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工衣折叠堆码,尤其是涉及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工衣折叠机一般配置在工服输送线上,主要用于对洗涤烘干后的工服进行折叠、堆码和输送,是后整理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工衣折叠机堆码部分构造简单、功能单一,堆码部分仅由静止的堆码平台、辊筒电机、输送带组成,工衣折叠完成后,堆码门打开,工衣落在堆码平台上,因堆码平台与堆码门有一定的高度差,工衣下落会有偏差,当多个工衣堆放时,工衣边缘不对齐,工衣堆放不够整齐,影响后续打包,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堆码门与堆码平台之间的高度差,提高工衣堆码的整齐美观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包括堆码平台和设置于堆码平台上方的堆码门,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竖直设置的堆码升降气缸组,所述堆码门和堆码升降气缸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堆码升降气缸组带动堆码平台升降,所述堆码升降气缸组上设置有工衣检测光电模块,所述工衣检测光电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工衣检测光电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堆码升降气缸组启闭,所述堆码平台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进行传输的出料平台。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堆码升降气缸组带动堆码平台进行上升与下降,从而便能够改变堆码平台与堆码门之间的距离,进而在工衣下落时,能够使得工衣能够更加整齐地落在堆码平台表面或堆码平台上工衣的表面,以提高上下工衣之间的整齐美观度,提高后续打包便捷性;同时通过设置工衣检测光电模块能够对系统整体进行自动化控制,以防止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堆放过到高,导致工衣与堆码门相抵,致使堆码门无法正常开启,甚至导致工衣卡死于堆码门内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自动化性能以及安全性。
5、可选的,所述堆码平台下方设置有平台底座,所述平台底座包括下部组件和上部组件,所述下部组件和上部组件呈l型设置,所述堆码升降气缸组固定于上部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部组件由钢架横梁焊接而成,起到承载以及连接其他组件的作用,上部组件由钣金件装配而成,起到固定堆码升降气缸组的作用,采用此种结构的平台底座,稳定性较强。
7、可选的,所述堆码升降气缸组包括驱动气缸、轮子固定架组件、两组滑轮组件、牵引带和导向组件;所述平台底座上设置有上端固定板,所述驱动气缸的尾端固定于上端固定板,所述平台底座上还设置有气缸固定支架,所述上端固定板位于气缸固定支架的上方,所述驱动气缸的前端固定于气缸固定支架上,所述轮子固定架组件安装于驱动气缸的推杆顶部,所述上部组件上端设置有滚轮固定板,其一所述滑轮组件设置于轮子固定架组件上,另一所述滑轮组件设置于滚轮固定板上,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上部组件内,所述堆码平台与导向组件相连,所述导向组件上设置有牵引固定板,所述牵引带一端固定于气缸固定支架上,所述牵引带另一端依次穿过两组滑轮组件并与牵引固定板相连。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气缸的推杆活动时,将带动轮子固定架组件移动,进而通过滑轮组件和牵引带,带动牵引固定板以及与导向组件进行移动,由于堆码平台安装于导向组件,由此便能够带动堆码平台进行上升与下降,进而实现本技术堆码平台上升下降,进行工衣承接的作用。
9、可选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滚轮本体、两个深沟球轴承和挡圈,所述滚轮本体转动连接于滚轮固定板或轮子固定架组件,所述滚轮本体两端均开设有供深沟球轴承嵌设的圆形槽,所述滚轮本体内部开设通孔,所述挡圈悬空安装于通孔内,所述挡圈两端分别抵在深沟球轴承的转轴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深沟球轴承能够有效减小滚轮本体转动时的磨损,使得滚轮本体的转动更加流畅,从而有效降低了牵引带发生卡顿的现象,提高了本技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1、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组对应的导向轴和直线轴承座,所述上部组件底端设置有下端固定板,所述导向轴竖直固定于上端固定板和下端固定板之间,所述直线轴承座套设于相应导向轴的周壁,所述直线轴承座与导向轴滑动连接,所述牵引固定板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直线轴承座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移动时,将带动轮子固定架组件进行移动,从而通过轮子固定架组件上的滑轮组件的运动,使得牵引带进行滑动,进而便能够带动牵引固定板和直线轴承座进行移动,导向轴则对二者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以用于保证堆码平台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13、可选的,所述堆码平台包括两块托板、平台组、内螺纹无动力辊、电动辊和输送带,所述托板和直线轴承座两者一一对应,所述托板与相应的直线轴承座相连,所述平台组安装于两侧托板上方,所述内螺纹无动力辊和电动辊均设置于平台组内,所述电动辊包含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依次通过内螺纹无动力辊和电动辊,所述输送带贴紧于平台组的上表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达到预设数量时,对工衣朝向出料平台的方向进行自动化输送,从而便能够有效提高本技术的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的自动化性能以及工作效率。
15、可选的,所述气缸固定支架和牵引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对牵引带进行固定的夹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夹板能够有效防止牵引带自气缸固定支架或牵引固定板上脱落,有效提高了本技术的堆码升降气缸组运行的稳定性。
1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控制模块向堆码升降气缸组发出上升电磁阀信号,驱动气缸启动,安装于轮子固定架组件上的滑轮组件转动并带动牵引带的一端向驱动气缸推杆伸出的方向移动,安装于滚轮固定板上的滑轮组件在牵引带的带动下转动并引导牵引带的另一端向堆码门的方向移动,所述牵引带另一端与牵引固定板相连,所述牵引固定板与直线轴承座相连,所述直线轴承座固定在堆码平台的托板上,进而所述堆码平台在堆码升降气缸组的带动下朝向堆码门的方向运动,所述堆码平台进入工衣检测光电模块的检测范围,所述工衣检测光电模块产生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停止向堆码升降气缸组发出的上升电磁阀信号,所述堆码平台停止运动;
19、所述控制模块驱动堆码门开启,所述堆码门上方的工衣将下落至堆码平台表面,所述工衣检测光电模块对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进行检测,所述工衣检测光电模块产生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向堆码气缸升降组发出下降的电磁阀信号,所述驱动气缸启动,所述驱动气缸的推杆开始回缩,所述堆码平台会牵引住牵引带的另一端,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向堆码门相反的方向运动,直至在设定好的时间内停止下降,首次接料完成;
20、当下一条工衣来到所述堆码门上方时,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向堆码升降气缸组发出上升电磁阀信号,所述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进入工衣检测光电模块的检测范围,所述工衣检测光电模块产生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停止向堆码升降气缸组发出的上升电磁阀信号,所述堆码平台停止运动;
21、所述控制模块驱动堆码门开启,所述堆码门上方的工衣将下落至堆码平台上工衣的表面,所述工衣检测光电模块对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进行检测,所述工衣检测光电模块产生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向堆码气缸升降组发出下降的电磁阀信号,所述驱动气缸启动,所述堆码平台朝向堆码门相反的方向运动,直至在设定好的时间内停止下降,二次接料完成;
22、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数量达到设定的数量,所述控制模块驱使堆码平台下降至底部,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输送带运行,将所述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朝向出料平台的方向传输。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利用堆码升降气缸组带动堆码平台进行上升与下降,从而便能够改变堆码平台与堆码门之间的距离,进而在工衣下落时,能够使得工衣能够更加整齐地落在堆码平台表面或堆码平台上工衣的表面,以提高上下工衣之间的整齐美观度,提高后续打包便捷性;同时通过设置工衣检测光电模块能够对系统整体进行自动化控制,以防止堆码平台表面的工衣堆放过到高,导致工衣与堆码门相抵,致使堆码门无法正常开启,甚至导致工衣卡死于堆码门内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自动化性能以及安全性;
25、当升降气缸的推杆活动时,将带动轮子固定架组件移动,进而通过滑轮组件和牵引带,带动牵引固定板以及与导向组件进行移动,由于堆码平台安装于导向组件,由此便能够带动堆码平台进行上升与下降,进而实现本技术堆码平台上升下降,进行工衣承接的作用。
1.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包括堆码平台(1)和设置于堆码平台(1)上方的堆码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3)和竖直设置的堆码升降气缸组(4),所述堆码门(2)和堆码升降气缸组(4)均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堆码升降气缸组(4)带动堆码平台(1)升降,所述堆码升降气缸组(4)上设置有工衣检测光电模块(5),所述工衣检测光电模块(5)与控制模块(3)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基于工衣检测光电模块(5)的检测结果控制堆码升降气缸组(4)启闭,所述堆码平台(1)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堆码平台(1)表面的工衣进行传输的出料平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码平台(1)下方设置有平台底座(7),所述平台底座(7)包括下部组件(71)和上部组件(72),所述下部组件(71)和上部组件(72)呈l型设置,所述堆码升降气缸组(4)固定于上部组件(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码升降气缸组(4)包括驱动气缸(41)、轮子固定架组件(42)、两组滑轮组件(43)、牵引带(44)和导向组件(45);所述平台底座(7)上设置有上端固定板(411),所述驱动气缸(41)的尾端固定于上端固定板(411),所述平台底座(7)上还设置有气缸固定支架(412),所述上端固定板(411)位于气缸固定支架(412)的上方,所述驱动气缸(41)的前端固定于气缸固定支架(412)上,所述轮子固定架组件(42)安装于驱动气缸(41)的推杆顶部,所述上部组件(72)上端设置有滚轮固定板(413),其一所述滑轮组件(43)设置于轮子固定架组件(42)上,另一所述滑轮组件(43)设置于滚轮固定板(413)上,所述导向组件(45)设置于上部组件(72)内,所述堆码平台(1)与导向组件(45)相连,所述导向组件(45)上设置有牵引固定板(441),所述牵引带(44)一端固定于气缸固定支架(412)上,所述牵引带(44)另一端依次穿过两组滑轮组件(43)并与牵引固定板(44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43)包括滚轮本体(431)、两个深沟球轴承(432)和挡圈(433),所述滚轮本体(431)转动连接于滚轮固定板(413)或轮子固定架组件(42),所述滚轮本体(431)两端均开设有供深沟球轴承(432)嵌设的圆形槽,所述滚轮本体(431)内部开设通孔,所述挡圈(433)悬空安装于通孔内,所述挡圈(433)两端分别抵在深沟球轴承(432)的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45)包括两组对应的导向轴(451)和直线轴承座(452),所述上部组件(72)底端设置有下端固定板(414),所述导向轴(451)竖直固定于上端固定板(411)和下端固定板(414)之间,所述直线轴承座(452)套设于相应导向轴(451)的周壁,所述直线轴承座(452)与导向轴(451)滑动连接,所述牵引固定板(441)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直线轴承座(4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码平台(1)包括两块托板(11)、平台组(12)、内螺纹无动力辊(13)、电动辊(14)和输送带(15),所述托板(11)和直线轴承座(452)两者一一对应,所述托板(11)与相应的直线轴承座(452)相连,所述平台组(12)安装于两侧托板(11)上方,所述内螺纹无动力辊(13)和电动辊(14)均设置于平台组(12)内,所述电动辊(14)包含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15)依次通过内螺纹无动力辊(13)和电动辊(14),所述输送带(15)贴紧于平台组(12)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固定支架(412)和牵引固定板(441)上均设置有用于对牵引带(44)进行固定的夹板(415)。
8.一种工衣折叠机堆码平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