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电主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主轴及电主轴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1、电主轴是电动机与主轴融合在一起的产物,电动机的转子即为主轴的旋转部分,理论上可以把电主轴看作一台高速电动机;其中,电气浮主轴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加工件,被运用在如晶圆薄化等对于精度和承载性能都有较高要求的设备中,作为晶圆薄化等设备中的核心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对电气浮主轴的端面以及轴向跳动量要求控制在纳米级别。
2、现有的电气浮主轴的精度通常与电气浮主轴中气浮轴承的性能相关,其工作原理是在气浮轴承与相对的运动平面之间形成气膜,气膜将气浮轴承顶起而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对主轴起到润滑和支撑的作用。气浮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依靠供气源进行供气,然而供气源中不可避免含有部分微小杂质,长久使用后,容易造成气膜收缩甚至堵塞,降低电气浮主轴的稳定性。
3、基于上述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气浮主轴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主轴及电主轴维护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电气浮主轴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提高电气浮主轴的稳定性。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主轴,包括:机壳;转子,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转子在所述机壳内具有转动自由度;定子,所述定子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定子套设于所述转子外侧;以及气浮轴承,所述气浮轴承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用于支撑所述转子,所述气浮轴承包括:轴承本体;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设置于所述轴承本体上,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所述转子之间形成有气膜以承载所述转子;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轴承本体与所述气膜之间,所述活动件具有活动自由度以调整所述气膜的厚度。
3、可以理解的是,机壳用于装载转子、定子以及气浮轴承,转子在定子的作用下得以旋转,气浮轴承可以与转子之间形成气膜,从而利用气膜承载支撑转子,并且气膜由空气形成,转子的转动摩擦力较小,可以输出较高的转速以满足各种加工设备的需求。其中,气浮轴承内设有第一气体通道,通过设置第一气体通道以通入气体,气体经过转子与气浮轴承的间隙而形成气膜,再由气浮轴承的两侧流出。本技术通过在气浮轴承上设置可活动的活动件,使得转子与活动件之间的间隙可调,从而自由控制气膜的厚度。当气膜收缩或者堵塞时,可以增加活动件与转子的间隙,从而增加该间隙的气流流量,快速将杂质颗粒清除,并且,当气膜厚度过大呈现不稳定时,同样可以减小活动件与转子的间隙,从而减小该间隙的气体流量,以此维持承载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件优选为平板状或块状,活动件上靠近气膜的一面为平面,以此保证活动件与转子之间的气膜受力均匀。
4、在上述的电主轴中,所述轴承本体内还设有支撑部,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于支撑部,且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连通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可向所述腔室通气或抽气以驱动所述活动件活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气体通道执行通气操作,可以增加腔室的气压,从而利用气压驱动活动件向靠近气膜方向活动以减小气膜厚度;第二气体通过执行抽气操作,可以减小腔室的气压,从而利用气体负压驱动活动件向远离气膜方向活动以增加气膜厚度。
5、在上述的电主轴中,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以供所述活动件弹性活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利用弹性件将活动件与支撑部连接,可以防止活动件受到气压作用而脱离轴承本体,并且,弹性件还具有弹性恢复的特性,可以缓冲气压作用。
6、在上述的电主轴中,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所述腔室,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所述气膜。可以理解的是,气体可经第二气体通道、第一通孔至腔室实现增压,或由腔室至第一通孔、第二气体通道抽出实现减压,气膜处的气体可经过第二通孔、第二气体通道后脱离气浮轴承。
7、在上述的电主轴中,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膜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由所述活动件活动切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状态下,活动件的位置更靠近气膜,气膜厚度较小,活动件相较于第二通孔更远离第一通孔,或者活动件端部封堵第二通孔,保证气膜无法与第二通孔相通,且腔室体积较大;第二状态下,活动件的位置更靠近第一通孔且远离气膜,气膜厚度较大,活动件位于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之间,保证气膜与第二通孔相通,且腔室体积减小,第二通孔无法与腔室连通。第一状态下,腔室的气体可同时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入第二气体通道,或者仅从第一通孔进入第二气体通道,第二状态下,气膜处的气体经过第二通孔、第二气体通道后排出至轴承本体外。
8、在上述的电主轴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小于3微米。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小于3微米时,可以允许微小杂质颗粒通过,从而进入第二气体通道后排出至气浮轴承外。
9、在上述的电主轴中,还包括转速检测单元,所述转速检测单元作用于所述转子以检测所述转子的转速,且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外接有控气件,所述控气件与所述转速检测单元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控气件用于向第二气体通道通入气体或从第二气体通道抽离气体,控气件的操作取决于转速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当转速检测单元检测到转子的转速为异常时,表征气膜厚度较小或气膜堵塞,需要执行抽离气体操作,当转速检测单元检测到转子的转速为正常时,表征气膜厚度正常,向第二气体通道内注入适量气体后,维持腔室内的气压平衡即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速检测单元还可与定子或定子的驱动件通信连接,通过向定子或定子的驱动件发送堵塞信号,从而停止驱动转子转动,避免电主轴卡死损伤。
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主轴维护方法,应用于前述的电主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转子的转速;
12、基于转子的转速,识别判断气膜状态;
13、根据气膜状态,执行气膜调整操作或正常供气操作,所述气膜调整操作包括:调整活动件的位置。
14、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气膜厚度减小,会增加转子的转动摩擦力,从而降低转子的转速,通过获取转子的转速信息,可以判断气膜的状态,基于气膜状态,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如气膜调整操作或正常供气操作。具体的,气膜调整操作可以是调整活动件的位置,从而调整活动件与转子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气膜厚度。
15、在上述的电主轴维护方法中,所述基于转子的转速,识别判断气膜状态包括:
16、转子的实际转速v≥第一标准转速v1,则确定气膜处于正常状态;
17、转子的实际转速v<第一标准转速v1,则确定气膜处于异常状态;
18、其中,所述异常状态包括气膜收缩和气膜堵塞。
19、可以理解的是,设定一个第一标准转速v1,当气膜处于正常状态下,转子的实际转速v大于等于第一标准转速v1,当气膜处于异常状态下,转子的实际转速v低于第一标准转速v1。异常状态还包括气膜收缩和气膜堵塞两种状况,其中,气膜堵塞是极限情况,转子的实际转速远小于第一标准转速v1,但大于气膜收缩下的转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定第二标准转速v2以区法判断是否为气膜收缩或气膜堵塞。
20、在上述的电主轴维护方法中,所述气膜堵塞时,执行以下步骤:
21、调整活动件的位置,以使堵塞颗粒具有脱离气膜的趋势;
22、执行抽气操作,将气膜的堵塞颗粒抽离气浮轴承。
2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整活动件的位置,以形成一条可供堵塞颗粒脱离气膜的通道,从而具有脱离气膜的趋势,具体的,执行抽气操作可以从第二气体通道抽气,使得堵塞颗粒从第二气体通道脱离。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技术通过在气浮轴承上设置可活动的活动件,使得转子与活动件之间的间隙可调,从而自由控制气膜的厚度,当气膜收缩或者堵塞时,可以增加活动件与转子的间隙,从而增加该间隙的气流流量,快速将杂质颗粒清除,并且,当气膜厚度过大呈现不稳定时,同样可以减小活动件与转子的间隙,从而减小该间隙的气体流量,以此维持承载稳定性;
26、2、本技术利用弹性件将活动件与支撑部连接,可以防止活动件受到气压作用而脱离轴承本体,并且,弹性件还具有弹性恢复的特性,可以缓冲气压作用;
27、3、本技术通过第二通孔与活动件配合,以使第二通孔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二状态下,可以将第二通孔与气膜接通,气膜处的堵塞颗粒可被第二气体通道的负压吸入,并从轴承本体外侧排出,降低堵塞清理难度,延长了电主轴的使用寿命;
28、4、本技术通过设置转速检测单元与控气件通信连接,转速检测单元获取转子转速,并发送控气件,配合控气件控制第二气体通道执行抽气/通气操作,保证电主轴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1.一种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410)内还设有支撑部(440),所述活动件(430)活动连接于支撑部(440),且所述活动件(430)与所述支撑部(440)之间形成有腔室(450),所述腔室(450)连通有第二气体通道(460),所述第二气体通道(460)可向所述腔室(450)通气或抽气以驱动所述活动件(430)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430)与所述支撑部(440)之间通过弹性件(470)连接,所述弹性件(470)以供所述活动件(430)弹性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460)上设有第一通孔(461)和第二通孔(462),所述第一通孔(461)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460)与所述腔室(450),所述第二通孔(462)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460)与所述气膜(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46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通孔(462)与所述腔室(450)连通;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通孔(462)与所述气膜(f)连通,所述第二通孔(462)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由所述活动件(430)活动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462)的孔径不小于3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速检测单元(500),所述转速检测单元(500)作用于所述转子(200)以检测所述转子(200)的转速,且所述第二气体通道(460)外接有控气件(600),所述控气件(600)与所述转速检测单元(500)通信连接。
8.一种电主轴维护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主轴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转子(200)的转速,识别判断气膜(f)状态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主轴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f)堵塞时,执行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