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净水,特别涉及一种反渗透过滤组件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水质的高低开始备受关注,具有反渗透功能的净水设备因其制出的纯净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而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原水(即需要过滤的水)通常具有较高tds,反渗透滤芯可以在增压泵的作用下,将原水中的大量离子阻挡在渗透膜前,而使通过渗透膜的水的tds符合直饮水的标准。但是,当净水设备停机长时间静置,重新开机使用时第一杯纯水的tds偏高,造成第一杯纯水的质量偏低,水质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2、前述tds是指总溶解固体(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缩写tds),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反渗透过滤组件及净水设备,旨在解决净水设备的首杯水tds值偏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反渗透过滤组件,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包括壳体、中心管以及滤芯组件;所述壳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废水口;所述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纯水流道,以及与所述废水口连通的废水流道;所述滤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套设所述中心管;所述滤芯组件具有原水进水侧、废水出水侧和纯水出水侧,所述原水进水侧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水侧和所述废水流道连通,所述纯水出水侧和所述纯水流道连通;其中,所述滤芯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纯水流道连通,所述储水腔内具有气体,当所述气体被压缩后,被压缩后的气体恢复至原来的体积时可以将所述出水流道内的纯水施压推至反渗透滤芯内。
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管包括内管体和外管体,所述内管体位于所述外管体内部,所述内管体形成所述纯水流道,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形成所述废水流道。
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反渗透滤芯、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反渗透滤芯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反渗透滤芯套设所述外管体,所述第一端盖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第二端盖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与所述反渗透滤芯胶接。
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过水流道,所述纯水流道和所述储水腔通过所述过水流道连通。
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盖对应所述内管体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过水流道连通,所述内管体插设于所述插槽并与所述插槽密封连接。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纯水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连通,且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一端的端口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渗透滤芯呈环形柱状设置,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外周壁设置有防水密封层。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同轴设置。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端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外管体的内壁面通过环形堵头连接,所述环形堵头与所述外管体端部的端面之间形成纯水缓冲腔,所述纯水缓冲腔和所述纯水流道连通,且所述纯水缓冲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纯水流道的直径。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体上开设有纯水过水口、第一废水过水口和第二废水过水口,所述纯水出水侧和所述纯水流道通过所述纯水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废水过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水侧和所述废水流道,所述第二废水过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和所述废水流道。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管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通所述外管体的侧壁且与形成于所述内管体的纯水流道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两端端口形成所述纯水过水口。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管沿所述中心管的轴向间隔排布。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废水过水口为开设于所述外管体一端的过水缺口;所述第二废水过水口开设于所述外管体的另一端,且靠近所述废水口设置。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管穿设所述第二端盖,并与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并形成相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原水进水侧和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废水流道和所述废水口。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腔内的气体为空气、氮气或惰性气体。
1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所述净水设备包括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包括壳体、中心管以及滤芯组件;所述壳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废水口;所述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纯水流道,以及与所述废水口连通的废水流道;所述滤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套设所述中心管;所述滤芯组件具有原水进水侧、废水出水侧和纯水出水侧,所述原水进水侧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水侧和所述废水流道连通,所述纯水出水侧和所述纯水流道连通;其中,所述滤芯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纯水流道连通,所述储水腔内具有气体,当所述气体被压缩后,被压缩后的气体恢复至原来的体积时可以将所述出水流道内的纯水施压推至反渗透滤芯内。
1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分别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纯水流道和废水流道的中心管,经过滤芯组件过滤后产生的一路废水和一路纯水分别通过中心管内的废水流道和纯水流道直接流出,而不需要通过滤芯组件自身对纯水和废水进行有效分离,简化了滤芯组件的内部流道结构,并且废水流道和纯水流道二者之间互不干扰,避免废水和纯水交叉污染的情况发生。同时,在储水腔内填充有气体,当反渗透过滤组件停机时,储水腔内的气体先被压缩,当压力平衡后,储水腔内的压缩气体开始恢复至原来的体积,压力释放通过水从中心管到反渗透滤芯,从而将纯水流道和储水腔内的纯水施压推至滤芯组件的过滤区内,并且此时废水口为打开状态,可以将滤芯组件的过滤区内的高浓度废水精确排出,从而降低滤芯组件的过滤区内的浓水的tds值,实现超高的首杯水效果,避免净水设备重新开机使用时前几杯纯水的tds值偏高的问题。
1.一种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包括内管体和外管体,所述内管体位于所述外管体内部,所述内管体形成所述纯水流道,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形成所述废水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反渗透滤芯、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反渗透滤芯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反渗透滤芯套设所述外管体,所述第一端盖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第二端盖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与所述反渗透滤芯胶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过水流道,所述纯水流道和所述储水腔通过所述过水流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对应所述内管体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过水流道连通,所述内管体插设于所述插槽并与所述插槽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纯水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连通,且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一端的端口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呈环形柱状设置,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外周壁设置有防水密封层。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同轴设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端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外管体的内壁面通过环形堵头连接,所述环形堵头与所述外管体端部的端面之间形成纯水缓冲腔,所述纯水缓冲腔和所述纯水流道连通,且所述纯水缓冲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纯水流道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上开设有纯水过水口、第一废水过水口和第二废水过水口,所述纯水出水侧和所述纯水流道通过所述纯水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废水过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水侧和所述废水流道,所述第二废水过水口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和所述废水流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通所述外管体的侧壁且与形成于所述内管体的纯水流道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两端端口形成所述纯水过水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管沿所述中心管的轴向间隔排布。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水过水口为开设于所述外管体一端的过水缺口;所述第二废水过水口开设于所述外管体的另一端,且靠近所述废水口设置。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穿设所述第二端盖,并与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并形成相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原水进水侧和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废水流道和所述废水口。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内的气体为空气、氮气或惰性气体。
16.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过滤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