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艾灸,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
背景技术:
1、艾灸,别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2、艾条或艾柱的治疗原理是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网络系统,它连接着各个器官和组织,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激发经络的活动,进而调整气血的运行,改善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使用艾条或艾柱进行治疗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艾叶。优质的艾叶应该具有浓郁的香味、质地柔软且颜色深绿,将艾叶制成艾条或艾柱后,通过燃烧产生艾热和艾烟,这种热力和烟熏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使经气活动得以激发。治疗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通常会选择一些重要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生理生化功能。
3、现有的艾灸按摩仪通过将燃烧的艾条或艾柱放置在其腔内,然而,艾条或艾柱的燃烧速度以及产生的热量很难精确控制,从而导致艾灸按摩仪的艾灸温度难以把控,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烫伤;如果温度过低,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以解决现有的艾灸按摩仪难以控温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包括:
3、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用于放置燃烧的艾条或艾柱;
4、控温组件,所述壳本体和所述控温组件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导向柱、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柱和所述盖板之间的固定片,所述导向柱上端口设置有环形凹槽以及向所述环形凹槽内凸伸形成的卡块,所述固定片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环绕所述固定片中心轴线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盖板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第二通气孔相配合以构成气体流通通道;所述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导向柱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第二通气孔的重叠面积。
5、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一端设有多个凸部,多个所述凸部分别抵接在所述固定片上,且多个所述第二通气孔与多个所述凸部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通气孔均贯穿与之对应设置的所述凸部。
6、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面向所述固定片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和所述盖板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的第一卡凸,所述导向柱的中空腔内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向柱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部上端设置有延伸进入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二卡凸,当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插入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第一卡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卡凸的下端面相抵接以实现扣合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壳本体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内腔和设置在所述内腔外围的环形腔,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相配合以形成一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套体,所述套体内部中空以形成一个用于放置燃烧的艾条或艾柱的放置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环形片,所述环形片覆盖在所述底座的环形腔上。
8、进一步地,所述套体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套体同轴设置,且所述固定柱由所述套体内顶壁向下延伸凸出形成。
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架设在所述圆形通孔的上方,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放置腔相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通孔的外周依次设置有四个弧形通孔,四个所述弧形通孔环绕所述圆形通孔布设且四个所述弧形通孔等间距排布。
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端部包括四个弧形凸起部和四个弧形凹部,四个所述弧形凸起部和四个所述弧形凹部依次间隔分布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内嵌设有多个滚珠,且每个所述滚珠至少一部分凸露于所述环状结构的端面。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凸伸于所述底座端面的按摩柱,所述按摩柱包括柱体、过渡部以及按摩部,所述按摩部的外轮廓面为弧形面,所述柱体和所述按摩部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按摩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柱体的底面直径。
13、进一步地,所述套体下端为开放口,所述套体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其顶壁厚度的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设置有3个,3个所述第三通气孔依次环绕所述套体的中心轴线等间距排布,安装腔内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盖设在所述套体的顶部外壁上以覆盖三个所述第三通气孔。
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包括壳本体和控温组件,壳本体用于放置燃烧的艾条或艾柱;壳本体和控温组件可拆卸连接;其中,控温组件包括导向柱、盖板以及设置在导向柱和盖板之间的固定片,导向柱上端口设置有环形凹槽以及向环形凹槽内凸伸形成的卡块,固定片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卡接的卡槽,固定片上开设有环绕固定片中心轴线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通气孔,盖板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相配合以构成气体流通通道;盖板可相对于导向柱转动以改变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重叠面积,当盖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以使得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正对齐时,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重叠面积最大,从而使得控温组件的进氧量增大,进而促使位于壳本体内的艾条或艾柱加速燃烧,以释放出更多热量,从而提高明火艾灸经络刷的加热温度,同理,当盖板从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正对齐的位置继续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重叠面积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气体流通通道逐渐缩小,进而能够减小进氧量,以达到控制艾条或艾柱燃烧速度的目的,从而可以控制壳本体内的热量产出速度,以达到控温目的,从而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温度过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一端设有多个凸部(222),多个所述凸部(222)分别抵接在所述固定片(23)上,且多个所述第二通气孔(221)与多个所述凸部(22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通气孔(221)均贯穿与之对应设置的所述凸部(2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面向所述固定片(2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223),所述限位柱(223)和所述盖板(22)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柱(223)远离所述盖板(22)的一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的第一卡凸(2231),所述导向柱(21)的中空腔内设置有安装部(213),所述安装部(213)与所述导向柱(21)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部(213)内设置有安装槽(2131),所述安装部(213)上端设置有延伸进入所述安装槽(2131)内的第二卡凸(2132),当所述限位柱(223)远离所述盖板(22)的一端插入所述安装槽(2131)内时,所述第一卡凸(2231)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卡凸(2132)的下端面相抵接以实现扣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1)包括底座(11)和外壳(12),所述底座(11)和所述外壳(12)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11)包括内腔(114)和设置在所述内腔(114)外围的环形腔(115),所述底座(11)和所述外壳(12)相配合以形成一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套体(13),所述套体(13)内部中空以形成一个用于放置燃烧的艾条或艾柱的放置腔,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环形片(6),所述环形片(6)覆盖在所述底座(11)的环形腔(115)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3)内设置有固定柱(131),所述固定柱(131)与所述套体(13)同轴设置,且所述固定柱(131)由所述套体(13)内顶壁向下延伸凸出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111),所述底座(11)内安装有第一滤网(3),所述第一滤网(3)架设在所述圆形通孔(111)的上方,所述圆形通孔(111)与所述放置腔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111)的外周依次设置有四个弧形通孔(112),四个所述弧形通孔(112)环绕所述圆形通孔(111)布设且四个所述弧形通孔(112)等间距排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端部包括四个弧形凸起部(11a)和四个弧形凹部(11b),四个所述弧形凸起部(11a)和四个所述弧形凹部(11b)依次间隔分布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内嵌设有多个滚珠(4),且每个所述滚珠(4)至少一部分凸露于所述环状结构的端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设置有多个凸伸于所述底座(11)端面的按摩柱(113),所述按摩柱(113)包括柱体(1131)、过渡部(1132)以及按摩部(1133),所述按摩部(1133)的外轮廓面为弧形面,所述柱体(1131)和所述按摩部(1133)通过所述过渡部(1132)连接,所述按摩部(1133)的直径小于所述柱体(1131)的底面直径。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明火艾灸经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3)下端为开放口(132),所述套体(13)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其顶壁厚度的第三通气孔(133),所述第三通气孔(133)设置有3个,3个所述第三通气孔(133)依次环绕所述套体(13)的中心轴线等间距排布,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过滤棉(5),所述过滤棉(5)盖设在所述套体(13)的顶部外壁上以覆盖三个所述第三通气孔(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