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16  35


    本技术涉及康护训练,具体为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手指为身体肢体的一部分,且手指的皮下组织布满了各种神经系统,在各个神经系统的配合下,可使得手指可以进行活动,可以拥有触觉感知,可以感受到冷热,疼痛等,当手指内的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后,手指便会出现手指无力,手指发麻等现象,此时,就需要利用康护训练装置对手指进行相应训练康复。

    2、当手指出现手指无力时,就需要利用康护训练装置进行相应训练,但现有的康护训练装置的配置为定制,无法根据患者手指恢复程度依次增加配置,从而存在不能将康护训练的效果达到最大化的问题,故需要根据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靠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外表面靠底端的位置套设有配重盘,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靠配重盘上方的位置活动螺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内部活动螺接有四组螺栓,且四组螺栓的底端分别通过对应轴承与对应磁铁盘的顶端相安装,所述限位盘的顶端靠对应螺栓一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板,且四组安装板的内部均活动螺接有丝杆,四组所述丝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对应轴承与对应磁铁板的对应一侧相安装。

    3、优选的,四组所述螺栓的大小相等,且四组螺栓以限位盘的圆心点为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四组螺栓的顶端均安装有手持杆。

    4、优选的,四组所述磁铁盘的大小相等,且四组磁铁盘以限位盘的圆心点为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四组磁铁盘的底面均与底板的顶面相吸附固定。

    5、优选的,四组所述磁铁板的形状均为弧形设置,且四组磁铁板的内壁分别与对应螺栓的外表面相吸附固定。

    6、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靠顶端的位置套设有防滑套。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通过螺纹孔、螺纹杆、螺纹柱、限位盘、螺栓、磁铁盘、手持杆、安装板、丝杆和磁铁板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康护训练装置的配置为定制,无法根据患者手指恢复程度依次增加配置,从而存在不能将康护训练的效果达到最大化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靠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11),且螺纹孔(11)的内部活动螺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顶端安装有螺纹柱(21),且螺纹柱(21)的外表面靠底端的位置套设有配重盘(23),所述螺纹柱(21)的外表面靠配重盘(23)上方的位置活动螺接有限位盘(3),所述限位盘(3)的内部活动螺接有四组螺栓(31),且四组螺栓(31)的底端分别通过对应轴承与对应磁铁盘(32)的顶端相安装,所述限位盘(3)的顶端靠对应螺栓(31)一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安装板(34),且四组安装板(34)的内部均活动螺接有丝杆(35),四组所述丝杆(35)的一端分别通过对应轴承与对应磁铁板(36)的对应一侧相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螺栓(31)的大小相等,且四组螺栓(31)以限位盘(3)的圆心点为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四组螺栓(31)的顶端均安装有手持杆(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磁铁盘(32)的大小相等,且四组磁铁盘(32)以限位盘(3)的圆心点为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四组磁铁盘(32)的底面均与底板(1)的顶面相吸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磁铁板(36)的形状均为弧形设置,且四组磁铁板(36)的内壁分别与对应螺栓(31)的外表面相吸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21)的外表面靠顶端的位置套设有防滑套(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康护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肢体神经康护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靠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外表面靠底端的位置套设有配重盘,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靠配重盘上方的位置活动螺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内部活动螺接有四组螺栓,且四组螺栓的底端分别通过对应轴承与对应磁铁盘的顶端相安装。通过螺纹孔、螺纹杆、螺纹柱、限位盘、螺栓、磁铁盘、手持杆、安装板、丝杆和磁铁板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康护训练装置的配置为定制,无法根据患者手指恢复程度依次增加配置,从而存在不能将康护训练的效果达到最大化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传秋,陈春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传秋
    技术研发日:20231225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