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79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都会使用到大量的槽罐或塔体,那么对于盛放在槽罐、塔体中的液体如果含有颗粒物时,为防止液体中的颗粒物沉积在底部板结,一般会采用搅拌装置;

    目前采用的搅拌方式主要有有两种,最简单的是用一根管子通入压缩空气进行搅拌,相当于点状搅拌,搅拌面积小,因此对较大面积的槽体、塔体,搅拌效果不佳;另外一种最常用的方式是一端用电机(通过轴)带动另一端的叶轮进行搅拌,其效果比采用压缩空气的搅拌方式要好,工业生产中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搅拌,但是依然是属于点状搅拌,改善效果有限,也不适用于潮湿(甚至有雾滴、水滴)密闭的塔体,因为电机在潮湿的环境容易损坏,也不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属于面状搅拌,搅流面积大,搅流效果好,液体中的颗粒物不易沉积板结而堵塞管道,适用于截面比较大的储液件,并且可以根据储液件的面积大小、形状来灵活布置喷嘴,使用方便,具有实用性,而且由于搅流泵等布置在塔外,因此还适用于潮湿密闭的储液件,搅流装置维护和保养也较为方便。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包括搅流泵、进液管、输液总管、第一连接管、排液管、第二连接管和储液件;

    储液件内储存有液体;进液管一端与储液件连通,另一端与搅流泵的输入端连接;搅流泵的输出端与输液总管连接;输液总管延伸入储液件内,且延伸入储液件内的部分呈横向设置;

    第一连接管竖直设置在输液总管上并位于储液件内;排液管纵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第二连接管竖直设置在排液管上,且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喷嘴。

    优选的,储液件为槽罐或塔体。

    优选的,进液管与储液件的连接处位于储液件的底部。

    优选的,排液管的数目为多组并在横向等距设置。

    优选的,排液管的数目为三组。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的数目与排液管相同,第一连接管与排液管一一对应。

    优选的,在每组排液管上,第二连接管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纵向等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含颗粒物液体经过搅流泵的作用被泵入输液总管中,然后液体通过多组第一连接管又进入纵向布置的排液管内,最后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喷嘴内并喷向储液件内,即含颗粒物液体通过搅流泵不断在储液件内循环,解决了塔体或槽罐内液体中颗粒物容易沉淀板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状搅拌,搅流面积大,搅流效果好,液体中的颗粒物不易沉积板结而堵塞管道,进而影响生产,特别适用于截面比较大的储液件,并且可以根据储液件的面积大小、形状灵活布置喷嘴,而且由于搅流泵等布置在塔外,因此还适用于潮湿(甚至有雾滴、水滴)密闭的储液件,搅流装置维护和保养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搅流泵;2、进液管;3、输液总管;4、第一连接管;5、排液管;6、第二连接管;7、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包括搅流泵1、进液管2、输液总管3、第一连接管4、排液管5、第二连接管6和储液件;

    储液件内储存有液体;进液管2一端与储液件连通,另一端与搅流泵1的输入端连接;搅流泵1的输出端与输液总管3连接;输液总管3延伸入储液件内,且延伸入储液件内的部分呈横向设置;

    第一连接管4竖直设置在输液总管3上并位于储液件内;排液管5纵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管4上;排液管5的数目为多组并在横向等距设置,第一连接管4的数目与排液管5相同,第一连接管4与排液管5一一对应;第二连接管6竖直设置在排液管5上,且第二连接管6上设有喷嘴7;在每组排液管5上,第二连接管6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纵向等距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储液件为槽罐或塔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进液管2与储液件的连接处位于储液件的底部,有利于液体的输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排液管5的数目为三组。

    本实用新型中,在储液件(槽罐或塔体)底部引一条进液管2与设置在塔体外面的搅流泵1连接,从储液件内部引出的含颗粒物液体经过搅流泵1的作用被泵入输液总管3中,然后液体通过多组第一连接管4又进入纵向布置的排液管5内,最后通过第二连接管6进入喷嘴7内并喷向储液件内,即储液件内的含颗粒物液体通过搅流泵1不断在储液件内循环,解决了塔体或槽罐内液体中颗粒物容易沉淀板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状搅拌,搅流面积大,搅流效果好,液体中的颗粒物不易沉积板结而堵塞管道,进而影响生产,特别适用于截面比较大的槽体、塔体,并且可以根据塔体、槽罐的面积大小、形状灵活布置喷嘴,而且由于搅流泵1等布置在塔外,因此还适用于潮湿(甚至有雾滴、水滴)密闭的塔体,搅流装置维护和保养也较为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流泵(1)、进液管(2)、输液总管(3)、第一连接管(4)、排液管(5)、第二连接管(6)和储液件;

    储液件内储存有液体;进液管(2)一端与储液件连通,另一端与搅流泵(1)的输入端连接;搅流泵(1)的输出端与输液总管(3)连接;输液总管(3)延伸入储液件内,且延伸入储液件内的部分呈横向设置;

    第一连接管(4)竖直设置在输液总管(3)上并位于储液件内;排液管(5)纵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管(4)上;第二连接管(6)竖直设置在排液管(5)上,且第二连接管(6)上设有喷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件为槽罐或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管(2)与储液件的连接处位于储液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液管(5)的数目为多组并在横向等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液管(5)的数目为三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管(4)的数目与排液管(5)相同,第一连接管(4)与排液管(5)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组排液管(5)上,第二连接管(6)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纵向等距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能防止颗粒物沉积的液体搅拌装置,包括搅流泵、进液管、输液总管、第一连接管、排液管、第二连接管和储液件;储液件内储存有液体;进液管一端与储液件连通,另一端与搅流泵的输入端连接;搅流泵的输出端与输液总管连接;第一连接管竖直设置在输液总管上并位于储液件内;排液管纵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第二连接管竖直设置在排液管上,且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喷嘴。本实用新型属于面状搅拌,搅流面积大,搅流效果好,液体中的颗粒物不易沉积板结而堵塞管道,适用于截面比较大的储液件,并且可以根据储液件的面积大小、形状来灵活布置喷嘴,使用方便,具有实用性,而且还适用于潮湿密闭的储液件,搅流装置维护和保养也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曾平生;吴剑新;王柱;曾庆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