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全固态电池模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及汽车。
背景技术:
1、全固态电池为未来电池领域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全固态电池还处于研发阶段,并没有成熟的全固态电池产品推出。随着全固态电池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未来会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以及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由于全固态电池本身的特性与传统液态电池有着较大的区别,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全固态电池进行加压,从而导致在进行全固态电池模组设计时需要有独立的加压装置为其提供压力。目前所有的车用电池模组均不含独立的加压装置,无法对电池进行加压,并且多数电池模组不但没有加压,还提供了一定的电芯膨胀空间,缓解电芯的受压,与全固态电池的使用场景完全不同。
3、因此,现有技术亟需解决全固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单独加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及汽车,以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可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池模组、加压板、负载以及传动机构;
4、电池模组设置于壳体;
5、加压板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加压板位于电池模组的两侧;
6、负载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
7、传动机构同时与负载和加压板连接。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竖向齿条以及横向齿条,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竖向齿条固定设置于负载,横向齿条固定设置于加压板;竖向齿条和横向齿条均与齿轮啮合;其中,竖向齿条用于在负载相对于壳体的移动过程中,依次带动齿轮旋转、横向齿条移动,从而实现加压板挤压或远离电池模组。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齿轮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差速大轮和差速小轮,差速大轮与竖向齿条啮合,差速小轮与横向齿条啮合。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压板分别位于电池模组的两侧;传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加压板均连接有至少一个传动机构,多个传动机构用于共同带动两个加压板相互挤压或远离电池模组。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加压板的相对两端均分布有传动机构。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内设置有限位件,加压板与限位件滑动配合。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呈板状,且抵靠于电池模组的一侧;加压板设置有限位槽,限位件卡设于限位槽。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的前后两侧均分布有限位件,电池模组的左右两侧均分布有加压板。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池模组矩阵分布;
16、每个电池模组均包括泡棉框以及卡设于泡棉框内分隔设置的多个电芯。
1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底盘以及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壳体的底部设置于底盘上,负载位于壳体的上方。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池模组、加压板、负载以及传动机构。电池模组设置于壳体。加压板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加压板位于电池模组的两侧。负载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传动机构同时与负载和加压板连接,传动机构用于在负载相对于壳体移动的过程中,将力传递至加压板,从而使得加压板挤压或远离电池模组。利用负载对传动机构施加的压力,将该压力传递至加压板,从而使得加压板可以挤压电池模组,因此,该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能够实现全固态电池模组的自加压,无需单独设置加压装置对其进行加压,也可以正常使用。
1.一种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池模组、加压板、负载以及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竖向齿条以及横向齿条,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竖向齿条固定设置于所述负载,所述横向齿条固定设置于所述加压板;所述竖向齿条和所述横向齿条均与所述齿轮啮合;其中,所述竖向齿条用于在所述负载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过程中,依次带动所述齿轮旋转、所述横向齿条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加压板挤压或远离所述电池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差速大轮和差速小轮,所述差速大轮与所述竖向齿条啮合,所述差速小轮与所述横向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压板分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加压板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传动机构,多个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共同带动两个所述加压板相互挤压或远离所述电池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加压板的相对两端均分布有所述传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加压板与所述限位件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呈板状,且抵靠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加压板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卡设于所述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前后两侧均分布有所述限位件,所述电池模组的左右两侧均分布有所述加压板。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池模组矩阵分布;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加压全固态电池模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负载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