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07  8


    本技术属于电源线制造,尤其涉及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


    背景技术:

    1、电源线是电力系统中输送电能的重要设备,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传统的电源线设计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传输效率低下、安全性能差等,尤其是防护性能,当遇到踩踏时,较大的压力传导至电源线表皮,容易造成电源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常见的电源线受踩踏时容易造成电源线损坏等问题而提供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外侧设有塑料绝缘壳,电源线外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若干第一防护块,相邻所述第一防护块之间设有第二防护块,所述防护机构两端处皆设有第三防护块,所述第二防护块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不锈钢铸造环,所述第三防护块外侧设有l型槽,所述l型槽内也设有不锈钢铸造环。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块包括金属圆环,所述金属圆环外侧固定设有楔形橡胶块,所述楔形橡胶块外表面设有弧形槽,所述楔形橡胶块内表面在所述塑料绝缘壳外侧滑动。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护块包括环形塑料块,所述环形塑料块内表面为圆弧形,所述环形塑料块两端皆固定设有半圆柱限位块,所述半圆柱限位块末端为球状,所述环形塑料块内表面在所述塑料绝缘壳外侧滑动。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护块包括塑料环,所述塑料环一端也固定设有半圆柱限位块,所述塑料环内表面在所述塑料绝缘壳外侧滑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护块外侧设有三个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贯穿所述塑料环。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螺丝钉入所述塑料绝缘壳中。

    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受到踩踏时,压力先被楔形橡胶块缓冲,金属圆环对楔形橡胶块提供支撑作用,第二防护块外表的不锈钢铸造环对第二防护块提供支撑作用,避免导线被踩踏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1)包括线芯(11),所述线芯(11)外侧设有塑料绝缘壳(12),电源线(1)外侧设有防护机构(2),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若干第一防护块(21),相邻所述第一防护块(21)之间设有第二防护块(22),所述防护机构(2)两端处皆设有第三防护块(23),所述第二防护块(22)外侧设有环形槽(24),所述环形槽(24)内设有不锈钢铸造环(25),所述第三防护块(23)外侧设有l型槽(26),所述l型槽(26)内也设有不锈钢铸造环(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块(21)包括金属圆环(211),所述金属圆环(211)外侧固定设有楔形橡胶块(212),所述楔形橡胶块(212)外表面设有弧形槽(213),所述楔形橡胶块(212)内表面在所述塑料绝缘壳(12)外侧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块(22)包括环形塑料块(221),所述环形塑料块(221)内表面为圆弧形,所述环形塑料块(221)两端皆固定设有半圆柱限位块(222),所述半圆柱限位块(222)末端为球状,所述环形塑料块(221)内表面在所述塑料绝缘壳(12)外侧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护块(23)包括塑料环(231),所述塑料环(231)一端也固定设有半圆柱限位块(222),所述塑料环(231)内表面在所述塑料绝缘壳(12)外侧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护块(23)外侧设有三个限位螺丝(232),所述限位螺丝(232)贯穿所述塑料环(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丝(232)钉入所述塑料绝缘壳(12)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踩踏损坏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电源线包括线芯,线芯外侧设有塑料绝缘壳,电源线外侧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若干第一防护块,相邻第一防护块之间设有第二防护块,防护机构两端处皆设有第三防护块,第二防护块外侧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不锈钢铸造环,第三防护块外侧设有L型槽,L型槽内也设有不锈钢铸造环;本技术具有受踩踏时不会造成电源线损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邓鹏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永家兴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8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