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导轨式胶轮系统因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低运量轨道交通工程中。然而,在混凝土结构轨道梁及钢混组合结构轨道梁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轨道梁的顶板设置有支撑钢板,预制构件从模具中脱模后需翻转180°,以适应现场装配需求。现有翻转工艺中,需要采用多台起重机协同作业完成,通过翻转过程中多次改变吊点位置来完成翻转操作,成本较高,且易造成预制构件的损伤,施工后需要在预制轨道梁损伤处重新补上混凝土进行修复。因此,目前的翻转施工方式下存在施工效率低、安全性不足、易造成预制构件损伤的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施工方式下,对于预制轨道梁进行翻转作业时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易损伤预制轨道梁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包括:
3、多个间隔设置的翻转架组件,所述翻转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圆弧形的桁架,所述桁架之间形成有用于周向固定轨道梁的包围空间,且所述包围空间内设置有用于限位轨道梁的限位组件;
4、连接杆件,所述连接杆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翻转架组件之间,用于使得多个所述翻转架组件连接为一体。
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所述翻转架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翻转架组件可沿所述底座进行转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连接于所述翻转架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架组件沿所述底座进行转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桁架之间设置有销轴。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架组件内的第一横梁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形成有用于限制轨道梁转动的纵向限位空间;
9、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一调节梁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梁的第二调节梁,所述第一调节梁和所述第二调节梁之间形成有用于限制轨道梁转动的横向限位空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梁、所述第二调节梁与所述翻转架组件之间设置有端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梁和所述第二调节梁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且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一调节梁和所述第二调节梁与轨道梁之间均设置有垫块。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翻转架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翻转架组件之间均垂直设置有支撑杆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呈“匚”字形设置,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限位板。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装置为吊机,所述翻转架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机的吊耳。
15、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本申请的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翻转架组件和连接杆件,所述翻转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圆弧形的桁架,所述桁架之间形成有用于周向固定轨道梁的包围空间,且所述包围空间内设置有用于限位轨道梁的限位组件;所述连接杆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翻转架组件之间,用于使得多个所述翻转架组件连接为一体。
17、在实际使用中,每个翻转架组件由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圆弧形桁架组成。桁架之间形成包围空间,用于周向固定轨道梁。在包围空间内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对轨道梁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翻转架组件带动轨道梁进行翻转时,轨道梁在翻转架组件内产生相对移动,以确保轨道梁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轨道梁在翻转过程中产生损伤。桁架呈圆弧形设置,使得多个桁架安装连接后,能够形成一个圆形的整体,方便使得预制轨道梁进行翻转,桁架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便于将轨道梁安装入翻转架组件之中,连接杆件设置于相邻两个翻转架组件之间,用于将多个翻转架组件连接为一体,增强整体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本申请的翻转装置进行周向固定轨道梁,且翻转装置整体呈圆形结构,便于带动其中限位固定的轨道梁进行翻转操作,能够提高翻转的施工效率,且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确保轨道梁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轨道梁在翻转过程中出现损伤。
1.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轨道梁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