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6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政府对环保问题的一再重视,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于制药、食品饮料、化工、环保水处理等领域,进行各种物料的分离、提纯、浓缩等。在实际工程应用之前,必须模拟实际工况,进行中试实验,获得相关运行参数,以进行工艺设计,确保实际工程运行的可靠性,由此卷式膜中试设备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卷式膜中试测试设备,产水不分流,只能进行单支膜的性能检测,不但耗时长,操作也更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以提高测试的灵活性,使得不同型号膜元件测试的准确性更高,避免分开测试带来的差异性。

    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包括有原料箱、原水泵、高压泵和膜壳,所述的原料箱的出口上连接有主管道,在向远端延伸的主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原水泵、高压泵和膜壳,所述的膜壳数量至少为两根,且配合适用于不同型号卷式膜原件,膜壳之间并联在主管道的末端;膜壳的浓水出口连接有浓水管道,膜壳的产水出口连接有产水管道,与膜壳相对应的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分别直接与原料箱相连;在与膜壳对应的进料支管道、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手动阀,所说的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排空阀。

    优选的,所述的膜壳包括有3根膜壳,分别适用于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式膜元件。

    优选的,所述的原水泵与高压泵之间的主管道上安装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器采用孔径为5μm的滤袋。

    优选的,所述的高压泵后部的主管道上,与原料箱之间通过辅助管道相连通,在辅助管道上安装有排空阀。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管道后部的主管道上安装有监测主管道后端的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的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均安装有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的膜壳进料支管道和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的高压泵之后的主管道上安装有控制高压泵的变频调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采用产水分流设计,可同时对3种型号膜元件进行任意组合的性能测试,更直观便捷的收集测试数据,使得设备操作方便,节省时间,节约能耗,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原料箱2、9、13、19、23、29、33、39、43-排空阀3、7、12、15、20、25、30、35、40-压力表4-原水泵5、14、17、21、24、27、31、34、37、41-手动阀6-排气阀8-过滤器10-高压泵11-变频调速器16、26、36-膜壳18、22、28、32、38、42-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包括有原料箱1、原水泵4、高压泵10和膜壳,所述的原料箱1的出口上连接有主管道,在向远端延伸的主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原水泵4、高压泵10和膜壳,在原水泵4前部及高压泵10后部的主管道上分别安装有压力表3、12,便于随时观察管道压力。所述的膜壳为三根膜壳16、26、36,分别适用于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式膜元件,膜壳16、26、36之间并联在主管道的末端。膜壳16、26、36对应的浓水出口连接有浓水管道,膜壳16、26、36对应的产水出口连接有产水管道,与膜壳16、26、36相对应的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分别直接与原料箱1相连。在与膜壳16、26、36对应的进料支管道、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手动阀14、17、21、24、27、31、34、37、41,其中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的阀门为针型阀;所说的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排空阀19、23、29、33、39、43,便于随时对液体进行取样。

    工作过程,将排空阀2关闭,打开手动阀5、14、17、21、24、27、31、34、37、41,开启原水泵4和高压泵10,经过泵体加压后,原水经过膜壳16、26、36,操作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的针型阀控制流量,通过排空阀19、23、29、33、39、43随时取样。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包括有原料箱1、原水泵4、过滤器8、高压泵10和膜壳,所述的原料箱1的出口上连接有主管道,在向远端延伸的主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原水泵4、高压泵10和膜壳,在原水泵4前部及高压泵10后部的主管道上分别安装有压力表3、12,便于随时观察管道压力。所述的过滤器8采用孔径为5μm的滤袋。在高压泵10后部的主管道上,与原料箱1之间通过辅助管道相连通,在辅助管道上安装有排空阀13,操作排空阀13控制管道操作压力。所述的膜壳为三根膜壳16、26、36,分别适用于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式膜元件,膜壳16、26、36之间并联在主管道的末端。膜壳16、26、36对应的浓水出口连接有浓水管道,膜壳16、26、36对应的产水出口连接有产水管道,与膜壳16、26、36相对应的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分别直接与原料箱1相连。在与膜壳16、26、36对应的进料支管道、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手动阀14、17、21、24、27、31、34、37、41,其中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的阀门为针型阀;所说的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排空阀19、23、29、33、39、43,便于随时对液体进行取样。

    工作过程,将排空阀2关闭,打开手动阀5、14、17、21、24、27、31、34、37、41,经过原水泵4后的原水,由过滤器8去除粒径大于5μm的杂质,可有效的保护膜元件免受大颗粒物的影响和损坏;再有高压泵10加压后,操作排空阀13控制管道操作压力,原水经过膜壳16、26、36,操作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的针型阀控制流量,通过排空阀19、23、29、33、39、43随时取样。

    实施例3

    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包括有原料箱1、原水泵4、过滤器8、高压泵10、膜壳和流量计18、22、28、32、38、42,所述的原料箱1的出口上连接有主管道,在向远端延伸的主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原水泵4、高压泵10和膜壳,在原水泵4前部及高压泵10后部的主管道上分别安装有压力表3、12,便于随时观察管道压力。所述的过滤器8采用孔径为5μm的滤袋。在高压泵10后部的主管道上,与原料箱1之间通过辅助管道相连通,在辅助管道上安装有排空阀13,操作排空阀13控制管道操作压力。所述的膜壳为三根膜壳16、26、36,分别适用于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式膜元件,膜壳16、26、36之间并联在主管道的末端。膜壳16、26、36对应的浓水出口连接有浓水管道,膜壳16、26、36对应的产水出口连接有产水管道,与膜壳16、26、36相对应的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分别直接与原料箱1相连。在与膜壳16、26、36对应的进料支管道、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手动阀14、17、21、24、27、31、34、37、41,其中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的阀门为针型阀;在与膜壳16、26、36对应的进料支管道、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流量计18、22、28、32、38、42,以观察管道中的液体流量;在与膜壳16、26、36对应的进料支管道及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压力表15、20、25、30、35、40;所说的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排空阀19、23、29、33、39、43,便于随时对液体进行取样。

    工作过程,将排空阀2关闭,打开手动阀5、14、17、21、24、27、31、34、37、41,经过原水泵4后的原水,由过滤器8去除粒径大于5μm的杂质,可有效的保护膜元件免受大颗粒物的影响和损坏;再有高压泵10加压后,操作排空阀13控制管道操作压力,原水经过膜壳16、26、36,操作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的针型阀控制流量,查看流量计18、22、28、32、38、42及压力表15、20、25、30、35、40,及时掌握各支管道的运行数据,通过排空阀19、23、29、33、39、43随时取样。

    根据以上实施例,均可任意调整参与测试膜元件的膜壳数量及组合。测单支膜元件性能:打开进水阀14,关闭进水阀24、34,此时系统只测试膜壳16内的膜元件,流量计18观察产水流量,流量计22观察浓水流量,打开产水阀19进行膜元件产水取样,打开浓水阀23进行浓水取样。以此实现单支膜元件的性能测试,可任意测试膜壳16、26、36中的任何一支膜元件的性能。

    测两支膜元件性能:1、打开进水阀14、24,关闭进水阀34,此时系统测试膜壳16、26内的膜元件。流量计18观察经过膜元件的产水流量,流量计22观察经过膜元件的浓水流量,打开产水阀19进行膜元件产水取样,打开浓水阀23进行膜元件浓水取样,以此来完成膜元件的测试;流量计28观察经过膜元件的产水流量,流量计32观察经过膜元件的浓水流量,打开产水阀29进行膜元件产水取样,打开浓水阀33进行膜元件浓水取样,以此来完成膜元件的测试;2、以此类推,打开进水阀14、34,关闭进水阀24,可实现同时对膜壳16、36中的膜元件进行测试;3、打开进水阀24、34,关闭进水阀14,可实现同时对膜壳26、36中的膜元件进行测试。以此实现同时对任意两支膜元件的性能测试。

    测三支膜元件性能:同时打开进水阀14、24、34,此时系统测试膜元件16、26、36。流量计18观察经过膜壳16内膜元件的产水流量,流量计22观察经过膜壳16内膜元件的浓水流量,打开产水阀19进行膜元件产水取样,打开浓水阀23进行膜元件浓水取样,以此来完成膜壳16内膜元件的测试;流量计28观察膜壳26内膜元件的产水流量,流量计32观察膜壳26内膜元件的浓水流量,打开产水阀29进行膜元件产水取样,打开浓水阀33进行膜元件浓水取样,以此来完成膜壳26内膜元件的测试;流量计38观察膜壳36内膜元件的产水流量,流量计42观察膜壳36内膜元件的浓水流量,打开产水阀39进行膜元件产水取样,打开浓水阀43进行膜元件浓水取样,以此来完成膜壳36内膜元件的测试,以此实现三支膜元件同时在线的性能测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包括有原料箱(1)、原水泵(4)、高压泵(10)和膜壳,所述的原料箱(1)的出口上连接有主管道,在向远端延伸的主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原水泵(4)、高压泵(10)和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壳数量至少为两根,且配合适用于不同型号卷式膜元件,膜壳之间并联在主管道的末端;膜壳的浓水出口连接有浓水管道,膜壳的产水出口连接有产水管道,与膜壳相对应的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分别直接与原料箱相连;在与膜壳对应的进料支管道、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手动阀,所说的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排空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壳包括有3根膜壳(16、26、36),分别适用于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式膜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水泵(4)与高压泵(10)之间的主管道上安装有过滤器(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8)采用孔径为5μm的滤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泵(10)后部的主管道上,与原料箱(1)之间通过辅助管道相连通,在辅助管道上安装有排空阀(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管道后部的主管道上安装有监测主管道后端的压力表(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均安装有流量计(18、22、28、32、38、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壳(16、26、36)进料支管道和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压力表(15、25、35、20、30、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泵(10)之后的主管道上安装有控制高压泵(10)的变频调速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卷式膜测试设备,包括有原料箱、原水泵、高压泵和膜壳,所述的原料箱的出口上连接有主管道,在向远端延伸的主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原水泵、高压泵和膜壳,所述的膜壳数量至少为两根,膜壳之间并联在主管道的末端;膜壳的浓水出口连接有浓水管道,膜壳的产水出口连接有产水管道,与膜壳相对应的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分别直接与原料箱相连;与膜壳对应的进料支管道、产水管道及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手动阀,产水管道与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排空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式膜测试设备,采用产水分流设计,可同时对3种型号膜元件进行任意组合测试,更便捷的收集测试数据,使设备操作方便,节省时间,节约能耗,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欢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埃姆媞(无锡)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