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08  37


    本技术属于锁具的,具体涉及一种平面锁。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平面锁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复杂的构件容易出现故障,用户体验较差,其次,用户使用的难度也会增大。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平面锁,其设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平面锁,包括拉手、基座、轴体、锁舌、弹簧、罩体和盖体,所述拉手的一端和所述基座的一端通过所述轴体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的一面和所述罩体的端部抵接,所述锁舌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罩体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嵌入到所述锁舌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罩体的一端抵接,所述罩体的一面和所述盖体的一面抵接。

    4、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体,所述盖体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罩体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体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和所述连接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拉手的一端设置有启动部,所述启动部的一端和所述基座的表面抵接。

    6、优选的,所述基座的表面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拉手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部,所述启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7、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端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拉手的端部具有贯穿孔,所述轴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贯穿孔和第二穿孔。

    8、优选的,所述罩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部均抵接于所述基座的边沿,所述第三挡板的端部和所述基座的表面抵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表面具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挡板的表面具有第二凹陷部,所述轴体的一端嵌入到所述第一凹陷部中,所述轴体的另一端嵌入到所述第二凹陷部中。

    10、优选的,所述锁舌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件,所述卡位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二挡板抵接。

    11、优选的,所述锁舌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侧面和所述基座的表面抵接。

    12、优选的,所述盖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侧面和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侧面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三侧板的侧面和所述第四侧板的侧面均抵接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拉手、基座、轴体、锁舌、弹簧、罩体和盖体,拉手的一端和基座的一端通过轴体转动连接,基座的一面和罩体的端部抵接,锁舌的一端设置在罩体内,弹簧的一端嵌入到锁舌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和罩体的一端抵接,罩体的一面和盖体的一面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手和基座相互配合,在用户掰动拉手远离轴体的一端时,拉手和轴体连接的那一端会对基座产生挤压的效果,从而使得基座转动,进而对锁舌产生挤压的效果,达到开锁的目的,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平面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1)、基座(2)、轴体(3)、锁舌(4)、弹簧(5)、罩体(6)和盖体(7),所述拉手(1)的一端和所述基座(2)的一端通过所述轴体(3)转动连接,所述基座(2)的一面和所述罩体(6)的端部抵接,所述锁舌(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罩体(6)内,所述弹簧(5)的一端嵌入到所述锁舌(4)的一端,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和所述罩体(6)的一端抵接,所述罩体(6)的一面和所述盖体(7)的一面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体(8),所述盖体(7)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71),所述罩体(6)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61),所述连接体(8)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71),所述连接体(8)的一端和所述连接部(6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1)的一端设置有启动部(11),所述启动部(11)的一端和所述基座(2)的表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表面具有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所述拉手(1)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部(12),所述启动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1)中,所述移动部(12)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2)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端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穿孔(211)和第二穿孔(212),所述拉手(1)的端部具有贯穿孔(13),所述轴体(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211)、贯穿孔(13)和第二穿孔(21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挡板(62)、第二挡板(63)和第三挡板(64),所述第一挡板(62)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挡板(63)的端部均抵接于所述基座(2)的边沿,所述第三挡板(64)的端部和所述基座(2)的表面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62)的表面具有第一凹陷部(621),所述第二挡板(63)的表面具有第二凹陷部(631),所述轴体(3)的一端嵌入到所述第一凹陷部(621)中,所述轴体(3)的另一端嵌入到所述第二凹陷部(631)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4)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件(41),所述卡位件(4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挡板(62)或所述第二挡板(63)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4)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42),所述限位件(42)的侧面和所述基座(2)的表面抵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侧板(72)、第二侧板(73)、第三侧板(74)和第四侧板(75),所述第一挡板(62)的侧面和所述第一侧板(72)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挡板(63)的侧面和所述第二侧板(73)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三侧板(74)的侧面和所述第四侧板(75)的侧面均抵接于所述第二凹槽(22)的侧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锁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锁,包括拉手、基座、轴体、锁舌、弹簧、罩体和盖体,拉手的一端和基座的一端通过轴体转动连接,基座的一面和罩体的端部抵接,锁舌的一端设置在罩体内,弹簧的一端嵌入到锁舌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和罩体的一端抵接,罩体的一面和盖体的一面抵接。本技术通过拉手和基座相互配合,使得基座能够对锁舌产生挤压的效果,达到开锁的目的,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欧柏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坦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9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