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组合式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04  32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组合式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烟以及用于雾化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物质的电子设备可统称为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能的电池组件,雾化器作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器件,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2、雾化器通常包括外壳体以及雾化芯,外壳体内设有气流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雾化芯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液体和发热体,雾化芯安装于气流通道的气流流通路径上并与储液腔相连通,其中,导液体的材料可以是导液棉、多孔陶瓷等,发热体可以是金属发热丝、金属发热网等。雾化器的雾化过程一般如下:雾化液从储液仓流入雾化芯的导液体内,在发热体的加热作用下,雾化液被雾化而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用户进行抽吸时,会在气流通道的气流流通路径上形成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体时将气溶胶带走,气溶胶最终跟随气流一起从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即雾化器的吸嘴)流出至用户的口腔而被用户所吸食。

    3、相关技术中,雾化器在出厂时通常已经注好了雾化液,将预装有雾化液的雾化器与电池组件组装成完整的电子雾化装置即可进行抽吸使用,当雾化器消耗完毕时,需要拆卸雾化器以露出雾化器上设置的注液孔,才能够进行加注雾化液的操作。在加注雾化液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先手动打开注液装置的注液部,然后再将注液部穿过注液孔而向储液腔内加注雾化液,因此会增加用户需要手动打开注液部的麻烦,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此外,在手动打开注液装置的注液部时,注液装置内的雾化液会通过注液部沾染用户的手部而弄脏用户的手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组合式雾化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密封盖的储液组件,且第一密封盖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能够提高储液组件与雾化器组装使用时的便利性,以及能够防止储液组件与雾化器组装使用时雾化液沾染到用户手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液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包括:

    3、第一壳体,其内部设有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相连通的第一管道;以及

    4、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为筒状,可活动地密封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密封盖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封闭而形成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液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储液组件与具有第二储液腔的雾化器组装使用时,限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的第一通孔处,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因外力作用而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刺破所述第一密封部,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

    5、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设于所述第一密封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的第一轴肩部,在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组装使用时,所述第一密封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所述第一轴肩部卡接限位于所述雾化器上所述第一通孔处的外壁上。

    6、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具有尖角或锯齿结构。

    7、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盖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橡胶。

    8、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密封盖的筒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当所述第一管道刺破所述第一密封部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相卡合。

    9、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环形凹槽,且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逐渐变小。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数量相同,各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与各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一对应卡合。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还凸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液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储液腔相连通;

    12、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为筒状,可活动地密封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密封盖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封闭而形成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密封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组装使用时,限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的第二通孔处,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的所述另一端因外力作用而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刺破所述第二密封部,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

    13、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设于所述第二密封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的第二轴肩部,在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组装使用时,所述第二密封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所述第二轴肩部卡接限位于所述雾化器上所述第二通孔处的外壁上。

    14、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二密封部相对设置的所述另一端具有尖角或锯齿结构。

    15、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盖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橡胶。

    16、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液腔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远离所述第二密封盖的腔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为0.1mm~3mm。

    17、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的所述另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密封盖的筒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接部相适配的第四卡接部,当所述第二管道的所述另一端刺破所述第二密封部时,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四卡接部相卡合。

    18、可选地,所述第三卡接部为环形凸起,所述第四卡接部为环形凹槽,且所述第三卡接部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逐渐变小。

    19、可选地,所述第三卡接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卡接部沿所述第二管道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卡接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三卡接部的数量相同,各个所述第三卡接部与各个所述第四卡接部一一对应卡合。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储液腔中存储有第一雾化液。

    21、可选地,所述第一雾化液为带香料的雾化液或者为不带香料的雾化液。

    22、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为0.3mm~0.8mm。

    23、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厚度为0.3mm~0.8mm;

    24、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径为2mm以上。

    25、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径为2mm以上。

    2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用于与如上所述的储液组件组装使用,所述雾化器包括:

    27、第二壳体,其内部设有第二储液腔以及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

    28、雾化芯,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中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相连通;以及

    29、密封塞,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处,且当将所述密封塞从所述第一通孔处拆出时,所述第一通孔与外界相连通;

    30、其中,当将所述密封塞从所述第一通孔处拆出,并将所述储液组件在所述第一通孔处与所述雾化器组装成一体进行使用时,所述第一密封盖上的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因外力作用而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刺破所述第一密封部,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

    31、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未连通之前,所述第二储液腔中为无液状态或者存储有第二雾化液。

    32、可选地,所述第二雾化液为无香料的雾化液;

    33、或者,所述第二雾化液与所述第一雾化液是相同的雾化液;

    34、或者,所述第二雾化液带有香料,且所述第二雾化液带有的香料与所述第一雾化液带有的香料不相同。

    3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雾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公开了独立、密闭且用于与雾化器组装使用的储液组件,储液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一密封盖,第一壳体具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第一储液腔以及与第一储液腔相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密封套设有可活动的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用于对第一管道的出液端进行密封,第一密封盖背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封闭而形成有第一密封部,使得第一储液腔处于与外界相隔绝的封闭状态,并且,第一密封盖靠近第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在储液组件与具有第二储液腔的雾化器组装使用时,限位于第二储液腔的第一通孔处,以使得第一管道因外力作用而与第一密封部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刺破第一密封部,连通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如此,当储液组件与雾化器组装成一体进行使用时,第一管道与第一密封盖能够同步插设于第一通孔内,直到第一限位部到达第二壳体的第一通孔处并限位于第二壳体上第一通孔处的外壁上时,第一密封盖卡在第一通孔处从而停止继续朝向第二储液腔运动,而第一管道因施加在储液组件上的外力从而继续朝向第二储液腔的方向相对于第一密封盖运动,即第一管道与固定不动的第一密封盖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已穿过第二壳体的第一通孔的第一管道的出液端贯穿第一密封盖的第一密封部,并伸入第二储液腔内,从而使得第一储液腔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储液腔相连通,进而第一储液腔内的雾化液能够通过第一管道导入至第二储液腔内进行使用。在此过程中,无需先手动推移第一密封盖而使得第一管道的出液端戳穿第一密封盖的第一密封部,然后再将第一管道伸入第二储液腔内,也无需先手动将第一密封盖从第一管道上拆下来后再将第一管道伸入第二储液腔内,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储液组件与雾化器组装使用时的便利性,而且能够防止因手动拆卸第一密封盖导致第一储液腔内的第一雾化液沾染在用户手部而弄脏用户手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设于所述第一密封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的第一轴肩部,在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组装使用时,所述第一密封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所述第一轴肩部卡接限位于所述雾化器上所述第一通孔处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密封盖的筒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当所述第一管道刺破所述第一密封部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相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环形凹槽,且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逐渐变小;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还凸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液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储液腔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设于所述第二密封盖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的第二轴肩部,在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组装使用时,所述第二密封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所述第二轴肩部卡接限位于所述雾化器上所述第二通孔处的外壁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所述另一端的外周壁设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密封盖的筒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接部相适配的第四卡接部,当所述第二管道的所述另一端刺破所述第二密封部时,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四卡接部相卡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为环形凸起,所述第四卡接部为环形凹槽,且所述第三卡接部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逐渐变小;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中存储有第一雾化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液为带香料的雾化液或者为不带香料的雾化液。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为0.3mm~0.8mm;

    12.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液组件组装使用,所述雾化器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未连通之前,所述第二储液腔中为无液状态或者存储有第二雾化液。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15.一种组合式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储液组件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组合式雾化装置。储液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密封盖,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储液腔及第一管道,第一密封盖可活动地密封套设于第一管道,且第一密封盖有第一密封部,第一密封部与第一管道相对设置,第一密封盖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在储液组件与具有第二储液腔的雾化器组装使用时,限位于第一通孔处,以使得第一管道因外力作用而与第一密封部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刺破第一密封部,连通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密封盖的储液组件,且第一密封盖设有第一限位部,能够提高储液组件与雾化器组装的便利性,及能够防止储液组件与雾化器组装使用时雾化液沾染到用户手部。

    技术研发人员:彭争战,刘道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6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