位块的相对面设置为用于限制齿圈继续移动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设置为圆弧型或v型。

    11、进一步优选,至少有一个限位块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与齿圈接触的夹紧检测传感器。

    12、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平台的右端设置有用于限制齿圈向右移动距离的缓冲限位组件,所述缓冲限位组件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上料缓冲器和设置在两个上料缓冲器之间的辅助抵块。

    13、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用于齿圈滑入时导向且延伸到输送带右端上方的导向块,两个导向块的内侧均设置有导向斜面,且两个导向斜面成朝右的八字型设置,两个导向斜面的右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限位块之间的距离。

    14、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料输送线采用左端高于右端的辊轴上料输送线。

    15、进一步优选,还配备有用于保证只有一个齿圈进入的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左右延伸设置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的中部铰接在阻挡座上,所述定位平台位于限位块的左侧设置有供触发件右端伸出的触发槽,所述触发件的左侧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的上侧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定位平台上。

    16、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料车上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排用于放置齿圈的齿圈放置区,所述下料车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料车停止位置左侧的限位挡板和设置在下料车停止位置前后两侧的两个侧挡板,所述下料车上设置有把手和移动轮,所述下料车上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排用于放置齿圈的齿圈放置区,所述限位挡板和侧挡板均设置在对应的支撑座上,所述限位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下料车定位组件和用于放置下料车移动的下料车固定组件,所述侧挡板上对应每个齿圈放置区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对应齿圈放置区内放置齿圈后高度的齿圈检测组件。

    17、进一步优选,所述齿圈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杆,所述检测杆上上下间隔设置有用于检测齿圈放置区内最低位置和最高位是否有齿圈的齿圈检测传感器。

    18、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料车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限位挡板右侧面上的下料车定位块,所述下料车的左侧面上对应下料车定位块的位置处设置有供下料车定位块卡入的定位槽。

    19、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挡板上通过传感器支架设置有用于检测下料车是否到位的到位传感器。

    20、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料车固定组件包括通过固定座设置在限位挡板下方的下料车旋转夹紧气缸,所述下料车旋转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夹紧固定块,所述下料车的左端下方设置有供夹紧固定块夹紧的被压挡块,所述固定座设置为l型,所述固定座的竖直段设置在限位挡板左侧面上,固定座的水平段用于安装下料车旋转夹紧气缸,当下料车旋转夹紧气缸工作时,夹紧固定块能将被压挡块压在下料车旋转夹紧气缸的竖直段上。

    21、进一步优选,所述侧挡板的右侧设置有导向斜面,且两个导向斜面形成朝左的八字型。

    22、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料车和暂存台上对应每个齿圈放置区均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限制齿圈的限制杆,且所有限制杆的内侧面设置为圆弧面。

    23、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加工区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实现齿圈内齿打磨的打磨区,所述打磨区包括打磨机器人和用于实现齿圈翻转固定的翻转固定装置,所述翻转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齿圈的翻转平台,所述翻转平台通过翻转组件设置在翻转支撑架上,所述翻转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夹紧齿圈的翻转夹紧组件,所述翻转平台上通过顶升组件设置有用于齿圈内齿打磨时定位的翻转定位组件,所述翻转平台上设置有翻转后便于打磨机器人伸入打磨的打磨孔。

    24、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夹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打磨孔左右两侧的两个翻转夹紧块,两个翻转夹紧块上至少有一个设置有用于实现翻转夹紧块移动的夹紧移动组件,所述夹紧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转平台上的翻转夹紧缸,所述翻转夹紧缸的输出端设置在对应的翻转夹紧块上,所述翻转夹紧缸与对应的翻转夹紧块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翻转夹紧缸水平移动的导向杆组件。

    25、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从动翻转组件和主动翻转组件,所述从动翻转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转支撑架上的从动翻转座,所述从动翻转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从动翻转轴,所述翻转平台的左端通过从动连接块设置在从动翻转轴上。

    26、进一步优选,所述主动翻转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转支撑架上的主动翻转座和通过翻转驱动座设置翻转支撑架上的翻转缸,所述主动翻转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主动翻转轴,所述翻转平台的右端通过主动连接块设置在主动翻转轴一端上,所述主动翻转轴的另一端能通过设置在主动翻转轴与翻转缸之间的翻转传动组件在翻转缸的作用下转动。

    27、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转缸输出端的传动齿条,所述主动翻转轴上套设有与传动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传动齿条与翻转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导轨滑块组件。

    28、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传动组件外套设有保护罩。

    29、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顶升组件上的翻转定位缸,所述翻转定位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翻转定位块,所述翻转定位块上设置有用于与齿圈内齿啮合的定位齿。

    30、进一步优选,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转支撑架上的顶升安装板,所述顶升安装板上设置有顶升缸,所述顶升缸的输出端穿过顶升安装板后设置有顶升板,所述顶升板与顶升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顶升板稳定移动的顶升导向组件。

    31、进一步优选,所述顶升导向组件包括通过导向套滑动设置在顶升安装板上的顶升导向杆,所述顶升导向杆的上端固定在顶升板上,所述顶升导向杆的下端穿过顶升安装板后设置有防脱块。

    32、进一步优选,所述顶升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顶升缸失效的顶升限位缓冲器。

    33、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支撑架包括左右延伸设置的安装底架,所述安装底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供翻转组件安装的翻转支架,所述顶升组件通过顶升支架设置在安装底架中部,所述安装底架下方设置有用于调整安装底架高度的安装调节组件。

    34、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调节组件设置有四组,均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安装块和安装抵块,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抵块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调节螺栓,每个调节螺栓上螺接有位于安装块上下两端且用于限制安装块高度的调节螺母,所述安装块的侧面设置有呈l型的固定定位块,所述固定定位块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块安装的竖向条形孔。

    35、进一步优选,所述打磨孔设置为上小小大的锥形孔,且打磨孔的上端内径介于齿圈内齿齿根圆直径与齿圈外径之间。

    36、进一步优选,还配备有用于防止翻转不到位时的翻转压紧组件,所述翻转压紧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前后对称地设置在翻转支撑架上,所述翻转平台上设置有翻转被压块。

    37、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压紧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转支撑架上的翻转压紧缸,所述翻转压紧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翻转压紧块,所述翻转支撑架上设置有翻转支撑块,当翻转压紧缸工作时,带动翻转压紧块转动,从而通过翻转压紧块将翻转被压块压在翻转支撑块上,所述翻转支撑架上设置有通过检测翻转被压块位置判断翻转平台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水平检测传感器。

    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转运输送线上的夹取机器人能实现齿圈加工过程中的自动上下料,同时还设置有上料输送定位装置,保证夹取机器人能准确夹取到齿圈,便于后续加工中将齿圈准确放置在对应机床内进行加工,从而实现齿圈的全自动精加工,进而提高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上料区和下料区,且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左右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工区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加工齿圈端面或外圆的第一机床(a),所述第二加工区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加工齿圈端面安装孔的第二机床(b),所述上料区内设置有从左向右输送且延伸到第一加工区的上料输送定位装置(c),所述下料区设置在第二加工区的右侧,且下料区内设置有供固定下料车的下料车定位装置(d),所述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上料区和下料区内设置有能在各个区域内实现齿圈转运且左右延伸设置的转运输送线(e),所述转运输送线(e)上至少设置有一台用于实现齿圈移动的夹取机器人(f),且夹取机器人(f)能在转运输送线(e)上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定位装置(c)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暂存齿圈的上料暂存区,所述下料车定位装置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暂存齿圈的下料暂存区,第二加工区内设置有用于暂存经过前一加工后的中间暂存区,所述上料暂存区、下料暂存区和中间暂存区均至少设置有一个齿圈暂存装置(g),所述齿圈暂存装置(g)包括暂存台(73),所述暂存台(73)上间隔设置有与下料车上用于放置齿圈相同的两个齿圈放置区。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区内设置有用于放置齿圈后使夹取机器人能改变夹取端的中间放置装置(h),所述中间放置装置(h)包括中间支撑架(74),所述中间支撑架(74)上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齿圈的放置架(75),所述放置架(7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齿圈的弧形槽(75a),所述放置架(75)位于弧形槽(75a)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挡住齿圈的挡板(75b),所述中间支撑架(74)上位于放置架(75)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压紧齿圈的放置压紧组件,所述放置压紧组件包括放置压紧缸(76),所述放置压紧缸(76)的输出端设置有能将齿圈压紧在挡板上的放置压紧块(77)。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器人(f)上设置有用于抓取齿圈的齿圈抓取装置,所述齿圈抓取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夹取机器人上的抓取底板(78),所述抓取底板(78)上设置有带有l型夹爪(80)的自动三爪卡盘(79),且自动三爪卡盘(79)的中心与抓取底板(78)安装在夹取机器人的中心不重合,所述夹爪(80)上设置有用于实现齿圈初定位的定位触点(81),所述夹爪(80)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保护齿圈的垫块(82)。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定位装置包括从左向右输送的上料输送线(1)和设置在上料输送线右端(1)的上料定位装置;所述上料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平台(2),所述定位平台(2)的中部前后相对设置有用于限制齿圈位置的限位块(3),两个限位块(3)均设置在夹紧调节组件上,所述夹紧调节组件设置在定位平台(2)上,且夹紧调节组件能调节两个限位块(3)之间的距离,所述定位平台(2)通过倾斜调整组件设置在上料支撑架(4)上,所述倾斜调整组件用于调整定位平台(2)的倾斜度。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定位平台(2)下方的调节电机(5),所述调节电机(5)通过夹紧传动组件(6)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转动丝杆(7),且转动丝杆(7)的两端通过丝杆座(8)可转动地设置在定位平台(2)下方,所述转动丝杆(7)的前后两端均螺接有转动螺母(9),且两个转动螺母(9)的移动方向相反,每个转动螺母(9)均通过对应的夹紧连接块(10)与限位块(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车上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排用于放置齿圈的齿圈放置区,所述下料车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下料车停止位置左侧的限位挡板(24)和设置在下料车停止位置前后两侧的两个侧挡板(25),所述限位挡板(24)和侧挡板(25)均设置在对应的支撑座(26)上,所述限位挡板(24)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下料车定位组件和用于放置下料车移动的下料车固定组件,所述侧挡板(25)上对应每个齿圈放置区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对应齿圈放置区内放置齿圈后高度的齿圈检测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杆(27),所述检测杆(27)上上下间隔设置有用于检测齿圈放置区内最低位置和最高位是否有齿圈的齿圈检测传感器(28);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工区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实现齿圈内齿打磨的打磨区,所述打磨区包括打磨机器人(j)和用于实现齿圈翻转固定的翻转固定装置(k),所述翻转固定装置(k)包括用于放置齿圈的翻转平台(38),所述翻转平台(38)通过翻转组件设置在翻转支撑架上,所述翻转平台(38)上设置有用于夹紧齿圈的翻转夹紧组件,所述翻转平台(38)上通过顶升组件设置有用于齿圈内齿打磨时定位的翻转定位组件,所述翻转平台(38)上设置有翻转后便于打磨机器人伸入打磨的打磨孔(38a)。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齿圈精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夹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打磨孔(38a)左右两侧的两个翻转夹紧块(39),两个翻转夹紧块(39)上至少有一个设置有用于实现翻转夹紧块(39)移动的夹紧移动组件,所述夹紧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翻转平台(38)上的翻转夹紧缸(40),所述翻转夹紧缸(40)的输出端设置在对应的翻转夹紧块(39)上,所述翻转夹紧缸(40)与对应的翻转夹紧块(39)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翻转夹紧缸水平移动的导向杆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圈精加生产线,包括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上料区和下料区,且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左右间隔设置,所述上料区内设置有从左向右输送且延伸到第一加工区的上料输送定位装置,所述下料区设置在第二加工区的右侧,且下料区内设置有供固定下料车的下料车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加工区、第二加工区、上料区和下料区内设置有能在各个区域内实现齿圈转运且左右延伸设置的转运输送线,所述转运输送线上至少设置有一台用于实现齿圈移动的夹取机器人,且夹取机器人能在转运输送线上左右移动。通过设置在转运输送线上的夹取机器人实现齿圈加工过程中的自动上下料,从而实现齿圈的全自动精加工,进而提高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庞兴,饶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博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9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