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13  6


    本技术涉及电缆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力施工人员通常使用电缆放线架进行电缆放线操作,需要将电缆盘套在转轴上,并将套有电缆盘的转轴置于电缆放线架的内部,通过放线架内部的顶升机构将转轴顶起,从而进行放线,由于施工现场地面等原因电缆盘两侧的放线架的高度存在差异,使电缆盘转轴处于倾斜的状态,导致放线架内部支撑转轴的轴座与放线架体之间存在扭矩,由于电缆盘重量比较大,极易发生放线架结构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施工现场地面等原因电缆盘两侧的放线架的高度存在差异,导致放线架内部支撑转轴的轴座与放线架体之间存在扭矩,极易发生放线架结构损坏的情况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包括:支撑座以及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板和压板,支撑板和压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每一组支撑板和压板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每一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支撑座两端的弹性夹持件;其中,支撑座用于支撑电缆盘转轴。

    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实施电缆盘放线时,首先在电缆盘的两侧放置电缆放线装置,然后在电缆放线装置上均安装本支撑架,将卷积有电缆盘的转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放线装置上的支撑座上,由于支撑座的两端均是通过弹性夹持件坚持,即支撑座具备一定的活动;电缆盘两侧放线装置工作时,支撑座能够跟随电缆盘转轴的倾斜进行适应性转动,达到降低支撑座与放线装置之间扭矩的效果,降低放线装置结构损坏的可能性,解决了因施工现场因地面不平整等原因使放线架内部扭矩过大容易造成结构损坏问题。

    4、进一步的,弹性夹持件包括:第一限位座以及第二限位座,所述支撑座两端均设置有t型板,第一凹槽内部对称设置两第一弹簧,两第一弹簧的顶端均设置有分别用于支撑t型板两端的所述第一限位座,第二凹槽内部对称设置两第二弹簧,两第二弹簧底端设置有分别用于扣合在t型板两端的所述第二限位座。

    5、更进一步的,支撑板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压板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连接件为贯穿于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部的螺栓和与螺栓适配的螺母。

    6、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限位座均为方形板,且其上表面一侧开设有与所述t型板端部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座与第一限位座结构相同。

    7、进一步的,支撑座为弧形,其顶部具有一个用于支撑电缆盘转轴的弧形槽。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以及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板(2)和压板(3),支撑板(2)和压板(3)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每一组支撑板(2)和压板(3)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4)以及第二凹槽(5),每一组第一凹槽(4)以及第二凹槽(5)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支撑座(1)两端的弹性夹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件包括:第一限位座(8)以及第二限位座(10),所述支撑座(1)两端均设置有t型板(6),第一凹槽(4)内部对称设置两第一弹簧(7),两第一弹簧(7)的顶端均设置有分别用于支撑t型板(6)两端的所述第一限位座(8),第二凹槽(5)内部对称设置两第二弹簧(9),两第二弹簧(9)底端设置有分别用于扣合在t型板(6)两端的所述第二限位座(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插孔(11),所述压板(3)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12),所述连接件为贯穿于所述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内部的螺栓(13)和与螺栓(13)适配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限位座(8)均为方形板,且其上表面一侧开设有与所述t型板(6)端部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座(10)与第一限位座(8)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为弧形,其顶部具有一个用于支撑电缆盘转轴的弧形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单边支撑电缆线盘支撑架,包括:支撑座以及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板和压板,支撑板和压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每一组支撑板和压板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每一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支撑座两端的弹性夹持件;其中,支撑座用于支撑电缆盘转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施工现场地面等原因电缆盘两侧的放线架的高度存在差异,导致放线架内部支撑转轴的轴座与放线架体之间存在扭矩,极易发生放线架结构损坏的情况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李满源,雷政,陈永波,陈智勇,刘瑶,黎乾勇,陈俊龙,周朝海,陈刚,况露,杨洋,廖胤,马晓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璧山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2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