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绝缘膜。
背景技术:
1、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在极组入壳之前包覆一层质地较软且具有柔韧性的绝缘膜,一方面包覆极组,保证极组处于绝缘包覆状态,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与铝壳接触导致内部短路失效,另一方面防止硬质铝壳对极组造成损伤,对极组起到防护的作用。
2、但是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外界因素而引发的振动是常见的情况,电池在振动的过程中,振动波会传递到电池内部,绝缘膜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缓冲能力,可以消减一部分传递到极组上的振动波,但是在极组侧面,绝缘膜通过不同的区域拼接实现覆盖,彼此之间存在拼接缝隙,其缓冲性能较弱,导致极组侧面存在因振动导致粉粒脱落的情况,从而导致脱落后的粉粒腐蚀壳体,破坏内部绝缘环境,导致电池无法正常使用,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绝缘膜,缓冲性能好,防护性优良。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绝缘膜,所述电芯绝缘膜包覆在极组的外侧,并容置在电芯外壳中,所述电芯绝缘膜包括绝缘膜本体,所述绝缘膜本体包括底面包覆区和端面包覆区、第一侧面包覆区和第二侧面包覆区,所述底面包覆区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区,所述端面包覆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所述端面包覆区连接于所述底面包覆区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4、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区和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折叠后覆盖的总面积为s1,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区与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折叠后的重叠面积为s,且满足5mm2≤s≤(0.6×s1)mm2。
5、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与所述端面包覆区之间均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所述端面包覆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折痕位于所述端面包覆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折痕内侧。
6、可选地,所述电芯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侧板,所述壳体的长度尺寸为a,所述壳体侧板的第一厚度尺寸为b1,所述端面包覆区与连接于所述端面包覆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折痕,两个所述第一折痕之间的第一间距尺寸为l1,且满足(a-b1×2-5)mm≤l1≤(a-b1×2-0.1)mm。
7、可选地,所述电芯外壳还包括盖板本体和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内侧的下绝缘件,所述下绝缘件的第二厚度尺寸为b2,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三厚度尺寸为b3,所述壳体的高度尺寸为c,所述壳体底板的第四厚度尺寸为b4;
8、每个所述端面包覆区与所述底面包覆区之间均设有第三折痕,所述第三折痕与所述端面包覆区背离所述底面包覆区一侧的边界之间的第二间距尺寸为l2,且满足(c-b4-b3-b2+3)mm≤l2≤(c-b4-b3-1)mm。
9、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三折痕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位于所述端面包覆区与所述底面包覆区之间的弯折槽,所述弯折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0、所述弯折槽的槽宽尺寸为w,且满足0.1mm≤w≤2mm;
11、和/或,所述弯折槽沿靠近所述第三折痕的方向延伸的尺寸为h,且满足1mm≤h≤5mm。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折痕远离所述底面包覆区的一端与所述端面包覆区远离所述底面包覆区的边缘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间距尺寸为l3,且满足,0.5mm≤l3≤5mm,所述第一折痕靠近所述底面包覆区的一端与所述端面包覆区靠近所述底面包覆区的边缘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四间距尺寸为l4,且满足,0.5mm≤l4≤5mm;
13、和/或,所述第二折痕远离所述底面包覆区的一端与所述端面包覆区远离所述底面包覆区的边缘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五间距尺寸为l5,且满足,0.5mm≤l5≤5mm,所述第二折痕靠近所述底面包覆区的一端与所述端面包覆区靠近所述底面包覆区的边缘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六间距尺寸为l6,且满足,0.5mm≤l6≤5mm。
14、可选地,所述端面包覆区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第二折痕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七间距尺寸为l7,且满足,0mm≤l7≤8mm。
15、可选地,所述绝缘膜本体的厚度尺寸为t,所述第一折痕的深度尺寸为t1,且满足1/3×t≤t1≤1/2×t;
16、和/或;所述第二折痕的深度尺寸为t2,且满足1/3×t≤t2≤1/2×t。
17、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靠近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区一侧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之间的夹角为θ1,且满足15°≤θ1≤90°;
18、和/或;每个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区与所述底面包覆区之间均设有第四折痕,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区靠近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一侧的边缘与所述第四折痕之间的夹角为θ2,且满足,15°≤θ2≤90°。
19、可选地,所述底面包覆区上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贯穿结构,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贯穿结构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隔尺寸为n,且满足5mm≤n≤30mm。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绝缘膜,通过由底面包覆区、端面包覆区、第一侧面包覆区和第二侧面包覆区构成的绝缘膜本体,其中底面包覆区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侧面包覆区,端面包覆区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侧面包覆区,端面包覆区连接于底面包覆区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从而利用底面包覆区覆盖极组的底面,端面包覆区覆盖极组的端面,第一侧面包覆区和第二侧面包覆区共同对极组的侧面实现覆盖,并且将第一侧面包覆区和第二侧面包覆区折叠后覆盖的总面积设为s1,将第一侧面包覆区与第二侧面包覆区折叠后的重叠面积为s,对两者进行限定,使其满足5mm2≤s≤(0.6×s1)mm2,保证极组的侧面重叠有足够面积的绝缘膜本体,从而使包覆绝缘膜本体后的极组侧面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减少因振动导致粉粒脱落的情况,降低了对电芯外壳的腐蚀以及内部绝缘环境被破坏的风险,提高了其对极组侧面的防护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1.电芯绝缘膜,所述电芯绝缘膜包覆在极组的外侧,并容置在电芯外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绝缘膜包括绝缘膜本体,所述绝缘膜本体包括底面包覆区、端面包覆区、第一侧面包覆区和第二侧面包覆区,所述底面包覆区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区,所述端面包覆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所述端面包覆区连接于所述底面包覆区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与所述端面包覆区之间均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所述端面包覆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折痕位于所述端面包覆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折痕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侧板,所述壳体的长度尺寸为a,所述壳体侧板的第一厚度尺寸为b1,所述端面包覆区与连接于所述端面包覆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折痕,两个所述第一折痕之间的第一间距尺寸为l1,且满足(a-b1×2-5)mm≤l1≤(a-b1×2-0.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外壳还包括壳体底板、盖板本体和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内侧的下绝缘件,所述下绝缘件的第二厚度尺寸为b2,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三厚度尺寸为b3,所述壳体的高度尺寸为c,所述壳体底板的第四厚度尺寸为b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折痕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位于所述端面包覆区与所述底面包覆区之间的弯折槽,所述弯折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痕远离所述底面包覆区的一端与所述端面包覆区远离所述底面包覆区的边缘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间距尺寸为l3,且满足,0.5mm≤l3≤5mm,所述第一折痕靠近所述底面包覆区的一端与所述端面包覆区靠近所述底面包覆区的边缘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四间距尺寸为l4,且满足,0.5mm≤l4≤5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包覆区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第二折痕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七间距尺寸为l7,且满足,0mm≤l7≤8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本体的厚度尺寸为t,所述第一折痕的深度尺寸为t1,且满足1/3×t≤t1≤1/2×t;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包覆区靠近所述第一侧面包覆区一侧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之间的夹角为θ1,且满足15°≤θ1≤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包覆区上还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贯穿结构,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贯穿结构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隔尺寸为n,且满足5mm≤n≤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