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02  8


    本技术涉及热能回收,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1、甜菜制糖厂的废水主要来自清洗甜菜、制糖生产的流道洗涤、压粕过滤、冷凝、冷却等工序,以及糖蜜制酒和酒精等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制糖废水等主要进入废水处理站。糖厂末端废水目前广泛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废水经厌氧处理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具有极大的热能利用潜力。

    2、对于冬季温差较大的地区,废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对进水温度要求较高。目前通过增加蒸汽加热设施来提升水温,但存在提温效果普通,蒸汽耗损量较大的问题;此外,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经收集未加利用直接燃烧,将造成可用能源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解决了可燃气体燃烧系统在燃烧过程中的热能浪费问题,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包括可燃性气体收集装置、水封罐、火炬燃烧器和调节池;

    4、所述可燃性气体收集装置安装于废水处理站的uasb厌氧池中,通过气管与水封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封罐的输出端通过气管与火炬燃烧器的输入端连接;

    5、所述火炬燃烧器的排空口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通过进水管、排水管与调节池连接;所述调节池通过水管与uasb厌氧池连接。

    6、优选的,所述uasb厌氧池为两个以上;所述水封罐为两个以上。

    7、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中设有多个换热器,换热器的板壁采用人字形板片。

    8、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口管设于换热器的上部,热流体的出口管设于换热器的下部;冷流体的进口管设于换热器的下部,冷流体的出口管设于换热器的上部。

    9、优选的,所述火炬燃烧器的排烟口设置有co含量检测装置。

    10、优选的,所述水管设置有保温层。

    11、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为逆流型换热器。

    12、优选的,所述火炬燃烧器与所述加热器自下而上垂直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通过收集uasb厌氧池产生的可燃性气体,通过火炬燃烧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器对调节池中的废水进行循环加热,可将调节池中的水温度从16度左右提升到23度左右,满足进入厌氧系统的水温条件;同时减少了传统处理工艺下的蒸汽使用量。

    15、(2)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通过对加热器的换热器的板壁形状、板片厚度、进出口管位置设置等进行优化,提升换热效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燃性气体收集装置、水封罐、火炬燃烧器和调节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asb厌氧池为两个以上;所述水封罐为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中设有多个换热器,换热器的板壁采用人字形板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口管设于换热器的上部,热流体的出口管设于换热器的下部;冷流体的进口管设于换热器的下部,冷流体的出口管设于换热器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逆流型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炬燃烧器的排烟口设置有co含量检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设置有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炬燃烧器与所述加热器自下而上垂直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站可燃气体燃烧热循环系统,包括可燃性气体收集装置、水封罐、火炬燃烧器和调节池;所述可燃性气体收集装置安装于所述废水处理站的UASB厌氧池中,通过气管与水封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封罐的输出端通过气管与火炬燃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火炬燃烧器的排空口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通过进水管、排水管与调节池连接;所述调节池通过水管与UASB厌氧池连接。本技术解决了可燃气体燃烧系统在燃烧过程中的热能浪费问题,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钦,景忠印,李万智,朱思明,朱才良,陈苹,易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04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5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