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37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行灯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



    背景技术:

    渔船航行信号灯是用于渔船的一种信号灯,可分为前桅灯、左舷灯、右舷灯等,在渔船航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则是控制渔船信号灯的装置,一般通过应用先进、高效、可靠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和无线gprs/cdma通信技术等,来实现对信号灯的远程集中控制与管理。

    现有的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功能较为单一,且防水性较差,受海上潮湿的环境影响使用寿命较低,并且内部导线较多使得成本较高,而且没有相应的防护结构,为此,我们提出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功能较为单一,且防水性较差,受海上潮湿的环境影响使用寿命较低,并且内部导线较多使得成本较高,而且没有相应的防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防水壳体和防护组件,所述控制器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左侧固定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上方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控制面板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电源按钮和蜂鸣器按钮,且电源按钮的下方安装有控制灯按钮,所述控制灯按钮的下方安装有复位开关,所述防水壳体固定于控制器主体的后方外侧,且控制器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四角设置有螺纹孔,且电路板的外侧涂覆有防水胶层,所述电路板的中上方连接有控制线,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于控制面板的一侧,且主控模块的下方电性连接有光敏传感器模块,主控模块的上方电性连接有wifi模块,且wifi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另一侧电性连接右gps模块并外部连接进来的感应开关信号,所述防护组件安装于控制器主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控制灯按钮设置有两组,且控制灯按钮之间呈平行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水壳体与控制器主体均为矩形状结构,且防水壳体与控制器主体之间的尺寸相吻合,并且防水壳体与控制器主体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水壳体的防水等级到达ip,且为防水壳体为abs塑胶材料,并且abs防水壳体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对称中心与控制器主体的对称中心重合,且电路板的四角处呈对称状分布有螺纹孔,并且电路板与防水壳体之间为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wifi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的两两之间均为双向选择设置,且主控模块与控制面板同样为双向选择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有前桅灯驱动模块、前桅灯、左舷灯驱动模块、左舷灯、右舷灯驱动模块、右舷灯、左上环照灯驱动模块、左上环照灯、左中环照灯驱动模块、左中环照灯、右上环照灯驱动模块、右上环照灯、右中环照灯驱动模块、右中环照灯、右下环照灯驱动模块、右下环照灯、后桅灯驱动模块、后桅灯、尾灯驱动模块、尾灯,所述前桅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前桅灯,所述左舷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舷灯,所述右舷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舷灯,所述左上环照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上环照灯,所述左中环照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中环照灯,所述右上环照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上环照灯,所述右中环照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中环照灯,所述右下环照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下环照灯,所述后桅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后桅灯,所述尾灯驱动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尾灯。

    优选的,所述前桅灯驱动模块和前桅灯、左舷灯驱动模块和左舷灯、右舷灯驱动模块和右舷灯、左上环照灯和左中环照灯、右上环照灯和右中环照灯、右下环照灯和后桅灯之间为电性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外防护层、泡沫防撞角、缓冲弹簧、橡胶垫、散热鳍片、气囊层和充气口,所述外防护层安装于控制器主体的外侧,且控制器主体的四角处粘贴有泡沫防撞角,所述外防护层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两端胶接有橡胶垫,所述缓冲弹簧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与控制器主体的外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外防护层的外侧安装有气囊层,且气囊层的上方设置有充气口。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和散热鳍片之间关于控制器主体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控制器主体四角处的泡沫防撞角外侧呈弧形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防水壳体的设置便于对电路板进行防水保护,防止水汽进入内部影响电路板,从而避免海上的潮湿气候对电路板造成影响,电路板外侧涂覆防水胶层有利于增强防水性,起到了双重防水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路板的设计便于减少连接导线,电路板芯片的内部采用总线结构,代替了原本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线,避免出现传统的信号灯控制器一个按钮控制一个灯,造成连接的导线较多的问题节约安装成本。

    3、本实用新型在主控板上安装gps模块通过电脑手机监控软件,随时的查看船舶当前的位置。并且通过船上的无线网络向岸上的电脑传输渔船当前状态以及信号灯的状态。并且监控软件不断的在计算并进行实时的分析,当判定船舶当前状态与实际的信号灯情况不一样时,通过网络远程提醒船员们及时的调整正确的航行信号灯。

    4、本实用新型控制器通过转换开关来实现船舶信号灯的手动/自动模式切换。打到手动模式时,船员需要自己通过船舶的当前状态来实现对信号灯模式的切换。当打到自动模式时,安装在船舶上感应开关的状态来检测船舶当前的工作状态来实现信号灯的自动切换功能。

    5、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光敏传感器模块和wifi模块的设置便于操作功能性,光敏传感器模块上的光敏传感器可以判定当前的能见度,是否需要打开信号灯,wifi模块的设置便于船员网络的通讯以及可以通过手机对渔船上的信号灯实施监测及控制,使用较为方便。

    6、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指示灯的设置便于了解到船体对应位置的信号灯状况,这样便于检测航行信号灯的当前状态,一旦信号灯损坏,控制面板上就会发出警报,并且通过指示灯准确的显示损坏的信号灯的位置,提醒渔民检查更换灯泡,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灯按钮来控制信号灯。

    7、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传输线对船用ais避碰设备的信号连接时,当ais上显示船舶相距离3海里时,航行灯控制器会提示报警。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对方船舶的当前的航向以及预判模拟的航行轨迹。让船员根据对方的船舶当前位置以及模拟的航向轨迹,来调整航向,避免船舶之间发生碰撞。

    8、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防护组件的设置能够加强防护作用,缓冲弹簧可以对控制器主体的外侧进行均匀的弹性防护,同时可以提高控制器主体的抗压能力,散热鳍片便于将控制器主体的热量导出后通过上下两侧面进行热量的逸散,从而便于散热,泡沫防撞角能够对控制器主体的四角处进行防摔保护,弧形状结构能够避免尖锐角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气囊层可以在充气后起到双重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的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的工作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主体;2、控制面板;3、指示灯;4、显示屏;5、蜂鸣器;6、电源按钮;7、控制灯按钮;8、转换开关;9、防水壳体;10、电路板;11、螺纹孔;12、防水胶层;13、控制线;14、主控模块;15、光敏传感器模块;16、wifi模块;17、驱动模块;1701、前桅灯驱动模块;1702、前桅灯;1703、左舷灯驱动模块;1704、左舷灯;1705、右舷灯驱动模块;1706、右舷灯;1707、左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08、左上环照灯;1709、左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10、左中环照灯;1711、右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12、右上环照灯;1713、右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14、右中环照灯;1715、右下环照灯驱动模块;1716、右下环照灯;1717、后桅灯驱动模块;1718、后桅灯;1719、尾桅灯驱动模块;1720、尾桅灯;18、gps模块;19、感应开关;1801、外防护层;1802、泡沫防撞角;1803、缓冲弹簧;1804、橡胶垫;1805、散热鳍片;1806、气囊层;1807、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1和防水壳体9,控制器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的左侧固定有指示灯3,且指示灯下方安装有显示屏4,控制面板2的右侧上方安装有蜂鸣器5和电源按钮6,且电源按钮5的下方安装有控制灯按钮7,控制灯按钮7的下方安装有转换开关8,控制灯按钮7设置有两组,且控制灯按钮7之间呈平行状结构,控制灯按钮7设置有两组且相互平行使得控制面板2表面各组控制灯按钮7分布清晰美观,使用较为便捷;

    防水壳体9固定于控制器主体1的后方外侧,且控制器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0,防水壳体9的防水等级到达ip65,且为防水壳体9为abs塑胶材料,并且abs防水壳体9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防水壳体9的防水等级到达ip65能够有效提高控制器主体1的防水等级,并对电路板10进行防水保护,防水壳体9与控制器主体1均为矩形状结构,且防水壳体9与控制器主体1之间的尺寸相吻合,并且防水壳体9与控制器主体1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防水壳体9与控制器主体1之间均为矩形尺寸相吻合便于防水壳体9与控制器主体1的安装固定;

    电路板10的四角设置有螺纹孔11,且电路板10的外侧涂覆有防水胶层12,电路板10的对称中心与控制器主体1的对称中心重合,且电路板10的四角处呈对称状分布有螺纹孔11,并且电路板10与防水壳体9之间为螺栓连接,电路板10的中上方连接有控制线13,主控模块14电性连接于控制面板2的一侧,且主控模块14的下方电性连接有光敏传感器模块15,主控模块14、wifi控制模块16与驱动模块17的两两之间均为双向选择设置,且主控模块14与控制面板2同样为双向选择设置,主控模块14、wifi控制模块16与驱动模块17的两两之间均为双向选择设置有利于信息的双向传递过程;

    主控模块14的上方电性连接有光敏传感器15,gps模块18,感应开关19,wifi控制模块16,且wifi模块16的一侧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17,驱动模块17包括有前桅灯驱动模块1701、前桅灯1702、左舷灯驱动模块1703、左舷灯1704、右舷灯驱动模块1705和右舷灯1706、左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07和左上环照灯1708、左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09和左中环照灯1710、右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11和右上环照灯1712、右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13和右中环照灯1714、右下环照灯驱动模块1715和右下环照灯1716、后桅灯驱动模块1717和后桅灯1718、尾灯驱动模块1719和尾灯1720,

    前桅灯驱动模块1701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前桅灯1702,左舷灯驱动模块1703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舷灯1704,右舷灯驱动模块1705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舷灯1706,左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07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上环照灯1708,左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09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中环照灯1710,右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11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上环照灯1712,右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13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中环照灯1714,右下环照灯驱动模块1715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下环照灯1716,后桅灯驱动模块1717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后桅灯1718,尾灯驱动模块1719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尾灯1720,

    前桅灯驱动模块1701和前桅灯1702、左舷灯驱动模块1703和左舷灯1704、右舷灯驱动模块1705和右舷灯1706、左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07和左上环照灯1708、左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09和左中环照灯灯1710、右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11和右上环照灯1712、右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13和右中环照灯1714、右下环照灯驱动模块1715和右下环照灯1716、后桅灯驱动模块1717和后桅灯1718、尾灯驱动模块1719和尾灯1720之间为电性串联连接,通过该结构设置便于利用驱动模块17实现相应位置的信号灯点亮;

    防护组件安装于控制器主体1的外侧,防护组件包括有外防护层1801、泡沫防撞角1802、缓冲弹簧1803、橡胶垫1804、散热鳍片1805、气囊层1806和充气口1807,外防护层1801安装于控制器主体1的外侧,且控制器主体1的四角处粘贴有泡沫防撞角1802,外防护层1801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弹簧1803,且缓冲弹簧1803的两端胶接有橡胶垫1804,缓冲弹簧1803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鳍片1805,且散热鳍片1805与控制器主体1的外壁为固定连接,外防护层1801的外侧安装有气囊层1806,且气囊层1806的上方设置有充气口1807;

    缓冲弹簧1803和散热鳍片1805之间关于控制器主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控制器主体1四角处的泡沫防撞角1802外侧呈弧形状结构,缓冲弹簧1803和散热鳍片1805之间关于控制器主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使得缓冲弹簧1803可以对控制器主体1的外侧进行均匀的弹性防护,同时可以提高控制器主体1的抗压能力,而散热鳍片1805便于将控制器主体1的热量导出后通过上下两侧面进行热量的逸散,从而便于散热,控制器主体1四角处的泡沫防撞角1802外侧呈弧形状结构使得泡沫防撞角1802能够对控制器主体1的四角处进行防摔保护,弧形状结构能够避免尖锐角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综上,该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采用eda技术把各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电路板10芯片上,内部采用总线结构,代替了原本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线,避免出现传统的信号灯控制器一个按钮控制一个灯,造成连接的导线较多的问题,只要用两根公共导线依次连接驱动检测板,通过主控模块14来识别驱动板上我们给定的编号,通过编号来区分每个驱动板,然后利用驱动模块17实现相应位置的信号灯点亮;

    而后将电路板10安装在控制器主体1内部,并在电路板10外侧涂覆防水胶层12增强防水性,最后安装上防水壳体9,利用防水壳体9的设置对电路板10进行防水保护,防止水汽进入内部影响电路板10,从而避免海上的潮湿气候对电路板10造成影响;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指示灯3的查看信号灯状况,这样便于检测航行信号灯的当前状态,一旦信号灯损坏,控制面板2上就会发出警报,并且通过指示灯3准确的显示损坏的信号灯的位置,提醒渔民检查更换灯泡,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灯按钮7来控制信号灯。航行灯控制器连接船用ais避碰设备,当ais上提示船舶相距离3海里时,航行灯控制器就会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对方船舶的当前的航向以及后面模拟的航行轨迹。让船员根据对方的船舶模拟的航向轨迹,以及自己调整航行轨迹是否可行,避免船舶之间发生碰撞。手动/自动开关8可实现切换渔船信号灯的工作模式。打到手动模式时,船员需要自己通过船舶的当前状态来实现对信号灯模式的切换。当打到自动模式时,安装在船舶上感应开关19的状态来检测船舶当前的工作状态来实现信号灯的自动切换功能;

    光敏传感器模块15的光敏传感器可以判定当前的能见度,是否要打开信号灯,当海上能见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2就会报警提示渔民打开信号灯,当海上能见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面板2就会自动关闭信号灯,渔船在海上航行时,wifi模块16通过通信终端可以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将其转化为wifi信号,并覆盖整艘船体,通过网络可以向岸上发送船舶的状态以及通过手机对渔船上的信号灯实施监测及控制,通过船上的无线网络向岸上的电脑传输渔船当前状态以及信号灯的状态。并且监控软件不断的在计算分析,判定船舶当前状态与实际的信号灯情况不一样,就会通过网络远程提醒船员们及时的调整正确的航行信号灯,使用较为方便;gps模块18通过电脑手机监控软件,随时的查看船舶当前的位置;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缓冲弹簧1803可以对控制器主体1的外侧进行均匀的弹性防护,同时可以提高控制器主体1的抗压能力,而散热鳍片1805便于将控制器主体1的热量导出后通过上下两侧面进行热量的逸散,从而便于散热,控制器主体1四角处的泡沫防撞角1802外侧呈弧形状结构使得泡沫防撞角1802能够对控制器主体1的四角处进行防摔保护,弧形状结构能够避免尖锐角对使用者造成伤害,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通过充气口1807对气囊层1806进行充气,以便于进行双重防护,就这样完成整个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的使用过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1)、防水壳体(9)和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的左侧固定有显示屏(3),且显示屏(3)的上方安装有指示灯(4),所述控制面板(2)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电源按钮(5)和蜂鸣器按钮(6),且电源按钮(5)的下方安装有控制灯按钮(7),所述控制灯按钮(7)的下方安装有复位开关(8),所述防水壳体(9)固定于控制器主体(1)的后方外侧,且控制器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的四角设置有螺纹孔(11),且电路板(10)的外侧涂覆有防水胶层(12),所述电路板(10)的中上方连接有控制线(13),主控模块(14)电性连接于控制面板(2)的一侧,且主控模块(14)的下方电性连接有光敏传感器模块(15),所述主控模块(14)的上方电性连接有wifi模块(16),且wifi模块(16)的一侧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17)另一侧电性连接右gps模块(18)并外部连接进来的感应开关信号(19),所述防护组件安装于控制器主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灯按钮(7)设置有两组,且控制灯按钮(7)之间呈平行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壳体(9)与控制器主体(1)均为矩形状结构,且防水壳体(9)与控制器主体(1)之间的尺寸相吻合,并且防水壳体(9)与控制器主体(1)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0)的对称中心与控制器主体(1)的对称中心重合,且电路板(10)的四角处呈对称状分布有螺纹孔(11),并且电路板(10)与防水壳体(9)之间为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7)包括有前桅灯驱动模块(1701)、前桅灯(1702)、左舷灯驱动模块(1703)、左舷灯(1704)、右舷灯驱动模块(1705)、右舷灯(1706)、左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07)、左上环照灯(1708)、左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09)、左中环照灯(1710)、右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11)、右上环照灯(1712)、右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13)、右中环照灯(1714)、右下环照灯驱动模块(1715)、右下环照灯(1716)、后桅灯驱动模块(1717)、后桅灯(1718)、尾灯驱动模块(1719)、尾灯(1720);所述前桅灯驱动模块(1701)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前桅灯(1702),所述左舷灯驱动模块(1703)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舷灯(1704),所述右舷灯驱动模块(1705)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舷灯(1706),所述左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07)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上环照灯(1708),所述左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09)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左中环照灯(1710),所述右上环照灯驱动模块(1711)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上环照灯(1712),所述右中环照灯驱动模块(1713)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中环照灯(1714),所述右下环照灯驱动模块(1715)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右下环照灯(1716),所述后桅灯驱动模块(1717)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后桅灯(1718),所述尾灯驱动模块(1719)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尾灯(17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桅灯驱动模块(1701)和前桅灯(1702)、左舷灯驱动模块(1703)和左舷灯(1704)、右舷灯驱动模块(1705)和右舷灯(1706)、左上环照灯(1708)和左中环照灯(1710)、右上环照灯(1712)和右中环照灯(1714)、右下环照灯(1716)和后桅灯(1718)之间为电性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外防护层(1801)、泡沫防撞角(1802)、缓冲弹簧(1803)、橡胶垫(1804)、散热鳍片(1805)、气囊层(1806)和充气口(1807),所述外防护层(1801)安装于控制器主体(1)的外侧,且控制器主体(1)的四角处粘贴有泡沫防撞角(1802),所述外防护层(1801)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弹簧(1803),且缓冲弹簧(1803)的两端胶接有橡胶垫(1804),所述缓冲弹簧(1803)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鳍片(1805),且散热鳍片(1805)与控制器主体(1)的外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外防护层(1801)的外侧安装有气囊层(1806),且气囊层(1806)的上方设置有充气口(18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1803)和散热鳍片(1805)之间关于控制器主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控制器主体(1)四角处的泡沫防撞角(1802)外侧呈弧形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渔船航行信号灯控制器,涉及航行灯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主体、防水壳体和防护组件,所述控制器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左侧固定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上方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控制面板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电源按钮和蜂鸣器按钮,且电源按钮的下方安装有控制灯按钮,所述控制灯按钮的下方安装有复位开关,所述防水壳体固定于控制器主体的后方外侧,且控制器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四角设置有螺纹孔,且电路板的外侧涂覆有防水胶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对防水壳体的设置便于对电路板进行防水保护,防止水汽进入内部影响电路板,从而避免海上的潮湿气候对电路板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雷;单磊;陈启涛;张励;张宸瑜;黄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晨雷
    技术研发日:2019.05.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