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矫治器生产,特别涉及一种集片模组及集片组件。
背景技术:
1、随着牙齿矫正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壳状牙齿矫治器及其原材料的生产开始进入自动化生产阶段。膜片是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主要原材料,壳状牙齿矫治器一般都是由膜片经过热压成型制作而成。膜片的自动化生产方式中可由冲床冲裁或者高速裁切得到,冲床冲裁或者高速裁切后的膜片在生产线上收集和转移,并进行后续生产。
2、目前,在快速冲床冲裁或者裁切设备高速裁切得到固定大小的膜片后,膜片会通过皮带线输送出来。进而落料到收集机构中,通常使用的膜片收集机构只有收集功能没有膜片转移功能,要将膜片从收集机构转移至承载机构或者是下一工序时,一般都是人工转移或者机械手拾取转移,人工转移或者机械转移时,人工转移或者机械转移的时间会超过冲床设备或者裁切设备的生产节拍,冲床设备或者裁切设备需要停机或者待机等待转移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轮膜片的冲裁裁切和收集,即每集片完成一次,冲床设备或者裁切设备都需要暂停一次,无法实现膜片的连续生产,无法适应快速的自动化生产节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生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片模组及集片组件,能够自动收集及转移多片膜片,实现连续生产,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产能,适应快速的自动化生产节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集片模组,集片模组包括集片本体以及设置在集片本体上的导向部和接料组件,集片本体上设有贯穿集片本体的通孔,导向部沿通孔边缘设置,导向部围合形成用于导引并收容多片膜片的膜片收容空间,膜片收容空间的一端与通孔连通,接料组件包括设置在通孔下方的承接台,承接台可相对集片本体往复运动以在收集状态位置和转移状态位置之间切换,在收集状态位置时,承接台覆盖至少部分通孔以使膜片不能穿过通孔,在收集状态位置向转移状态位置切换时,承接台从收集状态位置朝打开通孔的方向运动直至转移状态位置,以使膜片在转移状态位置时穿过通孔。
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集片组件,集片组件包括上述的集片模组及承载机构;承载机构位于集片模组下方,可承接从接料组件转移的多片膜片,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本体,承载本体上设有与集片模组的导向部对应设置的限位部,限位部引导膜片从膜片收容空间内转移至承载本体上。
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集片模组及集片组件,通过集片本体与导向部结合,形成能够对分散独立的膜片进行容纳收集的堆叠空间,可以对皮带线上输送并落料的膜片进行收容,而形成膜片叠层。膜片叠层被集片模组中处于收集状态位置的承接台承载,并可在承接台变换为转移状态位置时一起转移。这样,实现了膜片的自动收集和自动转移,能够适应膜片的连续冲裁和高速裁切,有效提高膜片的生产效率。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收集状态位置时,承接台与通孔之间形成的通道的尺寸小于膜片的尺寸,膜片被支撑在承接台上;在转移状态位置时,承接台与通孔之间形成的通道的尺寸大于膜片的尺寸,膜片与承接台脱离并穿过通孔完成转移。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片本体上设有安装部,承接台可沿着安装部在预设方向上往复运动,承接台沿预设方向运动进入通孔,承接台沿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运动以退出通孔。安装部可以为承接台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可以便于进行承接台的安装。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接台为1个或多个,安装部对应承接台设置。这样,通过选择设计承接台的数量,可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集片模组的设计需求。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为安装槽,安装槽设置在通孔的侧壁上,承接台活动安装于安装槽内。这样,安装槽在为承接台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可以形成容纳承接台的安装空间。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方向为来料方向或者为与来料方向垂直的方向,承接台可绕预设方向轴向转动。这样,承接台以转动的形式安装,有利于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为固定轴,固定轴设置在通孔的侧壁上,承接台活动安装于固定轴上并可绕固定轴旋转。这样,通过固定轴实现承接台的转动安装。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接台为1个时,在收集状态位置时,承接台朝向通孔中心的一侧延伸至膜片在第一方向上宽度的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膜片叠层的底部因支撑面积不足而出现底部膜片翻转的现象。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接台为多个时,多个承接台运动进入通孔后,多个承接台的承载面在同一高度。这样,多个承接台能平稳承接膜片,可以确保堆叠形成的膜片叠层的稳定性。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接台为多个时,多个承接台环绕通孔均匀布局。这样,可以使得承接台能够从各个不同方向对膜片叠层的底部起到均匀的支撑作用。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承接台轴对称或中心对称或者等圆心角设置,其中的轴为通孔的对称轴,中心为通孔的中心。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料组件还包括与承接台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承接台相对集片本体往复运动以在收集状态位置和转移状态位置之间切换。这样,可以通过驱动组件便于实现对承接台运动过程的控制。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臂及驱动件,连接臂的一端与承接台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驱动连接臂带动承接台运动以进入或退出通孔。这样,可以通过连接臂的伸缩移动,带动承接台相对集片本体移动。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接台呈平板状,连接臂可带动承接台沿承接台安装槽往复运动,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承接台在通孔内的运动方向一致。这样,可以简化驱动路径,将承接台便利地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进行连接。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部连续设置,导向部围合形成一上下端开放的膜片收容空间,膜片收容空间的一端与通孔连通,另一端朝向接料端设置。这样,可以避免膜片在移动过程中因位置姿态偏转而运动至导向部外侧,避免膜片脱离预定的移动轨迹。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部间隔设置,包括多个子导向部,多个子导向部沿通孔边缘呈距离设置,多个子导向部一端沿通孔边缘设置,另一端朝向接料端延伸设置,多个子导向部共同围合形成膜片收容空间,膜片收容空间的一端与通孔连通,另一端朝向接料端设置。这样,可以通过子导向部限制膜片移动区域及收容空间,同时,可以便于通过子导向部间的空隙观察膜片的移动及堆叠情况。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子导向部沿通孔边缘均匀分布。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的子导向部从各个不同方向均匀地对膜片起到限制作用。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膜片收容空间的截面形状与膜片的形状基本匹配。这样,可以通过适配膜片收容空间的截面形状与膜片的形状,适应不同形状膜片的收集转移。
2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片模组,通过在接料组件上设置承接台,承接台可相对集片本体往复运动以在收集状态位置和转移状态位置之间切换,在收集状态位置时,承接台覆盖至少部分通孔以使膜片不能穿过通孔,在收集状态位置向转移状态位置切换时,承接台从收集状态位置朝打开通孔的方向运动直至转移状态位置,以使膜片在转移状态位置时穿过所述通孔,实现膜片自动收集和自动转移,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片组件包括集片模组以及位于集片模组下方的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可承接从接料组件转移的多片膜片,并通过滑轨与滑槽的配合将膜片从集片模组所处的起始位置输送至预定位置,集片模组起始位置间和预定位置间的距离可调,可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灵活性高,能够实现连续生产,同时,节约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1.一种集片模组,用于膜片的收集和转移,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片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集片本体上的导向部和接料组件,所述集片本体上设有贯穿所述集片本体的通孔,所述导向部沿所述通孔边缘设置,所述导向部围合形成用于导引并收容多片膜片的膜片收容空间,所述接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下方的承接台,所述承接台可相对所述集片本体往复运动以在收集状态位置和转移状态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收集状态位置时,所述承接台覆盖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以使所述膜片不能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收集状态位置向转移状态位置切换时,所述承接台从所述收集状态位置朝打开通孔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转移状态位置,以使所述膜片在转移状态位置时穿过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集状态位置时,所述承接台与所述通孔之间形成的通道的尺寸小于所述膜片的尺寸,所述膜片被支撑在所述承接台上;在所述转移状态位置时,所述承接台与所述通孔之间形成的通道的尺寸大于所述膜片的尺寸,所述膜片与所述承接台脱离并穿过所述通孔完成转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片本体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承接台可沿着所述安装部在预设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承接台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进入所述通孔,所述承接台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运动以退出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台为1个或多个,所述安装部对应所述承接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为与来料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承接台可沿所述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在通孔的侧壁上,所述承接台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为来料方向或者为与来料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承接台可绕所述预设方向轴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侧壁上,所述承接台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轴上并可绕所述固定轴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接台为1个,在所述收集状态位置时,所述承接台朝向所述通孔中心的一侧延伸至所述膜片在所述预设方向上宽度的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台为多个时,所述多个承接台运动进入所述通孔后,所述多个承接台的承载面在同一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台为多个时,所述多个承接台环绕所述通孔均匀布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承接台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或者等圆心角设置,其中,所述轴为所述通孔的对称轴,所述中心为所述通孔的中心。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承接台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承接台相对所述集片本体往复运动以在收集状态位置和转移状态位置之间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臂及驱动部,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承接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连接臂带动所述承接台运动以进入或退出所述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台呈平板状,所述连接臂可带动所述承接台沿所述安装部往复运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方向与所述承接台在所述通孔内的运动方向一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连续设置,在所述转移状态位置时,所述导向部围合形成一上下端开放的膜片收容空间,所述膜片收容空间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朝向接料端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间隔设置,包括多个子导向部,所述多个子导向部沿所述通孔边缘呈距离设置,所述多个子导向部一端沿所述通孔边缘设置,另一端朝向接料端延伸设置,所述多个子导向部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膜片收容空间,所述膜片收容空间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朝向接料端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导向部沿所述通孔边缘均匀分布。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收容空间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膜片的形状基本匹配。
20.一种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连续设置,在所述转移状态位置时,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承载本体延伸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包括多个子限位部,所述多个子限位部沿所述通孔边缘呈距离设置,在所述转移状态位置时,所述多个子限位部一端沿所述通孔边缘设置且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朝向承载本体延伸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限位部沿所述通孔边缘均匀分布。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集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片组件至少为2个,各所述集片组件并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集片组件的所述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与其所述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