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产育苗,特别涉及牡蛎育苗过程中一种生产单体牡蛎苗的装置。
背景技术:
1、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是沿海最为常见的双壳贝类,牡蛎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由此可见,在牡蛎的培育过程中附着基极其重要。自然生长的牡蛎常常层叠聚集附着,挤压彼此的生存空间,造成牡蛎壳型不规则,软体增长受限。培育单体牡蛎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生产出品相优秀,肉质饱满的牡蛎。
2、单体牡蛎即游离的、无固着基的牡蛎。牡蛎具有群聚的生活习性,常多个牡蛎固着在一起,由于生长空间的限制,壳形极不规则,大大地影响了美观。群聚还造成牡蛎在食物上的竞争,影响其生长速度。单体牡蛎由于其游离性而不受生长空间的限制,因而壳形规则美观,大小均匀,易于放养和收获。单体牡蛎便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易于观察和测量。
3、单体牡蛎的形成是在牡蛎幼虫出现眼点即具有附着变态能力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单个的游离的牡蛎,但经处理后单体牡蛎苗的培育,比较麻烦,国外主要是采用上升流装置,仅适合小规模育苗生产,目前还没有适合规模化生产的装置和方法。
4、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单、省工省力、环境稳定、管理方便的单体牡蛎苗规模化生产培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单体牡蛎苗的装置,采用让牡蛎苗先附着长到一定大小后再脱基的方法,以克服现有的单体牡蛎苗生产上存在的上述缺点。
2、一种生产单体牡蛎苗的装置,包括底板、附着板和刮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多个附着板,刮板位于附着板的上方,刮板与附着板一一对应且形状适配;所述刮板用于刮离附着板上的单体牡蛎苗。
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四角上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附着板的四角均设有套筒,套筒套于第一螺纹杆上,第一螺纹杆的顶部设有螺帽用于固定;所述底板四角上也可直接固定有第一螺纹杆。
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和螺纹板,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有旋钮,旋钮位于壳体的外部,通过拧动旋钮转动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靠近旋钮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板,螺纹板在第二螺纹杆上进行滑动,螺纹板上固定连接有直角板;当旋钮带动第二螺纹杆顺时针转动时,带动螺纹板和直角板向远离旋钮的方向水平移动,当旋钮带动第二螺纹杆逆时针转动时,可带动螺纹板和直角板向靠近旋钮的方向水平移动。
5、进一步的,所述直角板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两部分,水平板与螺纹板连接;竖直板上设有多个限位组件,每个限位组件均用于固定连接板,刮板固定于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板平行位于附着板的上方。
6、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直角板内部的矩形槽,矩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插接在限位孔的内部,移动板远离限位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拉块,直角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t形拉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在对刮板进行安装时,首先向上拉动t形拉块至最大距离,t形拉块向上移动可带动移动板和限位杆向上移动并压缩弹簧,然后将连接板远离刮板的一面插接在矩形槽的内部,之后松开t形拉块,在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杆会插接在限位孔的内部,从而即可对连接板和刮板进行固定,依照此方法,可对剩余的刮板3进行安装。
7、进一步的,当需要对附着板上牡蛎进行清理时,顺时针拧动旋钮,旋钮可带动第二螺纹杆顺时针转动,第二螺纹杆顺时针转动可带动螺纹板、t形拉块、限位组件和刮板等向远离旋钮的方向水平移动,刮板水平移动即可将附着板上牡蛎刮下,从而即可实现对附着板上牡蛎的清理。
8、进一步的,所述附着板、刮板、限位组件和连接板均一一对应,数目均可选择3个。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该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当需要对附着板上牡蛎进行剥离清理时,只需拧动一个旋钮即可将多个附着板上的牡蛎刮下,过程分非常的省时省力,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可便于对刮板进行拆装,从而在培育牡蛎的过程中不用将刮板置于附着板上,进而避免了刮板占用牡蛎的附着位置,影响牡蛎的培育数量。
11、且经过实际使用验证,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板剥离单体牡蛎,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且单体牡蛎剥离成活率达98.2%。
1.一种生产单体牡蛎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板(1)、附着板(2)和刮板(3);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多个附着板(2),刮板(3)位于附着板(2)的上方,刮板(3)与附着板(2)一一对应且形状适配;所述刮板(3)用于刮离附着板(2)上的单体牡蛎苗;所述底板(1)上设有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的壳体(801),壳体(801)的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802)和螺纹板(804),第二螺纹杆(802)的一端设有旋钮(803),旋钮(803)位于壳体(801)的外部,通过拧动旋钮(803)转动第二螺纹杆(802);第二螺纹杆(802)靠近旋钮(80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板(804),螺纹板(804)在第二螺纹杆(802)上进行滑动,螺纹板(804)上固定连接有直角板(805);当旋钮(803)带动第二螺纹杆(802)顺时针转动时,带动螺纹板(804)和直角板(805)向远离旋钮(803)的方向水平移动,当旋钮(803)带动第二螺纹杆(802)逆时针转动时,可带动螺纹板(804)和直角板(805)向靠近旋钮(803)的方向水平移动;所述直角板(805)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两部分,水平板与螺纹板(804)连接;竖直板上设有多个限位组件(9),每个限位组件(9)均用于固定连接板(7),刮板(3)固定于连接板(7)的另一端;连接板(7)平行位于附着板(2)的上方;所述限位组件(9)包括开设在直角板(805)内部的矩形槽(901),矩形槽(901)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902),移动板(90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04),限位杆(904)插接在限位孔的内部,移动板(902)远离限位杆(90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903),弹簧(903)远离移动板(902)的一端与矩形槽(901)的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9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拉块(905),直角板(80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t形拉块(905)与滑槽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单体牡蛎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四角上直接固定有第一螺纹杆(5),或所述底板(1)的四角上均固定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上设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附着板(2)的四角均设有套筒(6),套筒(6)套于第一螺纹杆(5)上,第一螺纹杆(5)的顶部设有螺帽(10)用于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单体牡蛎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板(2)、刮板(3)、限位组件(9)、套筒(6)和连接板(7)均一一对应,数目均选择为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