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4-19  32


    本发明属于组织培养,具体涉及一种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1、小花扁担杆,学名grewiamicrocarpa,是椴树科扁担杆属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通常生长在海拔较低的林地、灌丛或河岸旁。小花扁担杆在一些地区可能被用作观赏植物,同时也可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具体药用功效需根据当地的传统医学知识和现代科学研究来确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它扮演着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和食物链中的一环等角色。

    2、然而小花扁担杆野生资源有限,且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低,子代分化严重,不能保持母本优良特性,难以满足园林绿化需求,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建立小花扁担杆的组织培养体系,对小花扁担杆优异野生种质资源的快速繁育及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3、因此,亟需一种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采集的野生小花扁担杆无病虫害的种子,去除外层果肉,流水冲洗干净,无菌水浸泡12-15h,在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上进行萌发;

    5、(2)诱导培养:以萌发种子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含抑菌剂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含丛生芽的愈伤组织;

    6、(3)增殖继代培养:将所述含丛生芽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含抑菌剂的增殖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增殖继代培养,得到丛生苗;

    7、(4)生根培养:将所述丛生苗接种于含抑菌剂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组培苗;

    8、(5)炼苗移栽:取出生根培养后的完整组培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

    9、进一步地,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25-30g/l+琼脂15-25g/l+6-ba0.5-1.0mg/l+naa0.5-0.8mg/l+抑菌剂100-150ml/l。

    10、进一步地,所述增殖继代培养基为ms+蔗糖15-20g/l+琼脂25-35g/l+6-ba1-2mg/l+naa1-2mg/l+抑菌剂200-250ml/l。

    11、进一步地,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蔗糖10-15g/l+琼脂15-25g/l+naa0.4-0.8mg/l+植物酶解产物20-25g/l。

    12、进一步地,生根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5-27℃、光照为12-15h/d、光强为1500-2000lx。

    13、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剂,以1l计,包括以下用量的组分:200-300ml植物发酵液、10~15g壳寡糖、10~20ml吐温60,其余为水;

    14、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

    15、(1)将质量比1:1.2-1.4:0.2-0.5:1.6-1.8的黄连、枯芩、透骨草和牡丹根皮混合,粉碎过80-100目筛,得到混合微粉;

    16、(2)将1质量份混合微粉和8-10质量份水混合,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处理的温度为60-70℃,频率为50-70khz,时间为30-50min,得到超声产物;

    17、(3)将超声产物灭菌,加入0.02-0.04质量份复合菌,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巴氏灭菌,得到发酵产物;

    18、(4)将发酵产物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的浸膏,加入浸膏8-10倍质量的水,得到植物发酵液。

    19、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的条件为:34-37℃厌氧发酵8-10h。

    20、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为质量比1:1.4-1.7:0.3-0.6的德氏乳杆菌、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复配。

    21、本发明使用常规的诱导培养基和增殖继代培养基,小花扁担杆成活率并不理想。通过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特定量的抑菌剂,可以改善小花扁担杆的成活率。抑菌剂中的活性组分通过协同作用可以减少小花扁担杆培养基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风险,减轻了组织的氧化压力,优化了培养环境,从而促进了小花扁担杆组织的健康生长和提高了成活率。同时改善了植株的叶片生长情况。但是小花扁担杆移栽后培养的生长高度并不理想。

    22、进一步地,所述植物酶解液的制备方法为:

    23、(1)称取1-4质量份薄荷、5-9质量份山鸡椒、3-7份质量侧柏叶、2-5质量份白柳树皮,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24、(2)将质量比10:0.1-0.2:60-70的混合粉末、复合酶和水混合,40-45℃浸渍酶解6-8h,120-122℃加热15-20min进行灭酶,得到酶解液;

    25、(3)将酶解液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的浸膏,加入浸膏8-10倍质量的水,得到植物酶解液。

    26、进一步地,复合酶为质量比0.3-0.6:1.2-1.5:1的纤维素酶、果胶酶和中性蛋白酶混合。

    27、本发明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植物酶解液,可以改善小花扁担杆移栽后培养的生长高度。薄荷、山鸡椒、侧柏叶和白柳树皮都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通过酶解过程,这些大分子化合物被分解成更易被植物吸收的小分子,为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含有天然抗菌成分,酶解产物加入培养基中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保护植物根系,减少根部病害。酶解液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加入到生根培养基中后,能有效促进根系的形成和生长,强健的根系有利于植物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增加株高。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29、1、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所述方法提高了小花扁担杆成活率,苗长势好,株高高。

    30、2、本发明通过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特定量的抑菌剂,可以改善小花扁担杆的成活率;同时改善了植株的叶片生长情况。

    31、3、本发明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植物酶解液,可以改善小花扁担杆移栽后培养的生长高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25-30g/l+琼脂15-25g/l+6-ba0.5-1.0mg/l+naa0.5-0.8mg/l+抑菌剂100-150m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继代培养基为ms+蔗糖15-20g/l+琼脂25-35g/l+6-ba1-2mg/l+naa1-2mg/l+抑菌剂200-250m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根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5-27℃、光照为12-15h/d、光强为1500-2000lx。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以1l计,包括以下用量的组分:200-300ml植物发酵液、10~15g壳寡糖、10~20ml吐温60,其余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条件为:34-37℃厌氧发酵8-10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为质量比1:1.4-1.7:0.3-0.6的德氏乳杆菌、短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复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酶解液的制备方法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酶为质量比0.3-0.6:1.2-1.5:1的纤维素酶、果胶酶和中性蛋白酶混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花扁担杆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的野生小花扁担杆无病虫害的种子,去除外层果肉,流水冲洗干净,无菌水浸泡12‑15h,在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上进行萌发;(2)诱导培养:以萌发种子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含抑菌剂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含丛生芽的愈伤组织;(3)增殖继代培养:将所述含丛生芽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含抑菌剂的增殖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增殖继代培养,得到丛生苗;(4)生根培养:将所述丛生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组培苗;(5)炼苗移栽:取出生根培养后的完整组培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小花扁担杆成活率,苗长势好。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娟,胡兴波,张森,张玉爽,赵航,毛彦科,吴斌,郭千恩,高雅,冉朔,王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5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