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蓄水池。
背景技术:
1、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需要修建水利工程,用以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调节和分配水量,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而水利工程便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实现除害兴利的工程,也称之为水工程,水利工程中经常会修建蓄水池。
2、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蓄水池(公开号:cn 218521927u),包括蓄水池本体和固定在蓄水池本体顶部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安装机构,所述过滤安装机构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密封盖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安装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水利工程用蓄水池,通过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安装机构,过滤网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出水堵塞,通过移动凸板,通过固定杆带动卡块移出卡槽,能够通过安装块将过滤网从密封盖上取出,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或更换,无需人工进入蓄水池进行清理,降低清理难度,操作便捷。
3、上述技术通过在顶部密封盖中设置过滤网,对进入蓄水箱内的水进行过滤,同时便于更换过滤网,但是长期使用中,一些细小的杂质依然跟随水流通过过滤网进入蓄水箱内,进而沉淀在蓄水箱内,沉淀物过多依然会造成出水口堵塞,同时蓄水箱内底部沉淀的杂质也需要进行人工清理。因此存在了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蓄水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清扫机构、防堵机构,所述的蓄水池本体顶部为开口状,且其上卡接有一过滤漏框,所述的蓄水池本体内上部固设有一十字形固定架,所述的清扫机构通过固定架设于蓄水池本体内,所述清扫机构由清扫电机、刮板构成,所述的清扫电机通过密封箱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中,且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与刮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刮板与蓄水池本体底部相抵触,所述的蓄水池本体底部一侧设有连通蓄水池本体内部的l形排污管,所述l形排污管的出口端处设有排污阀,所述蓄水池本体底部与排污管相对称的另一侧设有连通蓄水池本体内部的l形排水管,所述的l形排水管出口端设有排水阀,所述的防堵机构由搅拌杆、防堵电机构成,所述的搅拌杆转动设于l形排水管的竖直部内,且表面固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转动穿设于l形排水管外部,且端部与防堵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3、优选的:所述的过滤漏框中对称设有两个提拉把手。
4、优选的:所述的刮板由两个反向弧形刮条构成,且其中一根刮条下端面中固设有若干刷毛,且刷毛底端与蓄水池本体内底部相抵触,另一刮条设有一与蓄水池本体内底部相抵触的倾斜刮面。
5、优选的:所述的l形排污管横管内转动设有螺旋输送杆,且螺旋输送杆的一端转动穿设于l形排污管外部连接有排污电机。
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7、1、通过过滤漏框便于收集的水在蓄水池本体顶部进入,防止水中杂物进入,同时过滤漏框便于清洗更换。
8、2、通过清扫机构可对蓄水池本体顶底沉淀的杂物进行清扫,使其通过l形排污管中螺旋输送杆转动输送将沉淀物排出蓄水池本体内部,既能清扫蓄水池本体底部,也能防止排出的沉淀物堵塞l形排污管。
9、3、通过防堵机构的设置可防止蓄水池本地内底部沉淀物过多,造成l形排水管堵塞,保证了排水效率。
1.一种水利工程用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清扫机构、防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本体顶部为开口状,且其上卡接有一过滤漏框,所述的蓄水池本体内上部固设有一十字形固定架,所述的清扫机构通过固定架设于蓄水池本体内,所述清扫机构由清扫电机、刮板构成,所述的清扫电机通过密封箱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中,且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与刮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刮板与蓄水池本体底部相抵触,所述的蓄水池本体底部一侧设有连通蓄水池本体内部的l形排污管,所述l形排污管的出口端处设有排污阀,所述蓄水池本体底部与排污管相对称的另一侧设有连通蓄水池本体内部的l形排水管,所述的l形排水管出口端设有排水阀,所述的防堵机构由搅拌杆、防堵电机构成,所述的搅拌杆转动设于l形排水管的竖直部内,且表面固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转动穿设于l形排水管外部,且端部与防堵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漏框中对称设有两个提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由两个反向弧形刮条构成,且其中一根刮条下端面中固设有若干刷毛,且刷毛底端与蓄水池本体内底部相抵触,另一刮条设有一与蓄水池本体内底部相抵触的倾斜刮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排污管横管内转动设有螺旋输送杆,且螺旋输送杆的一端转动穿设于l形排污管外部连接有排污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