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功能性营养物质研究,具体涉及一种减轻蓝光伤害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1、蓝光是波长介于400nm~500nm的可见光,是自然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蓝光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其有助于维持正常视觉和人体健康,参与视知觉和颜色视觉过程,并参与瞳孔光反射和瞳孔收缩,此外还参与调节生物钟等。然而,蓝光能量高、穿透力强,可直达视网膜,并对其造成蓝光伤害。蓝光伤害的主要机理是氧化损伤,蓝光刺激视网膜启动光氧化机制,诱导线粒体产生大量自由基,使得脂质过氧化、信使rna破坏以及蛋白质被破坏,从而导致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等眼部细胞凋亡,造成视网膜退行性改变,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视力受损,并引发黄斑病变,及出现红眼、眼干、眼涩,视力模糊,视力疲劳等症状,也可引发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等。除了自然来源的蓝光外,人造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也是蓝光的一个重要来源。led主要通过蓝光芯片激发黄光荧光粉发出白光,因此在高色温的情况下,光源光谱会存在一个很强的蓝光波峰。随着led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各种屏幕电子产品等。而由于现在工作方式的巨大改变,人们每天需要高强度依赖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进行日常工作、沟通以及娱乐等,每天使用各类电子产品的时间长达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使眼睛长年累月暴露于蓝光照射中,导致各种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
2、目前,对蓝光的防护手段主要包括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护方法。物理防护主要是通过防蓝光眼镜、防蓝光屏幕、防蓝光膜等来对蓝光起到物理阻隔的作用。物理手段通过阻隔部分蓝光到达人眼,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使用电子设备时的视疲劳症状,并且也可以保护视网膜免受蓝光的伤害,但其同时也干扰了蓝光对于正常视觉功能以及生理调节的正面作用。化学防护方法的手段主要包括服用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甚至抗炎药物。由于视网膜细胞和晶状体上皮细胞受蓝光照射后会产生单线态氧或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因而对眼部细胞和组织产生氧化胁迫。而抗氧化剂或者自由基清除剂则可抑制氧化应激效应的积累。例如,叶黄素可保护细胞免受光氧化和光破坏,可作为一种活跃的高能蓝光过滤器为生物体提供抗氧化保护;维生素e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由蓝光照射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维生素c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细胞氧化损伤,进而防止蓝光照射对细胞线粒体dna造成伤害。蓝光照射导致ros产生并积累的同时,可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抗炎药物也能起到缓解蓝光损伤的作用。化学防护方法既不会干扰蓝光的正常生理功能,又能有针对性的对蓝光伤害起到缓解作用。
3、牛磺酸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稳定的内源性含硫氨基酸,其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其中骨骼肌和心脏中含量较高。此外,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也存在一定含量的牛磺酸,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须营养素。研究表明,牛磺酸作为人体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抗氧化、促进脂肪代谢、保护神经系统、改善记忆等多种生物功能。引用文献1公开一种缓解视疲劳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品组合物中包含牛磺酸、葡萄糖酸锌、叶黄素、越橘提取物、维生素e以及维生素c等。但其并未提供上述组合物在缓解视疲劳方面的实证。引用文献2公开了一种抗蓝光眼部喷剂的组合物,其中包含桔皮干粉剂0.05-0.1%、叶黄素粉剂0.01-0.03%、维生素a0.05-0.1%、茶多酚粉剂0.1-0.2%、葡萄籽提取物粉剂0.05-0.1%、牛磺酸0.05-0.2%等。但其并没有提供上述组合物在抵抗蓝光对眼睛伤害方面的具体效果。
4、辅酶q10是由10个异戊烯单位组成的一类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可参与呼吸链电子传递、抗氧化、代谢调节、细胞分化调节等,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还原型的辅酶q10具有强效抗氧化功能,可与维生素e、抗坏血酸等物质协同作用,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引用文献3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辐射和保护视力功能的复合制剂,按重量计的配方为茶叶籽油65~98%、辅酶q100.15~15.0%、叶黄素0.05~10.0%、α-硫辛酸0.10~10.0%、维生素a0.01~0.10%,其宣称通过上述五种成分的配伍,形成了高效的抗辐射和保护视力的产品。然而,其并未提供针对该配伍的实际功效的实证。引用文献4公开了一种增强人体抗疲劳的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辅酶q10 2~15kg、共轭亚油酸2~12kg、d~核糖5~25kg、二十八烷醇0.15~2kg、l-肉碱2~12kg、丙酮酸钙2~12kg、人参2~15kg、党参3~20kg、太子参3~20kg、黄芪5~25kg、大豆甙元2~15kg、黄连0~20kg、大黄0~20kg、肉桂2~12kg、鸡内金2~15kg、山楂2~15kg、缓解视力疲劳原料5~20kg、抗氧化剂5~20kg、氨基酸5~25kg,其中:所述缓解视力疲劳原料为黑豆花青素、牛磺酸、d~亚麻酸、叶黄素、海带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其按1:1…1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虽然上述组合物中含有声称缓解视力疲劳的原料,但该组合物整体为一种增强人体抗疲劳的组合物,而并不是一种缓解视疲劳的组合物,其也并未提供上述组合物在缓解视疲劳方面的实证。
5、引用文献:
6、引用文献1:cn108771243a;
7、引用文献2:cn109549947a;
8、引用文献3:cn101670019b;
9、引用文献4:cn115554387a。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有针对缓解视疲劳、抗蓝光、抗辐射或保护视力等有益于眼睛健康的营养物质的研究,但这样的研究仍然不能说是完善的,对于减轻蓝光伤害的化学防护方法仍有待开发的空间。
3、对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使用了牛磺酸和辅酶q10的减轻蓝光伤害的功能性组合物,通过构建蓝光伤害的斑马鱼模型,本发明试验了单独的牛磺酸和辅酶q10以及其二者的组合物在减轻蓝光伤害方面的作用,意外发现当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牛磺酸和辅酶q10时,能获得二者单独使用时无法达到的效果,即本发明发现牛磺酸和辅酶q10在减轻蓝光伤害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性组合物,所述功能性组合物包含如下必要组分:
7、牛磺酸和辅酶q10;
8、并且,在所述功能性组合物中,所述牛磺酸与辅酶q10的有效量比为(0.1~8):1。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功能性组合物中,所述牛磺酸与辅酶q10的有效量比为(1.5~7.5):1。
10、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功能性组合物在制备有助于减轻蓝光伤害的食品中的用途。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食品为青壮年食品或中老年食品。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食品为乳制品、饮料、糖果、粮食制品或糕点。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食品中含有如下成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植物制品成分、动物乳制品成分、动物肉制品成分、维生素补充剂、矿物质补充剂、核苷酸补充剂、多不饱和脂肪酸补充剂和任意的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有助于减轻蓝光伤害包括降低眼部活性氧自由基积累、降低眼部脂质氧化产物含量、提高眼部抗氧化酶活力、降低基因il-1β表达量、减少眼部细胞凋亡和改善眼部组织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降低眼部脂质氧化产物含量包括降低眼部丙二醛的含量。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提高眼部抗氧化酶活力包括提高眼部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改善眼部组织结构包括恢复眼睛尺寸、促使视网膜呈层级结构排列有序,促使色素上皮层变厚且不出现色素弥散、促使视锥和视杆细胞层细胞排列规则和促使外核层和内核层细胞排列规则中的至少一种。
18、发明的效果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获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性组合物,其包含特定比例的牛磺酸和辅酶q10。实验数据显示,相较于牛磺酸单体或辅酶q10单体,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性组合物能够更加有效的减轻由蓝光照射而对眼部产生的伤害,尤其能够清除由蓝光照射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降低眼部脂质氧化产物例如丙二醛的含量,增加抗氧化酶例如过氧化氢酶的活力,降低促炎因子il-1β基因il-1β的相对表达量,抑制炎症的发生,并且改善眼部受损组织的结构和状态。
1.一种功能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组合物包含如下必要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性组合物中,所述牛磺酸与辅酶q10的有效量比为(1.5~7.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组合物在制备有助于减轻蓝光伤害的食品中的用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为青壮年食品或中老年食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为乳制品、饮料、糖果、粮食制品或糕点。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中含有如下成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植物制品成分、动物乳制品成分、动物肉制品成分、维生素补充剂、矿物质补充剂、核苷酸补充剂、多不饱和脂肪酸补充剂和任意的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助于减轻蓝光伤害包括降低眼部活性氧自由基积累、降低眼部脂质氧化产物含量、提高眼部抗氧化酶活力、降低基因il-1β表达量、减少眼部细胞凋亡和改善眼部组织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眼部脂质氧化产物含量包括降低眼部丙二醛的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眼部抗氧化酶活力包括提高眼部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眼部组织结构包括恢复眼睛尺寸、促使视网膜呈层级结构排列有序,促使色素上皮层变厚且不出现色素弥散、促使视锥和视杆细胞层细胞排列规则和促使外核层和内核层细胞排列规则中的至少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