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接线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2、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传统的光伏接线装置比较简单,结构单一,大多数都是用绝缘胶带缠绕进行固定,胶带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发生脱落,不防水等,并且拆卸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螺纹连接有防水筒,所述防水筒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材质,所述防水筒圆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圈与密封盖贴合,所述密封圈内壁贴合有电线,所述密封盖和防水筒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径大于电线外径。
3、优选的,所述密封盖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为锥形。
4、优选的,所述连接筒内固定连接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内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夹板。
5、优选的,所述连接筒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上夹板之间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下夹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上夹板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
7、优选的,所述连接筒表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固定连接有透明板。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线穿过连接筒、防水筒、密封圈和密封盖,然后将电线之间进行连接,这时通过观察口中固定的透明板,便可以观察到其中的电线连接处,然后通过将电线的连接处移动到连接筒之间,随后通过将防水筒螺纹连接在连接筒两侧,然后再推动密封圈将其移动到防水筒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最后通过将密封盖螺纹固定在防水筒圆周面上,在密封盖与防水筒之间固定完成后,这时密封盖便会对密封圈进行挤压,使其能够紧密的贴合在电线圆周面上,将电缆的两端进行密封,从而达到了对电线连接处防水的效果。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线移动到下夹板和上夹板之间,随后通过转动丝杆,通过导向板和导向槽的作用下,丝杆便会带动上夹板向下移动,将其中的电线进行夹持,从而达到了避免电线两端受到拉力时发生松动,提高了抗拉伸能力,同时通过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作用下,可以起到对电线夹持固定时保护的效果,避免过度挤压对电线造成损伤。
1.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包括连接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内螺纹连接有防水筒(2),所述防水筒(2)表面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为橡胶材质,所述防水筒(2)圆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圈(4)与密封盖(5)贴合,所述密封圈(4)内壁贴合有电线(6),所述密封盖(5)和防水筒(2)表面均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内径大于电线(6)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5)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头(8),所述堵头(8)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内固定连接有下夹板(9),所述下夹板(9)内开设有导向槽(10),所述导向槽(10)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板(11),所述导向板(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夹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内螺纹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与上夹板(12)之间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9)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14),所述上夹板(1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表面开设有观察口(16),所述观察口(16)内固定连接有透明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