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缝合器

    技术2025-04-25  41


    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伤口缝合器。


    背景技术:

    1、缝合器,用于将创口边缘或组织连接起来,促进伤口愈合。它常用于外科手术、创伤修复和皮肤缝合等。

    2、目前,现有一些的伤口缝合器在使用时,为了使得伤口重合在一起,一般上扯动一边使得贴在伤口处的条子,使得两个条子相对移动,进而使得伤口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一侧的皮肤不动,另一侧的皮肤收到拉紧力向伤口处聚合,受拉力分布不均匀,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并且现有的伤口缝合器规格单一,无法适用于不同长度的伤口,实用性较低。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伤口缝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由于一侧的皮肤不动,另一侧的皮肤收到拉紧力向伤口处聚合,受拉力分布不均匀,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并且现有的伤口缝合器规格单一,无法适用于不同长度的伤口,实用性较低。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伤口缝合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3、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4、包括缝合组件,所述缝合组件包括若干缝合模块,每相邻两个所述缝合模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层,所述缝合模块由固定机构和牵引机构组成,所述牵引机构由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组成。

    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层包括连接纸层,所述连接纸层设置在相对应两个缝合模块之间,所述连接纸层的中部设有易撕线。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由两个固定部组成,且两个固定部相对设置。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包括板底,所述板底的一侧与相对应连接纸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底的底端固定设有粘贴层。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牵引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设置在两个板底之间,所述筒体两侧的底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燕尾滑杆,且板底顶端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燕尾滑杆滑动连接的第一燕尾滑槽。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牵引部由牵引件、限位件和锁定件组成。

    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件为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分为两分支,且两分支分别与两个板底固定立连接。

    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簧片,两个所述簧片分别设置在筒体内的两侧,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筒体,且位于两个簧片之间,所述筒体内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燕尾滑槽,所述第二燕尾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燕尾滑杆,所述第二燕尾滑杆的顶端为凸起设置,且凸起与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燕尾滑杆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半球形件。

    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件包括拉头,所述拉头设置在筒体的顶端,所述拉头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穿入筒体内并固定设有与第一半球形件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件,且筒体内两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半球形件和第二半球形件相匹配的锁定槽。

    1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与拉头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筒体的顶端卡合连接,且牵引绳的另一端也穿过卡块和拉头。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6、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一侧的皮肤不动,另一侧的皮肤收到拉紧力向伤口处聚合,受拉力分布不均匀,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以使得板底固定在伤口的两侧,通过牵引机构,可以使得两个底板相对移动,进而使得伤口缝合,并且伤口受力均匀,避免了二次伤害,通过锁定件,可以接触限位件的限位,进而可以便捷的调松伤口的闭合力,提高了实用性;

    17、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伤口缝合器规格单一,无法适用于不同长度的伤口,实用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置的连接层,在连接层的作用下,可以根据伤口的长度选择撕下合适长度的缝合组件,进而可以更好的匹配伤口,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组件(1),所述缝合组件(1)包括若干缝合模块(2),每相邻两个所述缝合模块(2)之间设置有连接层(3),所述缝合模块(2)由固定机构(4)和牵引机构(5)组成,所述牵引机构(5)由第一牵引部(6)和第二牵引部(7)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3)包括连接纸层(301),所述连接纸层(301)设置在相对应两个缝合模块(2)之间,所述连接纸层(301)的中部设有易撕线(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由两个固定部组成,且两个固定部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板底(401),所述板底(401)的一侧与相对应连接纸层(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底(401)的底端固定设有粘贴层(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部(6)包括筒体(601),所述筒体(601)设置在两个板底(401)之间,所述筒体(601)两侧的底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杆(602),所述连接杆(602)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燕尾滑杆(603),且板底(40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燕尾滑杆(603)滑动连接的第一燕尾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部(7)由牵引件(8)、限位件(9)和锁定件(10)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8)为牵引绳(801),所述牵引绳(801)的一端分为两分支,且两分支分别与两个板底(401)固定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9)包括两个簧片(901),两个所述簧片(901)分别设置在筒体(601)内的两侧,所述牵引绳(801)的另一端穿过筒体(601),且位于两个簧片(901)之间,所述筒体(601)内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燕尾滑槽,所述第二燕尾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燕尾滑杆(902),所述第二燕尾滑杆(902)的顶端为凸起设置,且凸起与簧片(9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燕尾滑杆(902)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半球形件(9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0)包括拉头(1001),所述拉头(1001)设置在筒体(601)的顶端,所述拉头(100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锁定杆(1002),所述锁定杆(1002)穿入筒体(601)内并固定设有与第一半球形件(903)相匹配的第二半球形件(1003),且筒体(601)内两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半球形件(903)和第二半球形件(1003)相匹配的锁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伤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0)还包括卡块(1004),所述卡块(1004)的顶端与拉头(1001)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004)与筒体(601)的顶端卡合连接,且牵引绳(801)的另一端也穿过卡块(1004)和拉头(100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伤口缝合器,包括缝合组件,缝合组件包括若干缝合模块,每相邻两个缝合模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层,缝合模块由固定机构和牵引机构组成,牵引机构由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组成。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以使得板底固定在伤口的两侧,通过牵引机构,可以使得两个底板相对移动,进而使得伤口缝合,并且伤口受力均匀,避免了二次伤害,通过锁定件,可以接触限位件的限位,进而可以便捷的调松伤口的闭合力,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焦,王启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2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9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