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3-25  37


    本技术涉及防腐涂料混合搅拌,具体为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防腐涂料在现在制造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现有的防腐涂料一般是将树脂与颜料、助剂混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获得,有时为了易于涂装还要添加溶剂,但因为涂料混合后各项成分的比重、溶解性能各有差异,而且在制造、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分离和沉淀,所以,在使用前需要充分地搅拌、混合至完全均匀。

    2、目前的防腐涂料通常利用搅拌来混合防腐涂料,这种搅拌方式是固定式的,这样的搅拌方式难以使防腐涂料均匀混合,搅拌件上下的防腐涂料难以混合,容易形成分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通过固定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往复框和固定件,可以往复结构带动搅拌件上下移动,使防腐涂料内充分得到混合处理,而且往复运动还可以使搅拌杆转动,使搅拌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转动,提高搅拌效率。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包括:

    3、混料搅拌框,所述混料搅拌框的外壁顶部固定设有闭合盖;

    4、往复搅拌结构,设于闭合盖上;

    5、所述往复搅拌结构包括固定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往复框和固定件,所述固定框的外壁底部固定设于闭合盖上,所述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的外壁均滑动嵌设于固定框内,所述往复框的外壁固定设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之间,所述下滑动杆的外壁下表面转动嵌设有旋转杆,所述固定件的外壁顶部固定设于闭合盖上,所述旋转杆的外壁上表面螺纹嵌设于固定件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所述固定框的外壁一侧安装设有工作电机,所述工作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动盘。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所述转动盘的外壁固定设有往复件,所述往复件远离转动盘的一端滑动嵌设于往复框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所述闭合盖的外壁底部固定设有保护框,所述旋转杆的外壁滑动嵌设于保护框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所述旋转杆的外壁底部固定套设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外壁沿圆周表面等距离固定设有三个搅拌叶片。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所述混料搅拌框的外壁上表面连通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外壁底部连通设有出料管。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通过固定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往复框和固定件,可以往复结构带动搅拌件上下移动,使防腐涂料内充分得到混合处理,而且往复运动还可以使搅拌杆转动,使搅拌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转动,提高搅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的外壁一侧安装设有工作电机(9),所述工作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动盘(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0)的外壁固定设有往复件(11),所述往复件(11)远离转动盘(10)的一端滑动嵌设于往复框(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盖(2)的外壁底部固定设有保护框(12),所述旋转杆(8)的外壁滑动嵌设于保护框(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8)的外壁底部固定套设有固定套管(13),所述固定套管(13)的外壁沿圆周表面等距离固定设有三个搅拌叶片(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搅拌框(1)的外壁上表面连通设有输料管(15),所述输料管(15)的外壁底部连通设有出料管(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机构,涉及防腐涂料混合搅拌技术领域。包括,混料搅拌框,混料搅拌框的外壁顶部固定设有闭合盖,往复搅拌结构,设于闭合盖上,往复搅拌结构包括固定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往复框和固定件,固定框的外壁底部固定设于闭合盖上,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的外壁均滑动嵌设于固定框内,往复框的外壁固定设于上滑动杆和下滑动杆之间,下滑动杆的外壁下表面转动嵌设有旋转杆。通过固定框、上滑动杆、下滑动杆、往复框和固定件,可以往复结构带动搅拌件上下移动,使防腐涂料内充分得到混合处理,而且往复运动还可以使搅拌杆转动,使搅拌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转动,提高搅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民,谢松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隆源纳欣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8092.html

    最新回复(0)