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10  8


    本技术涉及消防救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


    背景技术:

    1、多功能担架的性能体积小、重量轻,可单人操作,便于携带。一般由专用垂直吊绳、专用平行吊带、专用d型环、担架包装带等组成。多功能担架的用途主要用于消防紧急救援、深井及狭窄空间救护、地面一般救援、化学事故现场救护等。

    2、如专利(cn2083720471u)公开了折叠担架,折叠担架包括左右两个梁管组件,左右两个梁管组件之间设置有前后两个横折叠组件,前后两个横折叠组件上方设置有面布,所述面布左右两侧分别套装于左右两个梁管组件上,所述梁管组件包括前支撑梁管和后支撑梁管,所述前支撑梁管和后支撑梁管之间通过连接梁管相连接,其结构简单,可迅速折叠,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和运输;梁管组件和横折叠组件均可进行快速折叠和展开,使用十分方便;担架底部设置有脚架,能够使面布与地面形成一段距离,防止病人直接接触地面产生二次伤害;手柄上设置有橡胶制成的手柄套,手柄套外表面均匀设置防滑凸点,能够有效防止担架从人手中滑落。

    3、在使用上述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此装置折叠之后只是单纯减少其宽度,对其竖起的高度没有减少,且其在使用时的受众环境较窄,不方便在野外山地进行使用,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通过第一折叠床体、第二折叠床体和充气轮胎的结构配合设计,方便装置在不使用时,将其进行折叠收纳,方便日常存储和野外携带时,当在救助野外遇险者时,在徒步路程较远,道路崎岖或者羊肠小道上,即可展开该装置,使用充气轮胎进行辅助该装置进行移动,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救援人员体力,同时节约伤员转运时间;

    2、通过支撑连接柱和螺纹柱的结构配合设计,方便在装置展开时,对其进行支撑增固,方便提高该装置在使用时稳定性,且通过支撑连接柱和螺纹柱的设计,方便在装置不使用时将其收纳折叠在装置内,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3、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包括两个第一折叠床体,所述第一折叠床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折叠床体,所述第二折叠床体远离第一折叠床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收纳把手,所述第一折叠床体两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折叠转轴,所述第一折叠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折叠架,所述折叠架远离第一折叠床体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转轴,所述第二折叠转轴与第二折叠床体固定;

    5、卡接柱,所述第二折叠床体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接柱,所述第二折叠床体的内部且与卡接柱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回弹槽,所述回弹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回弹圆块,所述回弹圆块与卡接柱固定,所述卡接柱与回弹槽相对应的外侧套设有收缩弹簧,所述收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折叠床体固定,所述收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回弹圆块固定,所述卡接柱远离第一折叠床体的端部固定有拉动块;

    6、充气轮胎,其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折叠床体底端之间的位置处,所述充气轮胎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折叠床体使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轮胎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两端的顶端均固定有支撑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开设有折叠槽,所述折叠槽的内侧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端与相对应的第一折叠床体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减震柱,所述支撑减震柱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连接柱,所述支撑连接柱的底端固定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支撑减震柱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连接柱的顶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折叠床体底端的两侧且与支撑连接柱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端位于第二连接架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靠近第一连接座的端部贯穿第二连接架与第一连接座螺纹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折叠床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捆缚槽,所述捆缚槽的内侧设置有捆缚带。

    12、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3、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通过第一折叠床体、第二折叠床体和充气轮胎的结构配合设计,方便装置在不使用时,将其进行折叠收纳,方便日常存储和野外携带时,当在救助野外遇险者时,在徒步路程较远,道路崎岖或者羊肠小道上,即可展开该装置,使用充气轮胎进行辅助该装置进行移动,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救援人员体力,同时节约伤员转运时间;

    15、通过支撑连接柱和螺纹柱的结构配合设计,方便在装置展开时,对其进行支撑增固,方便提高该装置在使用时稳定性,且通过支撑连接柱和螺纹柱的设计,方便在装置不使用时将其收纳折叠在装置内,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11)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两端的顶端均固定有支撑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的顶端开设有折叠槽,所述折叠槽的内侧固定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座(16),所述转动座(16)的顶端与相对应的第一折叠床体(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减震柱(17),所述支撑减震柱(17)的内侧设置有支撑连接柱(18),所述支撑连接柱(18)的底端固定有螺纹柱(19),所述螺纹柱(19)与支撑减震柱(17)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连接柱(18)的顶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座(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床体(1)底端的两侧且与支撑连接柱(18)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21),所述第一连接座(20)的顶端位于第二连接架(21)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架(21)的一端设置有紧固螺栓(22),所述紧固螺栓(22)靠近第一连接座(20)的端部贯穿第二连接架(21)与第一连接座(20)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床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捆缚槽,所述捆缚槽的内侧设置有捆缚带(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消防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包括两个第一折叠床体,第一折叠床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折叠床体,第二折叠床体远离第一折叠床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收纳把手,折叠架远离第一折叠床体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转轴,第二折叠转轴与第二折叠床体固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救援担架,通过第一折叠床体、第二折叠床体和充气轮胎的结构配合设计,方便装置在不使用时,将其进行折叠收纳,方便日常存储和野外携带时,当在救助野外遇险者时,在徒步路程较远,道路崎岖或者羊肠小道上,即可展开该装置,使用充气轮胎进行辅助该装置进行移动,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救援人员体力。

    技术研发人员:单光磊,孟吴恒,杨尉,刘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单光磊
    技术研发日:2024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90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