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应急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应急预案生成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涉密场所、防护区域等环境中,针对异常事件的及时响应变得尤为重要。这类环境中的异常事件主要涉及非法进入防护区域(如靠近涉密场所的顶楼)、翻越围栏、违规拍摄等行为。为了确保涉密区域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必须针对这些异常事件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
2、现有的应急预案通常基于预设的固定策略,无法灵活应对实时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异常事件。由于缺乏对实时数据的动态分析,导致应急响应的效率和效果较低,处理优先级不够清晰,无法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做出及时调整。固定策略在面对防护区域的复杂场景时,会导致资源浪费、应急措施执行缓慢、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及时遏制异常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应急预案生成方法、系统及装置,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预案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s1、通过监控系统进行目标环境图像采集,得到目标环境图像数据;对目标环境图像数据进行目标环境活动提取,得到目标环境活动数据;对目标环境活动数据进行异常信息检测,得到异常信息数据;
4、s2、根据异常信息数据以及预设的应急策略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应急策略数据;根据应急策略数据以及异常信息数据进行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得到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
5、s3、获取当前资源数据,并根据当前资源数据以及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应急策略修正数据;
6、s4、获取目标对象历史日志数据,并根据目标对象历史日志数据以及应急策略修正数据进行修正,得到应急策略预案数据。
7、本发明中通过监控系统对目标环境的图像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可以实现实时、高效的异常信息检测。通过根据异常信息数据与应急策略数据库进行智能匹配,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异常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应急策略,从而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针对性。尤其是在复杂或多变的环境中,智能策略匹配能够迅速形成处理方案,避免重复执行不适合的策略。通过根据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进行资源匹配和调度,确保重要事件得到优先处理,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
8、可选地,s1包括:
9、通过监控系统进行目标环境图像采集,得到目标环境图像数据;
10、对目标环境图像数据进行多尺图特征提取,得到目标环境图像特征数据;
11、对目标环境图像特征数据进行多层语义分割,得到目标环境分割图像数据;
12、对目标环境分割图像数据进行活动行为检测,得到目标环境活动行为数据;
13、对目标环境活动行为数据进行异常信息检测,得到异常信息数据。
14、本发明中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目标环境图像采集,能够确保在安全敏感场所的环境中,无论白天黑夜,实时监控现场状况。系统可以捕捉到目标环境中发生的异常活动,保证了高效的安全防护。对目标环境图像数据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够捕捉图像中不同细节层次的特征,确保系统可以识别各种不同尺度的目标或事件。多层语义分割能够将图像中的不同区域进行精准分类,分辨出不同的场景、物体和人员。通过分割图像中的物体,系统可以精确识别出目标环境中每个区域的活动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场景中的动作和行为。过对目标环境分割图像数据进行活动行为检测,能够分析出人员或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行为模式。该步骤可以有效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如未授权人员的异常行动或设备异常移动),为及时应对提供基础。对活动行为数据进行异常信息检测,可以及时识别出违反正常行为模式的活动。
15、可选地,其中异常信息检测包括:
16、对目标环境活动行为数据进行人物识别,得到人物识别数据;
17、对目标环境活动行为数据进行物体识别,得到物体识别数据;
18、根据人物识别数据以及物体识别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得到第一异常检测数据;
19、根据人物识别数据进行行为分量检测,得到人物行为分量数据;
20、对人物行为分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得到第二异常检测数据;
21、将第一异常检测数据以及第二异常检测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异常信息数据。
22、本发明中结合了人物识别、物体识别和行为分量分析,全面覆盖了异常检测的多个维度。通过对人物和物体的识别,不仅可以检测到活动对象,还可以分析这些对象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显著提高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通过人物识别和物体识别,系统能够迅速捕捉监控场景中的人员和物体身份,并生成具体识别数据。该步骤能够有效区分已知人员与陌生人员,或检测到未经授权的物体存在,从而触发后续的异常检测。引入了人物行为分量检测,对人物的具体动作进行分解和分析,可以检测出细微的不正常行为变化。通过这种行为分量的检测,可以发现显而易见的异常行为。本发明整合了第一异常检测数据(基于人物和物体识别)与第二异常检测数据(基于行为分量分析),从多个层次上分析异常情况。这种多层次整合能够减少误报率,提升异常检测的可靠性。通过将人物识别数据和物体识别数据相结合,系统可以分析人物与物体之间的交互行为。例如,当检测到未经授权人员与敏感物体接触时,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并触发警报。
23、可选地,s2包括:
24、根据异常信息数据进行事件影响范围评估,得到异常事件影响范围数据;
25、对异常信息数据进行情景特征提取,得到异常情景特征数据;
26、根据异常事件影响范围数据、异常情景特征数据以及预设的应急策略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应急策略数据;
27、根据应急策略数据以及异常信息数据进行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得到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
28、本发明中通过对异常信息数据进行事件影响范围评估,系统能够预测事件的扩展范围和潜在影响,确定哪些区域、人员或资源受到影响,有助于识别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区域,从而确保应急响应能够优先覆盖关键区域。通过对异常信息数据进行情景特征提取,系统能够分析异常事件发生的具体情景(如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有助于系统在应急响应时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从而调整策略。例如,夜间发生的事件需要与白天不同的应急策略。通过综合异常事件影响范围数据、异常情景特征数据和预设应急策略数据库进行匹配,系统能够为不同类型和情境的异常事件推荐最适合的应急策略,确保系统根据事件的影响范围和情境特征,执行最合适的应急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过根据应急策略数据和异常信息数据进行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系统能够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动态调整处理顺序。高优先级事件将得到及时处理,而低优先级事件则根据资源情况延后处理,保证有限资源的最优利用,并保证关键事件能够得到优先响应。
29、可选地,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包括:
30、对异常信息数据进行异常特征提取,得到异常特征数据;
31、根据异常特征数据进行异常扩展趋势处理,得到异常扩展趋势数据;
32、根据异常扩展趋势数据以及应急策略数据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第一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
33、根据应急策略数据以及异常信息数据进行效用优先级排序,得到第二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
34、根据第一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以及第二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对应急策略数据进行加权优先级计算,得到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
35、本发明中通过对异常信息数据进行异常特征提取,系统能够从异常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异常的类型、严重性、影响范围等,使得系统更准确地理解每个异常事件的本质。通过对异常特征数据进行异常扩展趋势处理,系统可以预测异常事件的发展趋势(如扩散范围、严重性增加的速度等)。根据异常扩展趋势数据和应急策略数据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最有迅速扩展的异常事件获得优先处理。尤其在异常扩展速度快或影响范围广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防止事态恶化。根据效用优先级排序,系统能够评估每个应急策略的效用(如处理效率、资源消耗、成功率等),从而为不同的异常事件分配合适的资源。通过评估应急策略的效用,系统可以确保资源得到最优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或不必要的开销。加权优先级计算通过结合第一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基于扩展趋势)和第二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基于效用排序),实现多维度的优先级计算。
36、可选地,s3包括:
37、获取当前资源数据;
38、根据当前资源数据进行资源调度模型构建,得到资源调度模型;
39、根据资源调度模型进行资源负荷计算,得到资源调度负荷模型;
40、根据资源调度负荷模型以及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应急策略修正数据。
41、本发明中通过实时获取当前资源数据,系统可以全面掌握当前可用资源的状态,包括人员、设备、时间和地点等,使得系统能够动态调整资源调度方案,适应复杂多变的应急环境,确保在资源变化时快速做出响应。基于当前资源数据进行资源调度模型构建,系统能够根据事件的具体需求(如事件类型、规模和处理优先级)智能调度合适的资源。通过资源调度模型,可以确保最适合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分配,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整体应急处理的效率。资源负荷计算是确保资源合理调度的关键步骤,通过计算每个资源的负荷(如当前任务、可用时间、剩余能力等),系统可以避免资源过载或分配不均,确保所有资源在应急处理中的负荷均衡,既不会导致资源浪费,也避免了资源的过度使用或短缺。通过结合资源调度负荷模型和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进行资源匹配,系统可以优先为最紧急的事件调配适当的资源。
42、可选地,资源调度模型构建包括:
43、根据当前资源数据进行资源作用分类,得到当前资源作业标签数据;
44、根据当前资源数据以及当前资源作业标签数据进行资源调度时间计算以及资源空间分布分析,得到资源调度时间数据以及资源空间分布数据;
45、根据资源调度时间数据以及资源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资源调度模型构建,得到资源调度模型。
46、本发明中通过根据当前资源数据进行资源作用分类,系统可以识别每种资源的具体用途、作用和适用场景,并为每个资源分配作业标签,使得系统在调度时能够清楚地了解哪些资源适用于哪些任务,从而提高了调度的针对性和效率,避免了资源误用或调配不当的情况。过根据当前资源数据以及作业标签数据进行资源调度时间计算,系统能够精确预测每个资源从调度到执行任务所需的时间。通过对当前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系统能够了解资源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应急事件位置的空间关系。结合资源调度时间数据,系统能够优化资源调度路线,减少资源从当前位置到任务地点的移动时间。通过整合资源调度时间数据和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资源调度模型构建,系统能够生成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调度方案。该调度模型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不仅确保资源能够及时到达任务地点,还能通过合理分配减少资源的冗余使用和过度调动。
47、可选地,s4包括:
48、获取目标对象历史日志数据;
49、根据目标对象历史日志数据以及异常信息数据进行相似事件提取,得到相似历史事件数据;
50、根据相似历史事件数据进行应急策略效果回溯,得到历史策略效果数据;
51、根据历史策略效果数据以及应急策略修正数据进行策略对比,得到策略对比数据;
52、根据策略对比数据对应急策略修正数据进行修正,得到应急策略预案数据。
53、本发明中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历史日志数据,系统可以访问过去的异常事件和应急处理记录,这为当前事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避免盲目决策,确保应急响应策略基于实际经验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从历史日志数据中提取相似事件,系统可以自动找到与当前异常事件类似的历史事件。通过应急策略效果回溯,系统能够对历史事件中的应急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策略执行的效率、成功率、响应时间等,系统可以量化分析过去的策略执行情况,确保当前应急策略基于实际效果进行优化。通过将当前应急策略与历史相似事件中的策略进行对比,系统能够识别出当前策略的优劣,并通过历史成功的经验来修正现有策略,策略对比确保了决策的合理性,并通过不断优化提升应急响应的可靠性。
54、可选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急预案生成系统,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应急预案生成方法,所述应急预案生成系统包括:
55、目标环境活动异常信息检测模块,用于通过监控系统进行目标环境图像采集,得到目标环境图像数据;对目标环境图像数据进行目标环境活动提取,得到目标环境活动数据;对目标环境活动数据进行异常信息检测,得到异常信息数据;
56、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模块,用于根据异常信息数据以及预设的应急策略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应急策略数据;根据应急策略数据以及异常信息数据进行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得到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
57、应急策略修正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资源数据,并根据当前资源数据以及异常处理优先级数据进行资源匹配,得到应急策略修正数据;
58、应急策略预案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历史日志数据,并根据目标对象历史日志数据以及应急策略修正数据进行修正,得到应急策略预案数据。
59、可选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急预案生成装置,所述应急预案生成装置包括:
60、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
61、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及多种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包括目标环境活动异常信息检测模块、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模块、应急策略修正模块以及应急策略预案生成模块;
62、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急预案生成方法。
6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不仅能够捕捉到人物、物体及其交互行为,还能够精准提取活动数据,这为异常检测和后续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高质量的输入数据。实时图像采集使得系统能够随时响应任何潜在的异常事件,而活动提取确保了异常检测的精度。本发明能够快速识别出潜在的异常行为或事件。异常信息的检测基于多维度的行为分析(如人物行为、物体位置、情境特征等),结合历史数据形成综合判断。根据异常信息与预设的应急策略数据库进行匹配,系统能够智能化选择与当前情境最相关的应急策略。在获取当前资源数据后,系统通过智能资源调度模型,根据事件的优先级以及资源的可用性进行资源匹配。系统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历史日志数据,能够基于以往的应急响应记录和事件处理结果,进行类似事件的回溯和分析。系统能够自动提取相似的历史事件并回顾其应急策略的效果,形成一个自学习机制,逐步积累经验和优化策略。
1.一种应急预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异常信息检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异常处理优先级排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资源调度模型构建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包括:
9.一种应急预案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预案生成方法,所述应急预案生成系统包括:
10.一种应急预案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预案生成装置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