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梯,具体涉及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
背景技术:
1、一般的电梯结构中,由于井道的空间足够,主机一般设置在井道的顶层中,其处于轿厢的上方,钢带绕设在主机上,且钢带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主机控制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进行运送乘客或者货物。
2、例如专利号cn202223054625.5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电梯布置结构,包括:井道,所述井道的侧壁上设有门洞,所述井道中分别设有第一反绳轮和第二反绳轮;轿厢和对重,均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井道中,且所述轿厢处于靠近所述门洞的一侧,所述对重处于远离所述门洞的一侧;主机和钢带,所述主机设置在所述井道中,且处于所述对重的上方,所述钢带的一端与所述轿厢相连,所述钢带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反绳轮、所述第二反绳轮和所述主机,并与所述对重相连,所述主机可驱使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在所述井道中升降运动。
3、该专利通过主机设置在对重上方,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然而,在该专利中主机和第二反绳轮设于主机安装座上,第一反绳轮设于反绳轮安装座上,而主机安装座和反绳轮安装座之间相对独立,两者之间无定位结构,在安装工人安装第一反绳轮、第二反绳轮和主机的曳引轮时,需要在井道内慢慢调校主机安装座和反绳轮安装座的位置,才能让第一反绳轮、第二反绳轮和主机的曳引轮在空间上相互对应,以此与钢带相匹配,存在调节麻烦和调节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包括主机、钢带、对重导轨、轿厢导轨、导向连接在对重导轨上的对重装置、导向连接在对重导轨上的电梯轿厢、安装在对重导轨上端的安装主梁、安装在轿厢导轨上端的承重主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中间座、设于中间座一端上的第一基座、设于中间座另一端上且高于第一基座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安装在安装主梁上,所述主机与第一基座连接;
4、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位于主机与中间座之间的第一导轮;所述第二基座安装在承重主梁的顶部,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第二导轮、第三导轮;所述钢带的一端连接在对重装置上,另一端依次绕在主机的曳引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后连接在电梯轿厢上。
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间座为平板状。
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间座上设有供钢带穿过的穿带口。
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主梁和承重主梁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横梁、将两个安装横梁固定在一起的两个承托座,所述承托座支撑连接在安装横梁的底部,所述安装主梁的两个承托座分别安装在两根对重导轨上;所述承重主梁的两个承托座分别安装在两根轿厢导轨上。
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均包括与中间座固定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纵梁,两个安装纵梁之间形成导轮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导轮设于第一基座的导轮安装区域内,所述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设于第二基座的导轮安装区域内。
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沿纵向排列设置。
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基座的安装纵梁与安装主梁的安装横梁之间、所述第二基座的安装纵梁与承重主梁的安装横梁之间分别采用安装螺栓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横梁上设有横向长圆孔,所述安装纵梁上设有纵向长圆孔,每个所述纵向长圆孔对应一个横向长圆孔,安装螺栓的螺杆端穿过相互对应的纵向长圆孔和横向长圆孔。
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重装置和电梯轿厢的顶部均设有用于连接钢带带头的钢带连接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和主机均安装在连接支架上,方便直接在连接支架上将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和主机的曳引轮进行定位安装,从而保证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和主机的曳引轮在空间上相互对应,从而能够很好地与钢带匹配,减少钢带从导轮或曳引轮上脱落的几率,使钢带带动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另外,通过连接支架将安装主梁和承重主梁连接在一起,从而有效提高安装主梁和承重主梁的稳定性,而且连接支架上设置安装位,能够使主机安装在对重装置的上方,从而达到节省井道空间的目的。
1.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包括主机(1)、钢带(2)、对重导轨(3)、轿厢导轨(4)、导向连接在对重导轨(3)上的对重装置(5)、导向连接在对重导轨(3)上的电梯轿厢(6)、安装在对重导轨(3)上端的安装主梁(7)、安装在轿厢导轨(4)上端的承重主梁(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9),所述连接支架(9)包括中间座(91)、设于中间座(91)一端上的第一基座(92)、设于中间座(91)另一端上且高于第一基座(92)的第二基座(93),所述第一基座(92)安装在安装主梁(7)上,所述主机(1)与第一基座(9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座(91)为平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座(91)上设有供钢带(2)穿过的穿带口(9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梁(7)和承重主梁(8)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横梁(781)、将两个安装横梁(781)固定在一起的两个承托座(782),所述承托座(782)支撑连接在安装横梁(781)的底部,所述安装主梁(7)的两个承托座(782)分别安装在两根对重导轨(3)上;所述承重主梁(8)的两个承托座(782)分别安装在两根轿厢导轨(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92)和第二基座(93)均包括与中间座(91)固定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纵梁(901),两个安装纵梁(901)之间形成导轮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导轮(10)设于第一基座(92)的导轮安装区域内,所述第二导轮(11)和第三导轮(12)设于第二基座(93)的导轮安装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轮(11)和第三导轮(1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沿纵向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92)的安装纵梁(901)与安装主梁(7)的安装横梁(781)之间、所述第二基座(93)的安装纵梁(901)与承重主梁(8)的安装横梁(781)之间分别采用安装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横梁(781)上设有横向长圆孔(200),所述安装纵梁(901)上设有纵向长圆孔(300),每个所述纵向长圆孔(300)对应一个横向长圆孔(200),安装螺栓的螺杆端穿过相互对应的纵向长圆孔(300)和横向长圆孔(20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曳引比1:1的电梯钢带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装置(5)和电梯轿厢(6)的顶部均设有用于连接钢带(2)带头的钢带连接装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