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和保护措施,基坑支护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在两层高低差的中间位置,搭设过渡支模架。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作为基坑内支撑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现场立模浇筑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与基坑周边竖向围护结构形成整体,支撑梁形成桁架结构,并通过立桩作竖向支承。
2、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冠梁现场制作和养护时间较长,拆除工程量大,支撑材料不能重复利用。拆除过程中产生噪音、粉尘和垃圾,对环境保护极为不利。由于支撑梁和板布置较密,支撑构件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基坑平面,给挖运土和地下结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延长了施工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其解决了现有使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增加支护造价;冠梁凿除,延长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底板结构和加腋结构;
3、所述底板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一端,所述加腋结构的一端与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加腋结构的另一端与底板结构固定连接;
4、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冠梁和多个支护桩,多个所述支护桩呈一排设置在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高低差位置处,多个所述支护桩排列设置,所述冠梁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护桩上;
5、所述加腋结构包括锚固钢筋和加腋层,所述锚固钢筋的一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所述锚固钢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加腋层分别连接所述支护桩和底板结构。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钢筋包括上筋和下筋,所述上筋的一端与所述冠梁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加腋层固定连接,所述下筋的一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所述下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结构上。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筋上设置有多个构造分布钢筋,多个所述构造分布钢筋与所述下筋垂直设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结构包括上板、下板、混凝土带、地下一层钢筋、地下二层钢筋和后浇带;
9、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平行设置,所述混凝土带设置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所述下筋贯穿所述下板与所述混凝土带固定连接,所述地下一层钢筋和所述地下二层钢筋均设置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所述地下一层钢筋靠近所述上板,所述地下二层钢筋靠近所述下板,且所述地下一层钢筋的连接头与所述地下二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后浇带上设置有钢板止水带,所述钢板止水带与所述冠梁相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下二层钢筋靠近所述下板处设置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设置在所述钢板止水带朝向所述冠梁的一侧,所述防水卷材由地下一层的一端侧壁向所述支护桩方向延伸,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支护桩的桩头相套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上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所述支护桩相套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下二层钢筋靠近所述下板处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由大量粘土组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排支护桩可阻挡周边的土层塌陷,代替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起到防护和支撑作用,增加了空间,大大方便了现场的施工,加腋结构大大增加了支护桩的承能力,上述冠梁与底板结构实现永久固定,免除了施工结束以后凿除冠梁的步骤。
14、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底板结构(2)和加腋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31)包括上筋(4)和下筋(5),所述上筋(4)的一端与所述冠梁(12)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筋(4)的另一端与所述加腋层(32)固定连接,所述下筋(5)的一端与所述冠梁(12)固定连接,所述下筋(5)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结构(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筋(5)上设置有多个构造分布钢筋(51),多个所述构造分布钢筋(51)与所述下筋(5)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结构(2)包括上板(21)、下板(22)、混凝土带(23)、地下一层钢筋(24)、地下二层钢筋(25)和后浇带(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二层钢筋(25)靠近所述下板(22)处设置有防水卷材(6),所述防水卷材(6)设置在所述钢板止水带朝向所述冠梁(12)的一侧,所述防水卷材(6)由地下一层的一端侧壁向所述支护桩(11)方向延伸,所述防水卷材(6)与所述支护桩(11)的桩头相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6)上设置有密封套(61),所述密封套(61)与所述支护桩(11)相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二层钢筋(25)靠近所述下板(22)处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由大量粘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