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诊断装置和设备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26  40


    本公开涉及设备诊断装置和设备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1、利用从电源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负载设备(例如,电动机等)广泛普及。在负载设备被长期间使用了的情况下,产生由绝缘构件的经年劣化引起的绝缘劣化、部件的故障及损伤等。

    2、在产生了绝缘劣化的部位流动泄漏电流(以下,也称为“漏电”。)时,会导致人体发生触电或者设置在电源与负载设备之间的漏电传感器(例如,漏电断路器或漏电继电器)进行工作。在该情况下,为了紧急检查或者确保安全,需要停止向负载设备的电力供给,确定漏电的发生原因以及漏电的发生部位。此外,在发生了部件的故障和损伤的情况下,突发的作业(具体而言,交换部件的筹备和部件的交换作业等)也需要时间。因此,要求负载设备的诊断装置的高度化。

    3、通常,在伴随着绝缘劣化的泄漏电流的测定中,使用搭载于漏电断路器或漏电继电器的零相变流器(zct:zero-phase current transfomer)。此外,已知有基于将电源与负载设备连接的电路中的电压信息和漏电信息来进行绝缘监视的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4、搭载了零相变流器的漏电传感器例如是所谓的无源方式的传感器,基于与卷绕于磁芯的线圈的两端连接的负载电阻来计测漏电。此外,近年来,作为漏电传感器,也使用应用了检测磁场变化的磁通门法的有源方式的传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5、此外,为了检测电力设备中的绝缘劣化,提出了基于从种类不同的多个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来提高诊断精度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还已知有基于由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的频谱来进行负载设备的劣化的检测以及判定部件有无故障或损伤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和5)。此外,还已知有基于配备于负载设备的振动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该负载设备的部件有无故障或损伤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09192号公报(参照图1)

    9、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3-539538号公报(参照图2)

    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9-135455号公报(参照图5)

    11、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8/087885号(参照图1)

    12、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7-181437号公报(参照图4)

    13、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21-144054号公报(参照图1)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通过1个传感器来计测负载设备的绝缘劣化和负载设备的部件的故障或损伤等各种判定并不是容易的,因此,传感器融合的技术的重要性变高。漏电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根据进行绝缘监视的目的和用途而不同,但通常,检测灵敏度是固定值。因此,难以通过1个漏电传感器来诊断包含绝缘监视的各种现象。还考虑通过调整设置于漏电断路器的后级的放大器的增益来变更检测灵敏度的方法,但在通常的运转状况下变更检测灵敏度的困难的。此外,关于专利文献1那样使测试电流流过漏电传感器的方法,由于在通常的运转状况下频繁地改变检测灵敏度,因此,也是困难的。

    3、此外,如专利文献3那样,在将检测灵敏度不同的多个漏电传感器配置于装置的情况下,成本增大。此外,即便在未判明负载设备的异常与漏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相关关系的情况下,也需要增加漏电传感器的个数,成本也增大。此外,即便在制作该相关关系的数据库的情况下,成本也增大。

    4、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且负载设备的诊断容易并且该诊断的可靠性高的设备诊断装置和设备诊断系统。

    5、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6、本公开的一方案的设备诊断装置进行负载设备的诊断,该负载设备利用从电源部通过电路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所述设备诊断装置具有:漏电传感器,其输出与从所述电路泄漏的电流相应的波形的检测信号;设备状态取得部,其取得设备状态,该设备状态是所述负载设备的状态和所述负载设备的周边环境中的至少一方;动作模式决定部,其基于从所述设备状态取得部输出的状态信号,将所述漏电传感器的动作模式决定为通常时的漏电检测用的动作模式或者异常诊断用的动作模式;漏电传感器驱动部,其使所述漏电传感器以由所述动作模式决定部决定的所述动作模式进行动作;以及诊断部,其基于从所述漏电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和从所述设备状态取得部输出的所述状态信号进行所述诊断,在所述漏电传感器以所述通常时的漏电检测用的动作模式进行动作时,所述设备状态满足预先决定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动作模式决定部将所述漏电传感器的动作模式切换为所述异常诊断用的动作模式。

    7、本公开的另一方案的设备诊断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设备诊断装置、以及经由网络而与所述设备诊断装置进行通信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上述的诊断部协作而进行上述的负载设备的诊断。

    8、发明的效果

    9、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低成本且负载设备的诊断容易并且该诊断的可靠性高的设备诊断装置和设备诊断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设备诊断装置,其进行负载设备的诊断,该负载设备利用从电源部通过电路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13.一种设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15.一种设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设备诊断装置(100)具有:漏电传感器(10);设备状态取得部(20),其取得作为负载设备(1)的状态和负载设备(1)的周边环境中的至少一方的设备状态;动作模式决定部(36),其基于从设备状态取得部(20)输出的状态信号,将漏电传感器(10)的动作模式决定为通常时的漏电检测用的动作模式或异常诊断用的动作模式;漏电传感器驱动部(31);以及诊断部(37),其基于从漏电传感器(10)输出的检测信号和从设备状态取得部(20)输出的状态信号进行负载设备(1)的诊断,动作模式决定部(36)在设备状态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将漏电传感器(10)的动作模式切换为异常诊断用的动作模式。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佳正,冈田泰行,井上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1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