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技术2025-04-15  6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川芎茶调散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医临床上治疗外感风邪头痛的经典方剂,由川芎、羌活、白芷、防风、细辛、薄荷、荆芥、甘草8味中药组成,主治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研究表明,川芎茶调散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目前广泛用于多种血管性头痛,特别是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同时收载有川芎茶调散及川芎茶调颗粒,二者组方和功效均相同,但其质量控制指标不同,《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川芎茶调散仅以阿魏酸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而川芎茶调颗粒则以阿魏酸和甘草酸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但川芎茶调散含有z-藁本内酯、阿魏酸、羌活醇、欧前胡素、升麻素苷、细辛脂素等多种成分,仅以阿魏酸和甘草酸等为指标既不能全面的控制其质量,也不能体现其功效的作用。川芎茶调散是由川芎等8种药材制成的散剂,具有疏风止痛作用,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其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临床的验证,然而是否能够保证川芎茶调散的质量,是决定川芎茶调散疗效的基础。如果仅用一、二种有效成分来说明川芎茶调散的内在质量,存在着中药质量控制的片面性,更不用说以无药效成分为质量控制了。因此,要控制川芎茶调散的质量,只针对其一、二个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和控制是不够的,必须对它的物质群整体从宏观上予以控制。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在现阶段中药的有效成分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的情况下,中药指纹图谱对于有效控制中药材或中成药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指纹图谱作为中草药及其提取物质量控制方法,目前已经得到国际公认。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对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开展研究,如:梅基雄等于2012年对川芎茶调散颗粒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研究,以乙腈0.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但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条件洗脱时间较长为135min,且检测指标少,只指认出了甘草酸铵。cn116678978b建立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及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280nm,但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仅能指认升麻素苷、甘草苷、升麻素、5o甲基阿斯维米醇苷、洋川芎内酯i、亥茅酚苷、洋川芎内酯a共7个峰,还不足以全面评价川芎茶调散的质量控制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立的指纹图谱仅能指认升麻素苷、甘草苷、升麻素、5o甲基阿斯维米醇苷、洋川芎内酯i、亥茅酚苷、洋川芎内酯a共7个峰,还不足以全面评价川芎茶调散的质量控制情况。

    2、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前述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在定性分析川芎茶调散活性成分、定量分析川芎茶调散活性成分或评价川芎茶调散质量中的应用。

    3、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评价川芎茶调散质量的方法。

    4、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a、将川芎茶调散样品置于甲醇中超声处理后过滤制得川芎茶调散样品溶液;

    6、b、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川芎茶调散样品溶液获得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

    7、c、根据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构建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

    8、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的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质量浓度0.01~0.10%甲酸。

    9、进一步的,所述川芎茶调散样品置于甲醇中的添加量为每100ml甲醇加入0.5~1.5g川芎茶调散样品。

    10、进一步的,所述川芎茶调散样品的添加量为每100ml甲醇加入1g川芎茶调散样品;

    11、优选地,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0~40min,优选为30min;

    12、优选地,所述超声的功率为200~400w,频率为40~50khz,优选为功率为300w,频率为45khz;

    13、优选地,所述超声处理后还包括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

    14、优选地,所述过滤包括粗滤后取滤液经0.22~0.3μm的微孔滤膜过滤,优选为0.22μm。

    15、进一步的,所述构建川芎茶调散样品溶液指纹图谱采用cl8色谱柱,长度为25cm,粒径为5μm,内径为4.6m;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nm。

    16、进一步的,所述梯度洗脱条件包括:

    17、0~15min,9%a,91%b;

    18、15~18min,9%~15%a,85%~91%b;

    19、18~60min,15%a,85%b;

    20、60~85min,15%~27%a,73%~85%b;

    21、85~115min,27%~40%a,60%~73%b;

    22、115~130min,40%~45%a,55%~60%b;

    23、130~131min,45%~55%a,45%~55%b;

    24、131~145min,55%a,45%b。

    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包括:

    26、c1、提取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的特征峰;

    27、c2、对特征峰进行相似度分析构建代表川芎茶调散总体特征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

    2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使用标准品指纹图谱验证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

    29、若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特征峰与标准品指纹图谱的特征峰一致则构建成功,否则重新构建。

    30、进一步的,所述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包括至少1个相同规格不同批次的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

    3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前述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在如下任一项中的应用:

    32、d1)定性分析川芎茶调散活性成分;

    33、d2)定量分析川芎茶调散活性成分;

    34、d3)评价川芎茶调散质量。

    35、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川芎茶调散质量的方法,包括利用前述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作为对照指纹图谱,将待评价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特征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特征峰进行比对,判断待评价川芎茶调散质量优劣;

    36、优选地,判断待评价川芎茶调散质量优劣包括:若待评价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出峰数及出峰时间均与对照指纹图谱一致,则表明待评价川芎茶调散与用于构建上述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川芎茶调散质量一致,否则质量不符合要求。

    3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在川芎茶调散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选择用甲醇可以最大程度兼顾样品中小极性成分的测定,使供试液的指纹图谱中体现出的特征峰最多,为进一步的多成分检测分析垫定基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能够实现同时对川芎茶调散多组成成分的同步检测中将流动相改进为乙腈(a)-0.05%甲酸(b)解决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基线不平、各特征峰分离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构建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能够用于评价川芎茶调散的质量,对川芎茶调散的多种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及川芎茶调散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立的指纹图谱仅能指认升麻素苷、甘草苷、升麻素、5o甲基阿斯维米醇苷、洋川芎内酯i、亥茅酚苷、洋川芎内酯a共7个峰,还不足以全面评价川芎茶调散的质量控制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茶调散样品的添加量为每100ml甲醇加入0.5~1.5g川芎茶调散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茶调散样品置于甲醇中的添加量为每100ml甲醇加入1g川芎茶调散样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川芎茶调散样品溶液指纹图谱采用cl8色谱柱,长度为25cm,粒径为5μm,内径为4.6m;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洗脱条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使用标准品指纹图谱验证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包括至少1个不同批次的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在如下任一项中的应用:

    10.一种评价川芎茶调散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作为对照指纹图谱,将待评价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特征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特征峰进行比对,判断待评价川芎茶调散质量优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及应用,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川芎茶调散样品溶液;B、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川芎茶调散样品溶液获得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C、根据川芎茶调散HPLC图谱构建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实现同时对川芎茶调散多组成成分的同步检测,提高了构建的川芎茶调散指纹图谱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能够用于评价川芎茶调散的质量,对川芎茶调散的多种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及川芎茶调散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坚,张津津,林焕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3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