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管路集成模块、室外机及暖通系统。
背景技术:
1、暖通系统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通常连通有多路连接管路,管路复杂。通过采用管路集成模块,将多路转接管集成于管路集成模块进行转接,能够有效精简多路连接管路,降低成本。其中,管路集成模块包括用于转接的多根转接管,管路集成模块的转接管装配于模块主体的装配公差越小,转接管与模块主体的装配稳定性越好,然而,同时也增加了装配难度,导致整个管路集成模块的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集成模块、室外机及暖通系统,能够解决管路集成模块的管路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路集成模块,包括:
3、模块本体,具有转接开口;
4、转接管,包括管路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管路本体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包括导向斜面,沿远离所述管路本体的方向,所述导向斜面至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且延伸至所述连接段的边缘,所述连接段插接于所述转接开口;及
5、焊料层,填充于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与所述转接开口的壁面之间的间隙。
6、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包括过渡斜面,且自所述连接段朝向所述管路本体的方向,所述过渡斜面至所述管路本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焊料层连接于所述过渡斜面。
7、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还包括主管外壁面,所述过渡斜面具有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的第一过渡边缘、连接于所述主管外壁面的第二过渡边缘;所述管路集成模块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8、(1)所述第一过渡边缘至所述管路本体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m,所述第二过渡边缘至所述管路本体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n,其中,0.50mm≤n-m≤2.00mm;
9、(2)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主管外壁面的延长线之间形成过渡夹角β,β满足:30°≤β≤60°。
10、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包括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连接于所述导向斜面和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之间;
11、在垂直于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转接开口的壁面之间的间隙为a,a满足:0mm≤a≤0.1mm。
12、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管路集成模块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13、(1)所述导向斜面具有远离所述管路本体的第一导向边缘,所述第一导向边缘至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s1,所述转接开口的口径为r1,其中,0.05mm≤r1-s1≤1.00mm;
14、(2)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连接面的延长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α满足:0°<α≤30°。
15、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本体包括转接翻边,所述转接翻边具有所述转接开口;
16、所述转接翻边具有翻边端面,所述翻边端面呈夹角连接于所述转接开口的壁面,所述焊料层填充于所述翻边端面与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
17、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所述焊料层填充于所述模块本体与所述连接段之间间隙的部分的长度为a,所述转接翻边的高度为b;
18、所述管路集成模块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19、(1)0.8≤a/b≤1.2;
20、(2)1mm≤b≤3mm。
21、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本体包括转接翻边和转接凸部,所述转接凸部限定出容纳腔,所述转接翻边凸设于所述转接凸部的外表面,且所述转接翻边限定出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转接开口;
22、所述连接段插接于所述转接开口内;或,
23、所述连接段穿设所述转接开口,且所述连接段的端部伸至所述容纳腔内。
24、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本体包括多个所述转接凸部和对应凸设于各所述转接凸部的多个所述转接翻边,所述转接凸部限定出容纳腔,所述转接翻边限定出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转接开口,多个所述转接开口均朝向所述模块本体的同侧开设。
25、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本体包括:
26、第一板体,包括第一平坦部和凸设于所述第一平坦部的第一凸部;
27、第二板体,包括第二平坦部和凸设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第二凸部;
28、所述第一平坦部与所述第二平坦部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合围形成所述转接凸部并限定出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板体包括所述转接翻边,且所述转接翻边凸设于所述第一凸部。
29、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本体具有多个容纳腔,各所述容纳腔与多个所述转接开口连通;
30、所述容纳腔包括油分离腔,与所述油分离腔连通的所述转接开口包括分离进口、出气口和出油口;和/或,
31、所述容纳腔包括过滤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的所述转接开口包括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
3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外机,其管路连接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包括如上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
3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外机,包括功能器件、连接管道和管路集成模块,所述管路集成模块包括:
34、模块本体,具有转接开口;
35、转接管,包括管路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管路本体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包括导向斜面,沿远离所述管路本体的方向,所述导向斜面至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且延伸至所述连接段的边缘,所述连接段插接于所述转接开口;及
36、焊料层,填充于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与所述转接开口的壁面之间的间隙;
37、其中,所述功能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管道,且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管路集成模块连接。
38、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器件包括独立于所述管路集成模块的压缩机、换向阀、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液管和气管;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流路以及第二流路;
39、所述模块本体具有多个容纳腔,与同一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所述转接开口的数量为多个;
40、所述容纳腔包括油分离腔、过滤腔和多个连接通道,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气管直接相连通,多个所述连接通道包括第一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液管直接连通;
41、所述室外机的管路连接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所述冷媒循环包括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包括依序连接的所述压缩机-所述油分离腔-所述第一流路-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连接通道-所述液管-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气管-所述过滤腔-所述第二流路-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
42、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暖通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室外机,以及包括室内机、连通所述室外机和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道。
43、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管路集成模块、室外机及暖通系统,通过设置转接管的连接段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远离管路本体的部分至转接开口的壁面的间距更大,便于转接管与转接开口的对位,并在导向斜面与转接开口的壁面相接触后,导向斜面能够导向连接段顺畅地进入转接开口内,如此,在采用焊接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导向斜面的导引使转接管能够快速顺畅地进入转接开口内,既能够满足焊接的小间隙需求,提高焊接质量,又能够便于对位,提高组装效率。
1.一种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包括过渡斜面,且自所述连接段朝向所述管路本体的方向,所述过渡斜面至所述管路本体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焊料层连接于所述过渡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还包括主管外壁面,所述过渡斜面具有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的第一过渡边缘、连接于所述主管外壁面的第二过渡边缘;所述管路集成模块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包括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连接于所述导向斜面和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集成模块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包括转接翻边,所述转接翻边具有所述转接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段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所述焊料层填充于所述模块本体与所述连接段之间间隙的部分的长度为a,所述转接翻边的高度为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包括转接翻边和转接凸部,所述转接凸部限定出容纳腔,所述转接翻边凸设于所述转接凸部的外表面,且所述转接翻边限定出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转接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包括多个所述转接凸部和对应凸设于各所述转接凸部的多个所述转接翻边,所述转接凸部限定出容纳腔,所述转接翻边限定出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转接开口,多个所述转接开口均朝向所述模块本体的同侧开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具有多个容纳腔,各所述容纳腔与多个所述转接开口连通;
12.一种室外机,其管路连接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集成模块。
13.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器件、连接管道和管路集成模块,所述管路集成模块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包括独立于所述管路集成模块的压缩机、换向阀、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液管和气管;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流路以及第二流路;
15.一种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以及包括室内机、连通所述室外机和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