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17  37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


    背景技术:

    1、智能网关作为物联网设备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家庭自动化、工业控制和智能城市等领域。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网络环境的复杂化,智能网关需要在各种复杂应用场景下保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因此,对智能网关的多功能检测和全面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2、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3、第一,测试过程缺乏自动化和一致性:传统的测试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测试过程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差。此外,手动测试效率低下,难以应对大量的测试需求和复杂的测试场景。

    4、第二,数据处理精度和动态适应性不足:在传统测试过程中,数据处理主要依赖简单的信号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去除噪声和校正误差。尤其是在动态变化的测试环境中,传统方法难以快速响应数据变化,导致数据处理精度和实时性不足。

    5、第三,综合性能评估手段有限:传统的性能评估主要集中于单一的测试维度,如功能测试或简单的负载测试,难以全面覆盖智能网关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复杂场景。尤其在电磁兼容性(emc)和故障恢复能力方面,传统测试方法缺乏系统性的评估手段,无法提供全面的性能数据和改进建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

    2、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3、台体装置设计模块:测试台体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将洞洞板展示架安装在测试台体上,安装电源和信号发生器;

    4、动态负载测试模块:模拟智能网关在实际应用中的动态负载情况,通过设置不同的负载场景,评估智能网关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5、功能测试模块:测试智能网关的数据处理能力、遥控遥信功能、故障诊断能力,评估智能网关的数据处理速度和性能,测试智能网关的远程控制和信息传输功能,检测智能网关的各项功能并进行故障诊断;

    6、故障模拟与恢复模块:模拟智能网关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表现,不仅能触发故障,还能自动执行恢复操作,评估智能网关的故障恢复能力和自我修复性能;

    7、emc检测模块:测试智能网关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测量智能网关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评估智能网关通过电源线的电磁干扰,测试智能网关在受到外部电磁干扰时的抗干扰能力;

    8、自动化控制模块:自动化控制整个检测过程,自动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

    9、可选的,所述台体装置设计模块包括:

    10、选择材料: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作测试台体;

    11、结构设计:设计测试台体的结构;

    12、安装洞洞板展示架:将洞洞板展示架固定在测试台体上,使用螺钉固定;

    13、布线设计:在测试台体内部设计布线通道;

    14、安装电源模块:安装电源模块,采用固定支架固定电源模块;

    15、安装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固定在测试台体上。

    16、可选的所述动态负载测试模块包括:

    17、网络流量模拟:生成不同类型和强度的网络流量,模拟智能网关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测智能网关在不同流量场景下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18、电源波动模拟:模拟不同的电源波动情况;设置电源波动场景,模拟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电源变化情况,观察其在不同电源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应对能力;

    19、设备联动操作模拟:模拟智能网关在与多个设备联动操作时的情况,配置设备联动场景,控制系统触发不同的联动操作,评估智能网关在复杂设备联动环境下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20、负载场景配置:设计一系列负载场景,包括网络流量变化、电源波动和设备联动操作的组合场景,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切换不同的负载场景,记录每个场景下智能网关的性能数据;

    21、数据分析与评估:将所有测试场景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智能网关在各个负载场景下的表现进行评估,确定其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22、可选的,所述功能测试模块包括:

    23、数据处理能力测试:

    24、设置数据生成器,生成不同类型和数量的数据包,模拟实际应用中的数据流量;

    25、通过公式计算智能网关的数据处理速度,其中p为数据处理速度,单位为数据包每秒;d为总数据包数,t为处理时间,单位为秒;

    26、将数据生成器连接到智能网关,记录其在不同数据负载下的处理速度和性能,分析处理速度是否符合预期标准;

    27、遥控遥信功能测试:设置遥控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协议发送控制指令,记录智能网关接收指令的响应时间,使用公式rt=tr-ts计算响应时间,多次测试不同类型的遥控指令,统计响应时间数据,评估其远程控制性能;

    28、故障诊断能力测试:设置模拟故障设备,通过触发智能网关的故障检测机制,模拟硬件故障、软件异常和网络中断等故障情况,记录智能网关的故障检测和恢复时间,分析智能网关的故障诊断能力和恢复能力,评估其在故障条件下的稳定性;

    29、远程控制和信息传输功能测试:设置远程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连接智能网关,发送和接收控制指令和数据,记录信息传输的延迟时间,计算信息传输延迟,多次测试不同类型的信息传输,统计延迟时间数据,评估其信息传输性能;

    30、综合功能检测和故障诊断:将所有功能测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生成功能性能报告,评估智能网关在各项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故障诊断报告,提供改进建议和优化方案。

    31、可选的,所述故障模拟与恢复模块包括:

    32、初始化粒子群:初始化粒子群,每个粒子代表一种故障恢复策略,每个粒子的位置xi(t)表示故障恢复参数集;

    33、模拟故障触发:设置故障触发器,模拟硬件故障、软件异常和网络中断,在每次故障触发时,记录故障检测时间td和故障发生时间tf;

    34、故障恢复操作:每个粒子根据当前的位置执行恢复操作,记录恢复时间tr,计算恢复操作的成功率sr和平均恢复时间at;

    35、适应度计算:适应度函数f(x)用于评价每个粒子的故障恢复性能;

    36、更新粒子位置和速度:更新粒子速度vi(t+1)和位置xi(t+1);

    37、迭代优化:迭代更新粒子位置和速度,重复故障触发和恢复操作,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适应度函数收敛;

    38、评估和报告:综合所有粒子的适应度值,选择最优粒子作为最终的故障恢复策略。

    39、可选的,所述emc检测模块包括:

    40、电磁辐射测量模型:使用近场和远场测量方法,进行电磁辐射的模拟和测量;

    41、电磁干扰评估模型:使用传导发射测试,评估通过电源线传播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电流i;

    42、抗干扰性能指标:使用误码率评估抗干扰性能;

    43、综合电磁兼容性评估:结合电磁辐射测量、电磁干扰评估和抗干扰能力测试结果,计算综合电磁兼容性评分。

    44、可选的,所述自动化控制模块包括:

    45、数据采集与监控:配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控智能网关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参数,通过独立的数据记录仪器采集并存储各项测试数据;

    46、自动化测试控制:使用机械控制装置和逻辑电路设计测试序列和自动化控制流程,设置控制变量x和响应变量y,通过公式y=f(x)建立测试模型,其中f为测试函数,描述控制变量对响应变量的影响;

    47、实时数据处理:使用模拟信号处理设备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使用滤波电路和误差校正电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模拟滤波器进行数据平滑处理;

    48、自动化故障检测:利用硬件异常检测电路自动识别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和故障,设定控制限ucl和lcl,计算偏差δ;

    49、自动化报告生成:使用打印设备和记录装置自动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数据分析和改进建议;

    50、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利用机械闭环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反馈调节,优化检测流程。

    51、可选的,所述自动化测试控制包括:

    52、配置机械控制装置:安装机械控制装置以自动执行测试序列,包括步进电机、执行机构和传感器;

    53、设计逻辑电路:使用逻辑电路设计自动化控制流程,各测试步骤的自动切换和控制;

    54、设置控制变量和响应变量:确定测试过程中需要监控和控制的变量,将其定义为控制变量x和响应变量y;

    55、建立测试模型:使用公式y=f(x)建立测试模型,其中y为响应变量,x为控制变量,f为测试函数,描述控制变量对响应变量的影响;

    56、实施自动化测试:通过机械控制装置和逻辑电路执行测试序列,自动调节控制变量x,并记录响应变量y的变化,通过调整机械控制装置的参数和逻辑电路的设置来优化测试流程;

    57、数据记录和分析:实时记录测试过程中每个步骤的控制变量x和响应变量y的数据,分析记录的数据。

    58、可选的,所述建立测试模型包括:

    59、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控制变量和响应变量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填补和标准化处理;

    60、定义弹性网络回归模型:确定弹性网络回归模型的基本结构,将预处理后的控制变量和响应变量代入模型;

    61、设置正则化参数:为模型设置l1和l2正则化参数λ1和λ2,弹性网络回归的损失函数为:

    62、

    63、其中,λ1为l1正则化参数,λ2为l2正则化参数,β为回归系数,n为样本数量;

    64、模型训练:使用训练数据集对弹性网络回归模型进行训练,调整模型参数β以最小化损失函数,采用交叉验证方法选择最优的正则化参数λ1和λ2;

    65、模型验证与评估:使用验证数据集评估模型的性能,计算模型的预测误差和拟合优度,评估指标包括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

    66、模型优化:根据验证结果优化模型结构和参数,重复模型训练和评估过程,直到获得最佳模型,使用网格搜索或随机搜索方法优化正则化参数λ1和λ2;

    67、模型部署与应用:将优化后的弹性网络回归模型部署到智能网关检测系统中,实时预测和分析控制变量对响应变量的影响,实时监控模型的预测结果,根据需要调整模型参数和结构。

    68、可选的,所述实时数据处理包括:

    69、配置模拟信号处理设备:安装模拟信号处理设备,包括滤波电路和误差校正电路,用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连接传感器输出至模拟信号处理设备的输入端;

    70、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从传感器采集实时数据,并通过模拟信号处理设备进行初步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包括放大信号、噪声抑制和基线校正;

    71、滤波电路设计:设计和配置模拟滤波电路,去除高频噪声,使用低通滤波器进行信号平滑处理;

    72、误差校正电路设计:配置误差校正电路,用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误差校正,根据滤波后的状态估计值和测量值zk,计算误差并进行校正;

    73、滤波增益计算:实时计算滤波增益kk;

    74、状态估计更新:使用计算出的滤波增益kk和测量值zk更新状态估计

    75、误差协方差更新:实时更新误差协方差矩阵pk;

    76、数据输出与存储:将滤波和校正后的数据输出到数据记录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存储。

    7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78、本发明,创新性自动化测试控制,提高测试效率和一致性:所述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通过配置机械控制装置和设计逻辑电路,实现了测试序列和控制流程的自动化。创新性的自动化控制不仅确保了测试过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还显著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提升了测试效率。结合自动化故障检测和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并响应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进一步优化了检测流程和控制策略,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可靠。

    79、本发明,高精度数据处理与动态适应性,提升数据分析准确性:所述系统创新性地采用了模拟信号处理设备、滤波电路和误差校正电路,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通过实时计算和更新滤波增益,系统能够动态适应数据变化,确保滤波器的响应性和数据的准确性。综合使用低通滤波器进行信号平滑处理以及误差协方差更新,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噪声并校正误差,确保处理后的数据准确反映传感器的真实测量值,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

    80、本发明,综合性能评估与优化,实现全方位创新检测:所述系统通过创新的动态负载测试、功能测试、故障模拟与恢复和emc检测模块,全面评估智能网关在各种复杂应用场景下的性能。尤其是通过使用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系统能够在故障模拟与恢复过程中找到最优的故障恢复策略。综合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块结合电磁辐射测量、电磁干扰评估和抗干扰能力测试,创新性地计算综合电磁兼容性评分,提供详细的性能评估和改进建议,确保智能网关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装置设计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负载测试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测试模块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模拟与恢复模块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mc检测模块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控制模块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测试控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测试模型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数据处理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网关多功能检测台体装置,包括台体装置设计模块:模拟智能网关在实际应用中的动态负载情况,评估智能网关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评估智能网关的数据处理速度和性能,检测智能网关的各项功能并进行故障诊断,模拟智能网关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表现,自动执行恢复操作,评估智能网关的故障恢复能力和自我修复性能,测试智能网关的抗干扰能力,自动化控制整个检测过程,自动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本发明,创新性自动化测试控制实现了测试序列和控制流程的自动化,还显著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提升了测试效率,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并响应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进一步优化了检测流程和控制策略。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江华平,蒋钶烽,袁鹏飞,冯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4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