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属于照明。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筒灯需要额外设置散热结构,导致筒灯的高度较大,由此对安装环境有较大的要求。而若直接降低筒灯高度,则不符合安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2、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灯具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该灯具能够增强散热效果并保证足够的爬电距离。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壳体以及收容在所述壳体中的光电组件,所述壳体设有面向所述光电组件设置的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的外周边缘垂直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朝向所述光电组件突伸的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光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时,一部分与所述凸台相抵接、另一部分延伸至悬伸于所述环形槽的外侧并在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环形槽之间留有间距。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光电组件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壳体进行固定。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组件包括基板、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和所述电源模组均集成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电源模组环绕设置在所述光源模组的外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模组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环形槽重叠,所述光源模组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凸台重叠。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具还包括面环,所述面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壳体组装固定,所述面环的朝向壳体一侧设有卡扣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卡扣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对所述壳体进行限位,所述壳体与所述面环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进行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具还包括收容在所述面环内的扩散板,所述面环的朝向壳体一侧还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呈环形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侧,所述扩散板搭接支撑在所述第一抵接部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具还包括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具有入光口和出光口,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光电组件相抵接,并使得所述光源模组位于所述入光口的内侧,所述电源模组位于所述入光口的外侧,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面环相抵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过线孔,所述灯具还包括与所述光电组件相连的电线和锁线扣,所述锁线扣的一端与所述光电组件相连、另一端自所述过线孔穿出,以便所述电线穿过所述锁线扣和所述过线孔后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线孔开设在所述底壁上并位于所述环形槽中,所述锁线扣穿过所述过线孔并部分延伸至所述环形槽中。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为金属散热壳体。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底壁上设置凸台,并使得光电组件的一部分与凸台相抵接,从而光电组件能够直接通过壳体进行散热,增加了灯具整体的散热面积,改善了灯具的散热环境。此外,通过在凸台和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槽,并使得光电组件的另一部分悬伸于环形槽的下方,且在上下方向上光电组件与环形槽之间留有间距,从而增大了壳体与光电组件之间的电气距离与爬电距离,使得其满足安规要求的同时降低了灯具的整体高度,能有效保证终端用户的使用安全。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以及收容在所述壳体(10)中的光电组件(30),所述壳体(10)设有面向所述光电组件(30)设置的底壁(101)以及自所述底壁(101)的外周边缘垂直向下延伸的侧壁(102),所述底壁(101)上设有朝向所述光电组件(30)突伸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和所述壳体(10)的侧壁(102)之间形成有环形槽(12),所述光电组件(30)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时,一部分与所述凸台(11)相抵接、另一部分延伸至悬伸于所述环形槽(12)的外侧并在所述侧壁(102)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环形槽(12)之间留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所述光电组件(30)通过第一紧固件(13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3)与所述壳体(10)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组件(30)包括基板(31)、光源模组(32)和电源模组(33),所述光源模组(32)和所述电源模组(33)均集成在所述基板(31)上,且所述电源模组(33)环绕设置在所述光源模组(3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33)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环形槽(12)重叠,所述光源模组(32)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凸台(11)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100)还包括面环(20),所述面环(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壳体(10)组装固定,所述面环(20)的朝向壳体(10)一侧设有卡扣(21)和第二安装孔(23),所述卡扣(21)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对所述壳体(10)进行限位,所述壳体(10)与所述面环(20)通过第二紧固件(15)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3)进行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100)还包括收容在所述面环(20)内的扩散板(50),所述面环(20)的朝向壳体(10)一侧还设有第一抵接部(22),所述第一抵接部(22)呈环形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3)的内侧,所述扩散板(50)搭接支撑在所述第一抵接部(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100)还包括反射器(40),所述反射器(40)具有入光口和出光口,所述入光口与所述光电组件(30)相抵接,并使得所述光源模组(32)位于所述入光口的内侧,所述电源模组(33)位于所述入光口的外侧,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面环(20)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有过线孔(14),所述灯具(100)还包括与所述光电组件(30)相连的电线(105)和锁线扣(141),所述锁线扣(141)的一端与所述光电组件(30)相连、另一端自所述过线孔(14)穿出,以便所述电线(105)穿过所述锁线扣(141)和所述过线孔(14)后延伸至所述壳体(10)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14)开设在所述底壁(101)上并位于所述环形槽(12)中,所述锁线扣(141)穿过所述过线孔(14)并部分延伸至所述环形槽(1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为金属散热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