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21  31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与外界隔离需要设置围挡,现阶段搭设的围挡一般为简单的挡板与立柱的连接,施工区域内的扬尘处理往往是采用雾炮车进行降尘,但是由于施工长期或工作面的限制,雾炮车不能对现场进行全方位降尘,部分外溢导致周边环境遭到破坏;并且采用雾炮车降尘会消耗更多的机械台班及人力。

    2、公开号cn218061827u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包括若干立柱以及若干围挡板,立柱下端水平设有支撑板,每两个立柱之间设有一个围挡板,两个立柱上端之间匹配设有上平板,上平板上侧匹配设有水管,水管侧面均匀设有若干喷淋头,一个立柱侧面竖直设有支撑杆,立柱侧面固定设有与若干限位块,若干限位块均设有与支撑杆匹配的限位开槽,且匹配设有紧固旋钮,立柱下端侧面固定设有与支撑杆下端对应的固定块,且固定块设有与支撑杆匹配的限位槽,支撑杆上端匹配设有监控摄像头。能够实现对施工场地内进行全方位降尘,省时省力。

    3、但是该专利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水管设置于围挡上部,在工期较长的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由于长期的暴晒下往往会造成管道老化脆弱,更容易受风力损坏或者不法人员故意损毁;二是管线外露于围挡上部使得围挡的观感质量较差;三是设置于围挡顶部的喷淋头在降尘过程中会喷射到围挡外部,影响行人正常通行,给市民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2、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包括:

    3、若干围挡板,所述围挡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横杆,所述围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警示板;

    4、设置于两所述围挡板之间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设置于若干所述围挡板的两端,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分别等量交错或成倍数交错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立柱之间;

    5、设置于所述横杆及所述立柱内部的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主管和分支管,所述主管竖向设置于第一立柱内部,所述分支管依次横向贯穿所述横杆、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内部,所述分支管垂直固定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向围挡内侧以及上部翘起延伸,所述连接管的末端可拆卸连接喷头;

    6、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第三立柱顶部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和摄像头;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第三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警示灯。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壁设有上下贯通的开口,所述第一立柱开口的两侧壁上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立柱开口的两侧壁内部均固定连接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板。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的高度均设置为所述第一立柱高度的1/2,所述第一滑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部,所述第二滑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开口处的两外侧壁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限位环和两个第二限位环,两所述第一限位环设置于两所述第二限位环的上部;所述第一滑动板靠近底部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限位环相适配设置并套设于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滑动板靠近底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l型的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限位环相适配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柱内侧壁的上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二立柱开口位置与所述分支管相适配设置;所述第二立柱开口的两侧壁上滑动连接第三滑动板,所述第二立柱开口的两侧壁内部均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四滑动板。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滑动板和所述第四滑动板的高度均设置为所述第二立柱高度的1/2,所述第二滑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部,所述第四滑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下部。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柱开口处的两外侧壁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三限位环和两个第四限位环,两所述第三限位环设置于两所述第四限位环的上部;所述第三滑动板靠近底部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与所述第三限位环相适配设置并套设于第三限位环;所述第四滑动板靠近底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l型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所述第四伸缩杆与所述第四限位环相适配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围挡板的顶部卡接于凹槽;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第三立柱的两侧壁开设用于插接所述横杆的通孔,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第三立柱的侧壁。

    14、在使用时,首先将所述第一立柱由地脚螺栓固定于底面上,焊接所述围挡板,将所述横杆内敷设所述分支管,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横杆的侧孔粘结于所述分支管将二者相连通,所述横杆的底部卡接于所述围挡板顶部;然后将所述横杆插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侧壁,将所述分支管与所述主管通过三通管件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插接所述第二立柱,将两个需要连接的所述分支管通过短接头相连接并将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内,最后所述第二立柱的另一侧壁焊接所述围挡板上部卡接所述横杆,循环操作根据现场管道接头情况安装所述第三立柱或者所述第二立柱。所述主管需要进行检修时,将所述第二滑动板向上滑动并将伸缩杆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环能够检查所述第一立柱内所述主管的下半部分,或者将所述第一伸缩杆脱离所述第一限位环并向下滑动至所述第一立柱底部能够检查所述主管上半部分;参照上述操作能够对所述第二立柱内的所述分支管连接处进行检修。

    15、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①由于设置所述第一立柱,所述主管能够敷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内部,设置的所述横杆能够将所述分支管设置于其内部,使得带有所述喷淋系统的围挡观感质量显著提高,能够防止所述主管及所述分支管暴晒后老化脆弱,同时能够避免外部人员对管道的破坏,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及重复使用率。

    18、②由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壁设有所述第一滑动板和所述第二滑动板,能够便于对所述主管的检修工作,设置的所述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伸缩杆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能够将滑动板进行限位,操作方便。所述喷淋系统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现场的扬尘外溢,避免了扬尘外溢对围挡外部环境的破坏。

    19、③由于所述第二立柱侧壁设有所述第三滑动板和所述第四滑动板,能够便于对所述分支管的检修工作,同时设置的对所述第三滑动板和所述第四滑动板的限位部件能够便于检修时对侧壁的开启及关闭,操作起来省时省力。

    20、④设置的所述监控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能;同时设置所述警示灯能够对夜间通行的行人及车辆进行提示,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监测式围挡,包括若干围挡板和于两所述围挡板之间的立柱,所述围挡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横杆,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杆及所述立柱内部的喷淋系统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第三立柱顶部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和摄像头;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第三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警示灯。本技术设置第一立柱,主管能够敷设于第一立柱内部,设置的横杆能够将分支管设置于其内部,使得带有喷淋系统的围挡观感质量显著提高,能够防止管道暴晒后老化脆弱,能够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及重复使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兰强,康利华,张宗志,陶宏年,丁美东,王春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六局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6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