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31  37


    本申请主要涉及医疗眼科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1、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是目前眼科常见的手术,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可以为患者提供接近正常的视力,是手术治疗白内障以及矫正患者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屈光问题的主要手段。现有的人工晶状体通过切口植入,借助晶状体部外周对应设置两端袢固定于巩膜;详见图2。现有这种两侧固定的人工晶状体存在旋转倾斜的缺陷,易像“跷跷板”产生倾斜,以及前后摆动出现人工晶状体夹持瞳孔区,进而造成继发损伤;另外,端袢植入深度和/或角度不足,两侧固定的人工晶状体容易在运动过后产生旋转导致袢脱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晶状体光学部,以及等分设置于晶状体光学部外周的三件固定端袢;三件固定端袢用于与眼球巩膜层固定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袢包括:连接于晶状体光学部外周的弹性软袢,以及一端与弹性软袢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巩膜层的硬袢。

    4、进一步地,弹性软袢连接于晶状体光学部外周形成环状连接部,硬袢连接至环状的弹性软袢。

    5、进一步地,硬袢为c型袢,晶状体光学部外周的下部两固定端袢中两c型硬袢对向设置。

    6、进一步地,弹性软袢为丙烯酸酯材料制成。

    7、有益效果:

    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沿晶状体光学部外圆周等分布置的三件固定端袢,晶状体光学部能够有效的被三件固定端袢固定,三固定端袢三固定点决定一个“平面”,有效减轻像两点固定出现“跷跷板”一样倾斜、前后摆动以及运动后的旋转脱出问题;尤其,晶体光学部的下部两固定端袢采用“对向植入”固定巩膜层,有效规避因运动后旋转产生的人工晶状体移位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晶状体光学部,以及等分设置于晶状体光学部外周的三件固定端袢;三件固定端袢用于与眼球巩膜层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袢包括:连接于晶状体光学部外周的弹性软袢,以及一端与弹性软袢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巩膜层的硬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弹性软袢连接于晶状体光学部外周形成环状连接部,硬袢连接至环状的弹性软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硬袢为c型袢,晶状体光学部外周的下部两固定端袢中两c型硬袢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弹性软袢为丙烯酸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眼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该巩膜层间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晶状体光学部,以及等分设置于晶状体光学部外周的三件固定端袢;三件固定端袢用于与眼球巩膜层固定连接。晶状体光学部能够有效的被三件固定端袢固定,三固定端袢三固定点决定一个“平面”,有效减轻像两点固定出现“跷跷板”一样倾斜、前后摆动以及运动后的旋转脱出问题;尤其,晶体光学部的下部两固定端袢采用“对向植入”固定巩膜层,有效规避因运动后旋转产生的人工晶状体移位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威,丁雨溪,杨吉琨,唐凯莉,赵振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1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4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