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护栏,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保护栏。
背景技术:
1、在中国一些古老及旅游城市还留存着大量的古建筑,作为是炎黄子孙,建筑文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不仅要把现代的建筑文化传承下去,更要吸收古建筑中的营养。而为了让这些古代文化保存于世,需要保护古建筑。其中,为了避免游客对古建筑造成损害一般会在古建筑周围围上保护栏,但现有的保护栏一般为一体结构,安装和拆卸非常不方便。并且,现有保护栏仅起到将建筑与人群隔开的作用,比如专利号为cn 218623669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市政园林古建筑保护栏,其通过保护板将建筑物围挡保护起来,对建筑本身没有起到保护的作用。
2、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将建筑物与人群隔开,将已经损坏的古建筑使用防护栏进行隔离保护,以及避免游客对古建筑造成损害,同时,可以对建筑物墙体进行支撑和保护的古建筑保护栏。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古建筑保护栏,包括若干个单体,所述单体包括底座、隔离支架和保护支架,所述保护支架设于底座的内侧以贴合古建筑墙体对古建筑墙体进行保护,所述隔离支架设于底座的外侧以隔离人群,所述保护支架和隔离支架之间还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侧与隔离支架的底部连接,支撑架的上侧与保护支架的中部连接。
3、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底座大小可变化,方便运输单体以及最大程度围挡古建筑,增加底座的重量,以防止单体发生移动,同时也能有效支撑墙体;所述底座包括若干个填充体和连接于相邻两个填充体之间的底座伸缩杆,所述填充体内设有用于填充珍珠岩的填充腔,填充体底部设有用于向填充腔内注入水以增加底座重量的注水口。
4、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保护支架大小可变化,方便运输单体以及最大程度支撑古建筑墙体,另外,能有效避免墙体塌方碎块掉落发生安全事故;所述保护支架包括保护杆和连接于相邻两个保护杆之间的保护伸缩杆,相邻两个保护杆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墙体塌落的防护网。
5、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运输单体;所述单体还包括车轮结构,所述车轮结构包括车轮架和车轮,所述车轮架转动安装在保护杆上以便转动收起和放下车轮结构,所述车轮转动安装在车轮架上。
6、进一步的,为了实现隔离支架大小可变化,方便运输单体以及最大程度围挡古建筑;所述隔离支架包括隔离杆和连接于相邻两个隔离杆之间的隔离伸缩杆,所述隔离支架的上侧设有用于显示古建筑信息和注意事项的提示板。
7、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游客靠近损毁建筑以及防止建筑掉落发生安全事故;所述隔离支架上设有人体感应器和蜂鸣器,所述人体感应器与蜂鸣器连接以便在游客靠近时提示游客勿靠近。
8、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保护支架对古建筑墙体的支撑力;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侧与保护杆的中部焊接,支撑杆的上侧与隔离杆的中部焊接。
9、进一步的,为了将两个单体连接起来,从而将古建筑围挡起来;所述单体的两侧设有用于与另一单体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单体一侧的连接孔和设于单体另一侧的连接钩,所述连接孔和连接钩均呈l形结构以防止相邻两个单体分离。
10、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使用时,单体可收折起来避免占用空间,使用时,可展开,大面积围挡建筑,搬运时,因保护支架面积比较大,将车轮架翻转下来,将单体翻转90度,保护支架靠近地面,保证搬运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搬运到位后,再翻转90度,底座靠近地面,将车轮架翻转收起,而后,将单体展开,相邻两个单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起来,从而将建筑物围起来,保护支架顶住建筑,分担建筑墙体重量,防护网在墙体发生倒塌时,能有效防止碎块掉落砸到人群,隔离支架可将人群隔离开,防止人群靠近,保护建筑的同时,也保护人群,实用性强。
1.一种古建筑保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单体,所述单体包括底座、隔离支架和保护支架,所述保护支架设于底座的内侧以贴合古建筑墙体对古建筑墙体进行保护,所述隔离支架设于底座的外侧以隔离人群,所述保护支架和隔离支架之间还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侧与隔离支架的底部连接,支撑架的上侧与保护支架的中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保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还包括车轮结构,所述车轮结构包括车轮架和车轮,所述车轮架转动安装在保护杆上以便转动收起和放下车轮结构,所述车轮转动安装在车轮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保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支架上设有人体感应器和蜂鸣器,所述人体感应器与蜂鸣器连接以便在游客靠近时提示游客勿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保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侧与保护杆的中部焊接,支撑杆的上侧与隔离杆的中部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保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的两侧设有用于与另一单体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单体一侧的连接孔和设于单体另一侧的连接钩,所述连接孔和连接钩均呈l形结构以防止相邻两个单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