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30  40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连杆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发动机连杆用于连接活塞和曲轴,并将活塞所受作用力传给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连杆组由连杆体、连杆大头盖、连杆小头衬套、连杆大头轴瓦和连杆螺栓(或螺钉)等组成。现有的连杆在加工时,需要通过浸油装置进行浸油处理,例如公告号为cn21127523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使用时,将汽车发动机连杆悬挂在挂钩上,挂钩伸入第二油箱内,从而使得汽车发动机连杆伸入第二油箱内。但是,采用技术方案时,连杆需要逐个挂在挂钩上,需要对准挂钩开口挂入,操作较繁琐,工人易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连杆挂设,便于大批量浸油处理的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包括油箱和挂设组件,挂设组件设置在油箱内,所述挂设组件包括上杆件,下杆件,侧杆件和锁杆,所述上杆件和下杆件平行设置且形成挂装空间,侧杆件连接上、下杆件且封闭挂装空间一端,所述锁杆两端分别与上杆件和下杆件连接,锁杆封闭或打开挂装空间,所述上杆件设有挂钩,所述下杆件的内壁设有凸条,多根凸条沿下杆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锁杆两端设有卡勾,所述上杆件和下杆件分别设有卡环,卡勾与卡环对应设置。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杆有两根,两根锁杆平行设置于上杆体的两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杆件的一端设有延伸部,另一端设有插槽,相邻上杆件的延伸部与插槽对应设置。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杆件与侧杆件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加强板。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杆与上、下杆件垂直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与挂杆连接,挂杆与升降机构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驱动齿轮,螺母和螺杆,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齿轮连接,驱动齿轮与螺母连接,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末端设有配接钩,配接钩与挂杆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能够方便连杆挂设在下杆件上,避免连杆滑出挂装空间;此外,能够方便挂设组件升降,便于取放连杆。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包括油箱和挂设组件,挂设组件设置在油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设组件包括上杆件,下杆件,侧杆件和锁杆,所述上杆件和下杆件平行设置且形成挂装空间,侧杆件连接上、下杆件且封闭挂装空间一端,所述锁杆两端分别与上杆件和下杆件连接,锁杆封闭或打开挂装空间,所述上杆件设有挂钩,所述下杆件的内壁设有凸条,多根凸条沿下杆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锁杆两端设有卡勾,所述上杆件和下杆件分别设有卡环,卡勾与卡环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有两根,两根锁杆平行设置于上杆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件的一端设有延伸部,另一端设有插槽,相邻上杆件的延伸部与插槽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杆件与侧杆件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与上、下杆件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挂杆连接,挂杆与升降机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驱动齿轮,螺母和螺杆,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齿轮连接,驱动齿轮与螺母连接,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末端设有配接钩,配接钩与挂杆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包括油箱和挂设组件,挂设组件设置在油箱内,所述挂设组件包括上杆件,下杆件,侧杆件和锁杆,所述上杆件和下杆件平行设置且形成挂装空间,侧杆件连接上、下杆件且封闭挂装空间一端,所述锁杆两端分别与上杆件和下杆件连接,锁杆封闭或打开挂装空间,所述上杆件设有挂钩,所述下杆件的内壁设有凸条,多根凸条沿下杆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锁杆两端设有卡勾,所述上杆件和下杆件分别设有卡环,卡勾与卡环对应设置。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浸油装置能够方便连杆挂设在下杆件上,避免连杆滑出挂装空间;此外,能够方便挂设组件升降,便于取放连杆。

    技术研发人员:蒲春权,张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梓瑞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3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