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注入双层料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20  32


    本技术属于光伏,尤其是电注入双层料盒。


    背景技术:

    1、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已经日趋成熟,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其主要工艺步骤如下:制绒→扩散制结→se激光→氧化→刻蚀→氧化→背钝化→氮化硅反射膜→perc激光开槽→丝网印刷→烧结→电注入→测试分选→入库。其中,电注入作为电池抗衰减核心技术,能有效消除或降低由于硼(boron)-氧(oxygen)复合所导致的电池效率下降的现象(lid),然后通过背面叠层膜中的氢原子进行钝化,重新生成不具备复合中心的化合物结构,从而避免光致衰减。电池片在进入电注入时一般堆叠放置在料盒内,经过温度较高的电注入工艺时,整摞堆叠的电池片在自重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电池片粘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电注入双层料盒,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技术方案:电注入双层料盒,包括底板、第一活动板、下层盖板、至少四个支撑组件、中间隔板、第二活动板、上层盖板、至少两个导电组件;

    3、所述第一活动板设置在底板顶面,以用于放置下层电池片,所述下层盖板盖合在下层电池片顶部;

    4、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底板顶面边缘处,所述中间隔板设置在支撑组件顶部;

    5、所述第二活动板设置在中间隔板顶面,以用于放置上层电池片,所述上层盖板盖合在上层电池片顶部;

    6、所述导电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底面,并且底端抵触在下层盖板顶面,以用于上层电池片与下层电池片进行电流导通。

    7、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绝缘座,所述绝缘座设置在底板顶面边缘处;

    8、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绝缘板侧面,并且顶部抵触在中间隔板底面上。

    9、优选的,所述支撑座通过至少两排螺栓连接在绝缘座侧面。

    10、优选的,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探针,所述探针设置在中间隔板底面上,并且底端抵触在下层盖板上。

    11、优选的,所述中间隔板为石墨材质。

    12、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设有至少两个底座,所述底座为陶瓷材质。

    13、优选的,还包括至少八个档杆,所述挡杆分布在底板四周。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将整摞堆叠的电池片分层,下层电池片放置在第一活动板上,上层电池片放置在第二活动板上,上下层电池片电流通过导电组件导通,上下层电池片互不接触,上层电池片的重量不会压在下层电池片上,防止电注入时发生电池片粘连现象。

    16、2、上下层电池片分别通过上层盖板与下层盖板进行保护,防止电池片受到损伤而破碎。

    17、3、通过挡杆对上下层电池片进行防护,防止电池片横向掉落。



    技术特征:

    1.电注入双层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活动板(2)、下层盖板(3)、至少四个支撑组件、中间隔板(4)、第二活动板(5)、上层盖板(6)、至少两个导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注入双层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7)、绝缘座(8),所述绝缘座(8)设置在底板(1)顶面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注入双层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通过至少两排螺栓连接在绝缘座(8)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注入双层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探针(9),所述探针(9)设置在中间隔板(4)底面上,并且底端抵触在下层盖板(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注入双层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4)为石墨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注入双层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面设有至少两个底座(10),所述底座(10)为陶瓷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注入双层料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八个档杆(11),所述挡杆分布在底板(1)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注入双层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板(5)和中间隔板(4)可用单块金属板进行替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注入双层料盒,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包括底板、第一活动板、下层盖板、至少四个支撑组件、中间隔板、第二活动板、上层盖板、至少两个导电组件,第一活动板设置在底板顶面,以用于放置下层电池片,下层盖板盖合在下层电池片顶部,支撑组件设置在底板顶面边缘处,中间隔板设置在支撑组件顶部,第二活动板设置在中间隔板顶面,以用于放置上层电池片,上层盖板盖合在上层电池片顶部,导电组件设置在中间隔板底面,并且底端抵触在下层盖板顶面,以用于上层电池片与下层电池片进行电流导通,将整摞堆叠的电池片分层,上下层电池片互不接触,上层电池片的重量不会压在下层电池片上,防止电注入时发生电池片粘连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任常瑞,王敏,符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6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