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12  30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很多种,其中就包括地表水污染监测。

    2、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用于确定地表水的污染状况,便于定制后续的防治方案,但是传统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设备只能对固定水深的地表水进行监测,不能监测多个深度的地表水,导致监测的效果不好,可能会影响设备监测地表水污染状况的准确度,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并且传统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设备不能调节监测的深度,还会导致在一些特定的地表水监测地点无法使用设备,需要购买新的设备,增加了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成本,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块,所述监测装置块的内部开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放线腔,所述装置腔内壁后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设置有包覆范围可变的调节结构。

    3、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杆壁的后侧与第二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蜗杆杆壁前侧的下方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柱壁的左侧缠绕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有监测头,通过设置调节结构,能够对不同深度的地表水进行监测,避免了传统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设备只能对固定水深的地表水进行监测,不能监测多个深度的地表水的问题,监测效果更好,保证了设备对地表水监测的准确度,并且设备适用于各种深度的地表水,避免了传统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设备不能调节监测的深度,导致在一些特定的地表水监测地点无法使用设备的问题,节省了购买新设备的费用,减少了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4、进一步地,所述蜗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装置腔内壁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右端与装置腔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左端贯穿装置腔内壁的左侧延伸至放线腔内壁的右侧,所述转动柱的左端与放线腔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前端与装置腔内壁的前侧转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块的顶面设有监测盒,所述监测盒底面的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

    7、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底座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装置底座顶面的前后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的顶面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右面设有警示灯。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组合结构,能够对电机的转速进行减速,使设备的启动速度更符合设备需求,通过设置蜗杆、蜗轮、转动柱、连接线和监测头,完成了设备的调节效果,本设备通过设置调节结构,能够对不同深度的地表水进行监测,避免了传统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设备只能对固定水深的地表水进行监测,不能监测多个深度的地表水的问题,监测效果更好,保证了设备对地表水监测的准确度,并且设备适用于各种深度的地表水,避免了传统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设备不能调节监测的深度,导致在一些特定的地表水监测地点无法使用设备的问题,节省了购买新设备的费用,减少了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蜗杆与装置腔的转动效果,转动柱与装置腔的转动效果,转动柱与装置腔、放线腔的驱动效果,转动柱与放线腔的转动效果等等,本设备具有更好的连接效果,能够更好地连接设备内部的结构与结构,保证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柱,能够更好地连接第一齿轮,防止第一齿轮连接不稳定影响设备的使用,通过设置监测盒保证了设备基本的监测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装置底座,保证了设备漂浮在水面的效果,通过设置连接架和太阳能板,保证了设备的电力供给,通过设置警示灯,保证了设备的警示效果和提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块(1)的内部开设有装置腔(2),所述装置腔(2)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放线腔(3),所述装置腔(2)内壁后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的底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的内壁设置有包覆范围可变的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蜗杆(7),所述蜗杆(7)杆壁的后侧与第二齿轮(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蜗杆(7)杆壁前侧的下方啮合连接有蜗轮(8),所述蜗轮(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9),所述转动柱(9)柱壁的左侧缠绕连接有连接线(10),所述连接线(10)的一端设有监测头(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装置腔(2)内壁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9)的右端与装置腔(2)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9)的左端贯穿装置腔(2)内壁的左侧延伸至放线腔(3)内壁的右侧,所述转动柱(9)的左端与放线腔(3)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前端与装置腔(2)内壁的前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块(1)的顶面设有监测盒(13),所述监测盒(13)底面的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4)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装置底座(14)顶面的前后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5)的顶面设有太阳能板(16),所述太阳能板(16)的右面设有警示灯(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装置,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监测装置块,所述监测装置块的内部开设有装置腔,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结构,能够对不同深度的地表水进行监测,避免了传统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设备只能对固定水深的地表水进行监测,不能监测多个深度的地表水的问题,监测效果更好,保证了设备对地表水监测的准确度,并且设备适用于各种深度的地表水,避免了传统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设备不能调节监测的深度,导致在一些特定的地表水监测地点无法使用设备的问题,节省了购买新设备的费用,减少了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贺常乐,谢子瑄,马依莎,李玟,郭桃平,韩关,杨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常乐
    技术研发日:2024010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1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