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散热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1、温差发电片基于冷热两端的温差发电,热端接触热源,冷端接触散热器。当散热器性能越好,则温差发电片两端的温差越大,发电效果越好。
2、空气对流的散热器可以分为两类:强制对流散热器和自然对流散热器。强制对流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更好,通过风扇产生气流通过散热翅片带走热量,但是风扇自身需要消耗能量,并且风扇内部的机械部件会被磨损,不能适用于复杂环境。自然对流的效果不如强制对流,为了达到目标散热效果,需要增加翅片数量、厚度等,但是其环境适应能力强于强制对流散热器。
3、专利公开文献cn112351642a提供了一种集成泡沫金属吸液芯和翅片的散热器,包括真空均热板和设于均热板上的泡沫金属翅片散热体。所述真空均热板,包括上板、下板、工质以及孔密度较高的泡沫金属吸液芯。所述泡沫金属翅片散热体具有稍低孔密度,用以降低流阻,可以为竖直阵列式也可以为一体式,并用电镀或钎焊的方式与真空均热板上表面连接在一起。
4、上述散热器的泡沫金属翅片散热体为矩形结构,要想提高散热效率需要增大下板,即整个散热器的安装占用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安装占用面积小,散热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包括内部中空的u形均热板,所述u形均热板的内部填充有相变工质,所述u形均热板的内壁设有粉末烧结层,所述u形均热板两侧的竖板的两侧外壁分别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翅片。
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u形均热板两侧的竖板之间的夹角为90℃~120℃。
4、进一步地,所述u形均热板的内壁还设有第一沟槽。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沟槽的深度为0.1~0.3mm、宽度为0.1~0.3mm。
6、进一步地,所述粉末烧结层为金属粉末烧结制成。
7、进一步地,所述粉末烧结层的厚度为0.1~0.3mm。
8、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为根部厚、头部薄的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内部中空,所述翅片的内部填充有相变工质,所述翅片的内壁设有粉末烧结层。
10、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外形为波浪状,所述翅片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沟槽,
11、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外表面涂覆有辐射散热降温涂料。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14、本实用新型在u形均热板两侧的竖板的两侧外壁分别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翅片,可以大大增加整体散热面积,可以实现在安装占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散热效率,或者,可以实现在散热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安装占用面积。
1.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u形均热板(1),所述u形均热板(1)的内部填充有相变工质,所述u形均热板(1)的内壁设有粉末烧结层(2),所述u形均热板(1)两侧的竖板的两侧外壁分别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翅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均热板(1)两侧的竖板之间的夹角为9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均热板(1)的内壁还设有第一沟槽(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4)的深度为0.1~0.3mm、宽度为0.1~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烧结层(2)为金属粉末烧结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烧结层(2)的厚度为0.1~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为根部厚、头部薄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的内部中空,所述翅片(3)的内部填充有相变工质,所述翅片(3)的内壁设有粉末烧结层(2),所述翅片(3)的内壁还设有第二沟槽(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的外形为波浪状,所述翅片(3)的外表面设有第三沟槽(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温差发电片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的外表面涂覆有辐射散热降温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