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纤维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04  33


    本技术涉及混纺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混纺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1、混纺纤维面料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既有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混纺分为毛粘混纺、羊兔毛绲纺、tr面料、高密nc布、3m防水摩丝布、天丝面料、柔赛丝、tnc面料、复合面料等。

    2、目前在制作这种纤维面料时通常会用到毛纤维来搭配其他纤维面料混纺合成,然而利用毛纤维制成的面料耐热性不高,在熨烫时会发生变形褶皱,从而影响面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混纺纤维面料,该混纺纤维面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混纺纤维面料耐热性不高,在熨烫时会发生变形褶皱,从而影响面料的质量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纺纤维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耐磨层、阻燃层、耐热层、保温层、弹性层和贴身层,阻燃层交织于耐磨层的下表面,耐热层交织于阻燃层的下表面,保温层交织于耐热层的下表面,弹性层交织于保温层的下表面,贴身层交织于弹性层的下表面。

    3、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混纺纤维面料时,利用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的耐热层,具有强度和延伸率高的特点,同时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优于其他合成纤维,实际使用的温度为-180~260℃,使其赋予面料优异的耐热性,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其表面的耐磨层由尼龙丝与绢丝交叉编织而成,使得使得面料的表面不仅耐磨强度好,大大提高了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不易起皱美观度也更高,利用阻燃聚丙烯纤维与玻璃纤维纺织而成的阻燃层,不仅赋予面料阻燃性能,而且强度也相应提高,利用硅酸铝纤维棉制成的隔热层赋予面料优良的隔热效果,配合羊毛材料制成的保暖层,构成面料的保温层,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效果,同时又不会太闷,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利用聚烯烃弹性纤维制成的弹性层,不仅使得面料具有弹性,而且不会变形,最后利用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木纤维和纳米银离子纤维编织而成的抗菌层,具有优越的抗菌效果,能减少细菌与皮肤的接触,具有持续抑菌、自清洁、清除异味的性能,配合丝光棉制成的亲肤层,具有轻薄柔软和吸湿透气的特点,同时用丝光棉制成的面料表面光滑,手感柔软,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

    4、作为优选,耐磨层包括绢丝和尼龙丝,尼龙丝与绢丝交叉编织连接。

    5、作为优选,耐热层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

    6、作为优选,保温层由隔热层和保暖层组成,隔热层由硅酸铝纤维棉制成,保暖层由羊毛材料制成。

    7、作为优选,弹性层为聚烯烃弹性纤维制成。

    8、作为优选,贴身层由抗菌层和亲肤层组成,抗菌层由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木纤维和纳米银离子纤维编织而成,亲肤层由丝光棉制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的耐热层,具有强度和延伸率高的特点,同时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优于其他合成纤维,实际使用的温度为-180~260℃,使其赋予面料优异的耐热性,同时赋予面料阻燃、保温、回弹、抗菌和亲肤的特性,不仅提高了面料的强度,而且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混纺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耐磨层、阻燃层、耐热层、保温层、弹性层和贴身层,阻燃层交织于耐磨层的下表面,耐热层交织于阻燃层的下表面,保温层交织于耐热层的下表面,弹性层交织于保温层的下表面,贴身层交织于弹性层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耐磨层包括绢丝和尼龙丝,尼龙丝与绢丝交叉编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耐热层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保温层由隔热层和保暖层组成,隔热层由硅酸铝纤维棉制成,保暖层由羊毛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弹性层为聚烯烃弹性纤维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混纺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贴身层由抗菌层和亲肤层组成,抗菌层由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木纤维和纳米银离子纤维编织而成,亲肤层由丝光棉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纺纤维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耐磨层、阻燃层、耐热层、保温层、弹性层和贴身层,阻燃层交织于耐磨层的下表面,耐热层交织于阻燃层的下表面,保温层交织于耐热层的下表面,弹性层交织于保温层的下表面,贴身层交织于弹性层的下表面,耐磨层包括绢丝和尼龙丝,尼龙丝与绢丝交叉编织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能够提升混纺纤维面料的耐热性,使其不会在熨烫是发生变形褶皱,同时赋予面料阻燃、保温、回弹、抗菌和亲肤的特性,不仅提高了面料的强度,而且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周峰,徐佳彬,张海燕,张萍,邱月红,沈晓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市舒雅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7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