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妇产科用产钳。
背景技术:
1、妇产钳是一种用于阴道助产的器械,主要用于缩短第二产程,即宫口开全后到胎儿娩出的阶段。产钳的使用需要满足一定的先决条件和适应症,例如胎儿头部已经进入盆腔,胎心监测正常,软产道无障碍,母体同意等。产钳的优点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娩出胎儿,避免胎儿缺氧或母体出血等危险。产钳的缺点是可能会对胎儿和母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例如胎儿头部血肿、擦伤、神经损伤,母体阴道裂伤、出血、尿潴留等。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产钳有多种类型,例如直形产钳、弯形产钳、轴向产钳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产钳的两个夹头是固定的,不能根据胎儿头部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自适应调节,也不能根据母体盆腔的结构和宽度进行自适应调节。这就导致了产钳在夹住胎儿头部的时候,可能会对胎儿头部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胎儿头部受伤,或者对母体盆腔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母体盆腔受伤。此外,由于产钳的夹头是固定的,不能根据胎儿头部的形状进行自适应调节,也就不能保证产钳的夹头与胎儿头部的接触面积最大,这就降低了产钳的助产效率,增加了产钳的滑脱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妇产科用产钳,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产钳的两个夹头是固定的,不能根据胎儿头部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自适应调节,也不能根据母体盆腔的结构和宽度进行自适应调节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妇产科用产钳,其包括:钳体、两个钳头和间距调整装置,两个所述钳头活动连接于钳体上,且两个所述钳头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胎儿头部的容置空间;所述间距调整装置设置于钳体上,所述间距调整装置与钳头连接,以使两个所述钳头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
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距调整装置包括:螺纹杆、螺纹座、连杆和限位件,所述螺纹杆设置于钳体内部,且螺纹杆一端穿设钳体靠近钳头一端;所述螺纹座螺纹连接于螺纹杆外周表面;所述连杆一端与螺纹座铰接,一端与钳头铰接;所述限位件设置于钳体上,且与钳头滑动连接。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与钳体固定,且设置于两个钳头之间,所述横杆穿设钳头,且与钳头滑动连接。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距调整装置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螺纹杆连接,且用于驱动螺纹杆转动。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控制按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与螺纹杆连接;所述控制按钮设置于钳体表面,且与驱动电机连接。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穿设钳体远离钳头一端,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有间距控制旋钮。
8、一些实施例中,角度控制装置,所述角度控制装置一端与钳体连接,另一端与钳头连接,并用于控制两个钳头之间的张开角度。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控制装置包括:握把和连接索,所述握把与钳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索一端与握把连接,另一端与钳头铰接。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于连接索和钳头之间。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钳头包括:钳座、钳胫和钳匙,所述钳座与间距调整装置连接;所述钳胫与钳座连接;所述钳匙与钳胫连接。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妇产科用产钳,根据母体盆腔的结构、宽度和胎儿头部的大小、形状,通过间距调整装置调整两个钳头之间的相对距离,实现了对产钳位置的控制,从而能够减小医护人员进行接生操作时对婴儿和母体造成伤害的风险,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并能够加快产妇的生产进程。
1.一种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整装置(4)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螺纹杆(9)连接,且用于驱动螺纹杆(9)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该产钳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装置(3)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装置(3)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