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17  31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制造的,具体为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


    背景技术:

    1、燃料电池膜电极涂层制备中,当采用现有的狭缝涂布技术时,浆料通过上模注入口流通到垫片所形成的转运通路,然后在通过转运通路分流道下模的流道中,在实际过程中,涂层外观不佳、浆料中存在气泡,且涂层的厚度均匀性难以保证,进而导致涂层易干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性能和质量。

    2、经过分析,发现浆料的气泡不易排出,进而导致浆料形成涂层的厚度均匀性难以保证、导致涂层后续易干裂,且由于气泡不易排出导致涂层外观不佳,故急需解决浆料中气泡排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能够可靠将浆料中的气泡排出,确保浆料形成的涂层厚度均匀性好,且确保涂层的外观好、后续不易干裂。

    2、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连通上模的注塑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排气过渡流道,所述排气过渡流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侧凸排气出口流道,所述排气出口流道的长度方向末端分别连接上模的对应排气通道,所述排气过渡流道的末端连接第一分流流道,所述第一分流流道朝向一侧开口布置、形成流道出口,所述垫板本体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n组分流流道,n为自然数,每组分流流道之间通过间隔齿间隔设置,所有分流流道的流道出口朝向相同,位于末端的分流流道的内端还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布置的回流流道,所述回流流道的末端连接上模上的出料口。

    3、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4、n组分流流道的内端起始端面均平齐布置,所有的起始端面对应于所述排气过渡流道的第一端边平齐布置,确保所有的分流流道对应于上模、下模的流道的面域区间的起始端面相同,使得狭缝直涂的压力相同;

    5、所述垫板本体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孔,通过对应的紧固件将上模、垫板本体、下模固接连接;

    6、所述垫板本体远离所述流道出口的长度方向一端排列有一组定位连接孔组,所述定位连接孔组用于上模、垫板本体、下模的可靠紧固连接;

    7、所述定位连接孔组包括有一对分列于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两侧区域的第一辅助定位孔、第二辅助定位孔,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用于对位预设于下模上的第一凸起柱,所述第二辅助位孔用于对位预设于下模上的第二凸起柱,其用于垫片本体的预装定位,确保组装快捷方便;

    8、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为圆孔,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孔为沿着垫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腰形孔,第一辅助定位孔为基准孔,第二辅助定位孔使得结构存在微小制作误差,降低整个模具的长度方向制作精度,确保制作成本降低;

    9、所述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拉手,由于垫板本体很薄,如不制作拉手,不易从上模、下模中取出;

    10、所述间隔齿的末端对应于两侧的流道出口位置设置有微弧形倒角;

    11、所述垫板本体对应于第一流道出口、第n流道出口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微弧形倒角;

    12、所述微弧形倒角的半径为0.1mm~0.3mm,其使得浆料流出时更加平稳,减少湍流或堵塞现象,从而改善涂层的外观平整度。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浆料在进入n组分流流道前先从进料口流入排气过渡流道,排气过渡流道由于具备两侧的排气出口流道,使得整个排气过渡流道所对应的体积要大于之前的流道,进而导致经过排气过渡流道的浆液的流速相对变慢,浆料中的气泡能够在排气过渡流道聚集、并从排气出口流道向外排,最终通过上模的对应排气通道排出,其能够可靠将浆料中的气泡排出,确保浆料形成的涂层厚度均匀性好,且确保涂层的外观好、后续不易干裂。



    技术特征:

    1.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连通上模的注塑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排气过渡流道,所述排气过渡流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侧凸排气出口流道,所述排气出口流道的长度方向末端分别连接上模的对应排气通道,所述排气过渡流道的末端连接第一分流流道,所述第一分流流道朝向一侧开口布置、形成流道出口,所述垫板本体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n组分流流道,n为自然数,每组分流流道之间通过间隔齿间隔设置,所有分流流道的流道出口朝向相同,位于末端的分流流道的内端还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布置的回流流道,所述回流流道的末端连接上模上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n组分流流道的内端起始端面均平齐布置,所有的起始端面对应于所述排气过渡流道的第一端边平齐布置,确保所有的分流流道对应于上模、下模的流道的面域区间的起始端面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本体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孔,通过对应的紧固件将上模、垫板本体、下模固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本体远离所述流道出口的长度方向一端排列有一组定位连接孔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孔组包括有一对分列于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两侧区域的第一辅助定位孔、第二辅助定位孔,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用于对位预设于下模上的第一凸起柱,所述第二辅助位孔用于对位预设于下模上的第二凸起柱,其用于垫片本体的预装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为圆孔,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孔为沿着垫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腰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拉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齿的末端对应于两侧的流道出口位置设置有微弧形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本体对应于第一流道出口、第n流道出口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微弧形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弧形倒角的半径为0.1mm~0.3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狭缝直涂用垫片,其能够可靠将浆料中的气泡排出,确保浆料形成的涂层厚度均匀性好,且确保涂层的外观好、后续不易干裂。其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连通上模的注塑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排气过渡流道,所述排气过渡流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侧凸排气出口流道,所述排气出口流道的长度方向末端分别连接上模的对应排气通道,所述排气过渡流道的末端连接第一分流流道,所述第一分流流道朝向一侧开口布置、形成流道出口,所述垫板本体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N组分流流道,每组分流流道之间通过间隔齿间隔设置,所有分流流道的流道出口朝向相同。

    技术研发人员:庞从武,赵红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4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