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碳中和检测装置

    技术2025-04-07  41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碳中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2、公告号为cn219391966u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材料碳中和能力的检测试验装置,包括检测盒,检测盒内开设有检测腔,检测腔内设置有用于对材料支撑的固定组件。它利用模拟组件使材料在检测腔处于日常环境中,并对检测腔内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吸收中和,并在进水管和喷头的作用下,使液体进入至检测腔内对检测腔内气体进行挤压,还在密封组件的作用下,使气体仅通过进出气管从检测腔内排出,能够减少气体从模拟组件与检测腔之间的间隙中漏出,保证检测结构的准确性。

    3、然而在实施相关技术中发现上述设计的一种材料碳中和能力的检测试验装置存在以下问题:该检测试验装置通过外置进出气管让检测气体顺着进出气管进入检测盒内,在通过气体流通进入到检测盒内对气体进行检测,但是在气体进入检测盒内时,由于气体是自己流通通过进出气管进入检测盒内,所以对气体的收集效率低,并且进出气管设置在装置的外面,在运输的过程中也容易使异物或者灰尘进入到里面,鉴于此,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碳中和检测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操作的碳中和检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侧连接有封闭板;

    3、所述进气口的下方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低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抽气管的底部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有抽气泵。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封闭板与滑动杆之间为一体固定结构,所述封闭板通过滑动杆和滑槽与移动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封闭板与滑动杆为一体,且封闭板可在移动槽内移动,可便于通过滑动滑动杆将封闭板移动到移动槽内,便于在使用的时候使抽气管从进气口出来啊,也便于在不使用装置的时候可将装置密封。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橡胶垫与移动槽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抽气管通过固定板与电动推杆之间构成伸缩结构,橡胶垫与移动槽之间粘接,可通过橡胶垫与封闭板之间增加摩擦力,防止封闭板因摩擦力过小而不受控制的滑动,抽气管与电动推杆形成伸缩结构,可便于对抽气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在不使用的时候防止抽气管裸露在检测箱外,使之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使其损坏亦或者使异物或者灰尘从进出气管进入到里面。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检测箱的外壁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抽气泵的底部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外壁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抽气泵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检测腔,可便于将抽气泵与隔板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气体流通出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检测腔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外侧连接有排气盖,在便于在气体检测完后,将检测后的气体进行排放,排气盖则是可以防止气体外漏以及防止外面的异物从排气口进入到检测腔内。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抽气管通过抽气泵与输气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密封垫与隔板之间为粘合连接,抽气管、抽气泵和输气管之间箱连通,可便于将气体输入到检测腔内,密封垫与隔板和抽气泵连接,可便于将抽气泵与隔板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气体流通出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封闭板与滑动杆为一体,且封闭板可在移动槽内移动,可便于通过滑动滑动杆将封闭板移动到移动槽内,便于在使用的时候使抽气管从进气口出来,也便于在不使用装置的时候可将装置密封;橡胶垫与移动槽之间粘接,可通过橡胶垫与封闭板之间增加摩擦力,防止封闭板因摩擦力过小而不受控制的滑动,抽气管与电动推杆形成伸缩结构,可便于对抽气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在不使用的时候防止抽气管裸露在检测箱外,使之在运输的过程中损坏亦或者使异物或者灰尘进入到里面;

    12、2)抽气管、抽气泵和输气管之间相连通,可便于将气体输入到检测腔内,密封垫与隔板和抽气泵连接,可便于将抽气泵与隔板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气体流通出来。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操作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1),所述检测箱(1)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9),所述移动槽(9)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5),所述进气口(4)的一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杆(7),所述滑动杆(7)的一侧连接有封闭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6)与滑动杆(7)之间为一体固定结构,所述封闭板(6)通过滑动杆(7)和滑槽(8)与移动槽(9)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5)与移动槽(9)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抽气管(18)通过固定板(17)与电动推杆(16)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的外壁设置有提手(2),所述提手(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检测箱(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14)的底部连接有输气管(20),所述输气管(20)的外壁连接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与抽气泵(1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5),所述隔板(13)的下方设置有检测腔(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21)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22),所述排气管(22)的一端连接有排气口(11),所述排气口(11)的外侧连接有排气盖(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18)通过抽气泵(14)与输气管(2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密封垫(15)与隔板(13)之间为粘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操作的碳中和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箱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进气口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侧连接有封闭板,进气口的下方设置有抽气管,抽气管的低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均连接有电动推杆,抽气管的底部连接有软管,软管的一端连接有抽气泵。本技术中,封闭板与滑动杆为一体,且封闭板可在移动槽内移动,可便于通过滑动滑动杆将封闭板移动到移动槽内,便于在使用的时候使抽气管从进气口出来,也便于在不使用装置的时候可将装置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杨远祥,游翔,黄彬,黄浪,郑钦峰,李远伟,潘恒宇,张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123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8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