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2025-03-30  43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1、乳腺癌术后经常会发生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腋下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肌力低下、运动后迅速出现疲劳及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等。因此,乳腺癌术后的上肢康复锻炼尤为重要。

    2、目前,在进行自主上肢康复锻炼时,患者多通过正常的上肢带动患侧上肢进行康复锻炼,但针对双侧都手术的患者其无法进行自主锻炼,需借助外部人员的辅助,但外部人员辅助锻炼无法根据患者自身需求控制锻炼的力度和速度,容易使伤口受到拉扯,降低了康复锻炼的效果。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提出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便于患者自主锻炼双侧上肢,控制锻炼的力度和速度方便,不易使伤口受到拉扯,提高康复锻炼的效果。

    2、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

    3、座椅;

    4、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座椅中的靠背上端;及

    5、锻炼机构,包括两组托板、踏杆和传动组件,两组所述托板一端均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承托手臂,所述踏杆位于所述座椅中的支腿之间,且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能沿所述座椅高度方向往复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脚能通过所述踏杆带动所述连接杆往复滑动,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和两组所述托板,用于将所述连接杆的往复滑动转换为两组所述托板的外张或合拢转动。

    6、上述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7、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上并将双臂放置在两组托板上,然后用脚驱动踏杆带动连接杆沿座椅高度方向向下滑动,连接杆向下滑动通过传动组件驱动两组托板外张转动,两组托板外张转动即可带动患者双臂侧向上举,通过用脚驱动踏杆带动连接杆沿座椅高度方向向上滑动,连接杆向上滑动通过传动组件驱动两组托板合拢转动,两组托板合拢转动即可同患者双臂侧向下落复位,患者自主锻炼双侧上肢方便,便于患者自行控制锻炼的力度及速度,不易使伤口受到拉扯,提高康复锻炼的效果。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连接杆顶端能沿所述座椅高度方向滑动穿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平行的所述齿条,两组所述托板上均设置有转轴,两组所述转轴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并设置有所述齿轮,两组所述齿条位于两组所述齿轮之间,且分别与两组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两组齿条向下移动,两组齿条向下移动与两组齿轮啮合即可驱动两组齿轮转动,两组齿轮转动即可通过转轴带动两组托板外张转动,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两组齿条向上移动,两组齿条向上移动与两组齿轮啮合即可驱动两组齿轮反向转动,两组齿轮反向转动即可通过转轴带动两组托板合拢转动,驱动两组托板外张或合拢转动方便。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弹簧,多组所述弹簧底端抵住所述安装腔底面。当踩踏踏杆使连接杆向下移动时,连接杆带动横杆向下移动,横杆向下移动使多组弹簧受压收缩,当逐渐取消对踏杆施加的力时,弹簧的反作用力逐渐使横杆向上移动,横杆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踏杆向上移动,踏杆向上移动便于踏杆的复位,且踏杆向上移动始终与脚底接触,便于控制踏杆向上移动复位的速度,同时也便于再次踩踏踏杆。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锻炼机构还包括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底端,旋转所述限位螺杆能使所述限位螺杆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且能与所述横杆抵触。通过转动限位螺杆增加限位螺杆穿设在安装腔内的长度,此时,限位螺杆即可减少横杆向下移动的距离,从而减少齿条向下移动的距离,进而减小齿轮带动托板外张转动的角度,便于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托板外张转动的最大角度,进一步防止康复锻炼时拉扯到伤口,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锻炼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杆,所述踏杆一端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能沿所述座椅高度方向滑动穿设在所述连接杆底端,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与所述延伸杆平行设置,且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踏杆上,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杆转动与连接杆螺纹配合即可使第一调节螺杆移动,第一调节螺杆移动即可带动踏杆移动,踏杆移动即可调节踏杆与地面的高度,便于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节,方便患者踩踏踏杆。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靠背连接,调节所述升降组件能驱动所述安装座沿所述座椅高度方向滑动。通过调节升降组件驱动安装座沿座椅高度方向滑动,安装座沿座椅高度方向滑动即可调节两组托板的高度,从而便于不同患者使用时,双臂能放置在两组托板上,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定位杆和第二调节螺杆;所述安装座底端相对设置有两组所述定位杆,所述靠背顶端开设有两组定位孔,两组所述定位杆能沿所述座椅高度方向滑动穿设在两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调节螺杆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定位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底端与所述靠背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杆与靠背螺纹配合即可使第二调节螺杆移动,第二调节螺杆移动即可带动安装座移动,从而调节两组托板的高度,调节两组托板的高度方便。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和所述安装座上均设置有第一软垫。提高患者坐在座椅上的舒适性。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托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第二软垫。提高患者双臂放置在托板上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303)和齿条(305);所述安装座(20)内开设有安装腔(201),所述连接杆(301)顶端能沿所述座椅(10)高度方向滑动穿设在所述安装腔(201)内,且设置有横杆(3011),所述横杆(3011)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301)平行的所述齿条(305),两组所述托板(302)上均设置有转轴(3021),两组所述转轴(3021)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0)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201)内,并设置有所述齿轮(303),两组所述齿条(305)位于两组所述齿轮(303)之间,且分别与两组所述齿轮(303)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011)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弹簧(304),多组所述弹簧(304)底端抵住所述安装腔(201)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机构(30)还包括限位螺杆(307);所述限位螺杆(307)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座(20)底端,旋转所述限位螺杆(307)能使所述限位螺杆(307)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201)内,且能与所述横杆(3011)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机构(30)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杆(308),所述踏杆(306)一端设置有延伸杆(3061),所述延伸杆(3061)能沿所述座椅(10)高度方向滑动穿设在所述连接杆(301)底端,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08)与所述延伸杆(3061)平行设置,且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踏杆(306)上,所述第一调节螺杆(308)与所述连接杆(30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40),所述安装座(20)通过所述升降组件(40)与所述靠背(101)连接,调节所述升降组件(40)能驱动所述安装座(20)沿所述座椅(10)高度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0)包括定位杆(401)和第二调节螺杆(402);所述安装座(20)底端相对设置有两组所述定位杆(401),所述靠背(101)顶端开设有两组定位孔(1011),两组所述定位杆(401)能沿所述座椅(10)高度方向滑动穿设在两组所述定位孔(1011)内,所述第二调节螺杆(402)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0)上,且与所述定位杆(40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调节螺杆(402)底端与所述靠背(10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0)和所述安装座(20)上均设置有第一软垫(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托板(30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第二软垫(30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乳癌术后上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座椅、安装座和锻炼机构。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上并将双臂放置在两组托板上,然后用脚驱动踏杆带动连接杆沿座椅高度方向向下滑动,连接杆向下滑动通过传动组件驱动两组托板外张转动,两组托板外张转动即可带动患者双臂侧向上举,通过用脚驱动踏杆带动连接杆沿座椅高度方向向上滑动,连接杆向上滑动通过传动组件驱动两组托板合拢转动,两组托板合拢转动即可同患者双臂侧向下落复位,患者自主锻炼双侧上肢方便,便于患者自行控制锻炼的力度及速度,不易使伤口受到拉扯,提高康复锻炼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惠,王寅欢,范海燕,屈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4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4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